公告版位
本站內創作評論文章,非經本人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或修改。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yagal@hotmail.com
人性的一部分是對「我」永不停止的探尋,「我」從不是個完整的個體,因此人終其一生追求「我」的圓滿。「我」從不是個一致的個體,因此人終其一生在不同的階層、不同的價值出發點上面對內外的衝突、質疑與辯證。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erenade, Balanchine]

在今天所謂的無情節舞蹈出現前,古典的劇情芭蕾就存在一種純舞蹈的形式,在劇情的主要段落中安排這種具備特殊效果的片段,由成群穿著一模一樣白色紗裙的女舞者為表演的主體,因此將這類的純舞蹈形式取名為白色芭蕾 (ballet blanc)。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誰是接班人

雖然Petipa本身有他過人的編舞能力,要準備份量龐大的演出舞碼,仍需要助理協助。在Petipa眾多的編舞助理中,Lev Ivanov是最神秘有天分的,他有時負責編導幾景,但功勞總掛在Petipa頭上,他一直無法走出Petipa的陰影。但世人仍可從他參與的Nutcracker和Swan Lake肯定他的才華。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面對如此大量的舞蹈需求,Petipa確實有他編舞的方法。他常留些編舞的「存貨」,當作品需要拉長時,不管主題為何他都可以把這些「存貨」插進去。因此許多觀眾常感到疑惑,為何會在不同的舞碼中看到相同的獨舞,或者總在不同演出中看見似曾相識的舞步。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he Petipa Way

要欣賞Petipa的天賦,就得接受他結構芭蕾的方式。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西歐的俄國芭蕾

對於俄國來說,芭蕾是個舶來品,在第一次西化的時期有許多外國芭蕾大師受邀到俄國,其中知名的是法國人Jean Baptiste Landé,他在1738年成立聖彼得堡芭蕾學校,1766年凱撒琳二世成立Directorate of the Imperial Theatres,舞蹈正式獲得官方贊助。

影響十九世紀俄國芭蕾發展的還是外國人為主:Didelot、Perrot、Saint-Leon、Blais等人留在俄國頗長的時間教舞編舞;一些國際巨星像Taglioni、Elssler和Grisi也都愛到俄國表演,因為她們在此深受歡迎。

在這段時間中最重要的外國編舞家就是Marius Petipa,他一開始受邀以首席舞者的身份到聖彼得堡演出,以為只是短暫停留,最後卻和Imperial Theatre有長達六十年關係,主導俄羅斯舞蹈藝術和技巧發展的最重要人物。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同樣舞技精湛和那麼點Propaganda的味道,但有別於Moiseyev Ballet的風情。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