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本站內創作評論文章,非經本人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或修改。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yagal@hotmail.com

目前分類:旅行 - 西歐 (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Thomas church in late afternoon.jpg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這間教堂之所以聞名世界主要應可歸功巴赫(J.S. Bach)。慕名前來聖湯瑪斯教堂以瞻仰巴赫大師的人絡繹不絕,我也屬於這種朝聖遊客。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rman ICE.jpg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上次在德國坐火車旅行已經是20年前的事。那時和妹妹三隻屁孩,自己拖行李走「羅曼蒂克大道」。不知是年輕力壯還是新鮮好奇,體力活當作吃補,好像沒有感覺什麼辛苦,連住在離火車站要搭公車再走路20-30分鐘的民宿都覺得很正常。

 

隨著時光流逝、體力流逝、勇氣流逝,這次再到德國已經些許感覺火車旅行的身心負荷,搬行李上下樓梯都還沒問題,但是到了火車上要放行李可就不夠勇猛。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威瑪(Weimar),古典之城,文化之都。六萬居民人口,或許連「城」、連「都」都稱不上,但其歷史地位,無法以人口規模衡量。

人文主義,啟蒙思想,古典文學,交織出威瑪豐富的文史遺產。

Weimar Theaterplatz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member respect resolution
photo source: http://artscouncil-ni.org/news/remember-respect-resolution

在Belfast的停留雖短暫,卻也夠讓人情緒錯亂的,沈重心情拋不去(不過也為接下來Derry/Londonderry的拜訪先做好心理準備)。

在市中心、在Titanic博物館碼頭區、在Queen’s University附近,看到的是新舊交雜激盪出的活躍感,無異於其他歐洲城市。這些活力,掩蓋住頗為隱晦的警示,這大概是ㄧ種北愛爾蘭的壓抑吧?西區一趟Black Taxi Tour對訪客揭露了這城市強烈愛恨共存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外來訪客可能以為開放觀光、講述歷史、面對記憶,是人們正視傷痕、重新出發的勇氣;然而未願意坦承、擺脫不去的,仍是雙方對彼此充滿扭曲的責難與否定。

一個城市,兩種心情,其反差就像洗三溫暖一樣刺激,卻沒有通體舒暢的感覺。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束Black Taxi Tour之後,來到過夜民宿所在的Queen’s Quarter,一切又回歸到陽光之下。

Queen’s quarter位於Belfast南區,以Queen’s University為中心。Queen’s University是北愛爾蘭最大的大學與學術研究的重鎮,校區都鐸風格的古典建築大量使用紅磚和石材,與週邊大片草坪的綠意映襯。

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後駛過Peace Wall的一道關口,進到牆的另一側,100%天主教徒的社區。最靠近Peace Wall的那排房子看來雖與一般獨棟房屋無異,卻都在後院陽台架上鐵絲網。

Peace wall catholic residence
photo source: http://photoblog.nbcnews.com/_news/2012/11/15/15193605-belfast-peace-wall-still-separates-catholics-protestants

聽司機說,三不五時對面會丟東西,石塊、煙火炮之類的,搞壞他們的草坪、屋子的窗戶玻璃等等,鐵絲網是為了自保自己加的防禦設施。

我們問,「所以挑釁行為一直都有?」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午後的旅程被安排坐上Black Taxi,往城市的西區駛去。這座城市的陽光很快就矇上陰影,或許該用沾滿乾掉血漬的黑布來形容更為恰當。

這裡是北愛爾蘭問題(The Troubles)的戰場之一,爭議的歷史仍有意識的烙刻在城市生活之中。

北愛爾蘭兩宗派勢力,歧異點混雜著宗教文化與政治定位歸屬認同,支持效忠留在英國的新教徒派民眾(後續文中用『新教徒』簡化稱呼,但非僅指其宗教信仰)和傾向與愛爾蘭統一的天主教共和派民眾(後續文中用『天主教徒』簡化稱呼,但非僅指其宗教信仰)持續對立,30多年來超過3500人因兩派紛爭而喪生。

我與一對澳洲夫婦同車。路上Black Taxi的司機兼導遊便開始簡介這趟Tour的背景,我們將「中立」地參訪兩派分別聚集的區域。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前言註記

從歐洲右派政黨回溫、英國脫歐到川普勝選,歐美國際社會保守主義民粹主義的風潮再次吹起,對於菁英政治、自由全球化的走勢傳達反動之意。旅居美國的朋友說,現在的美國,對立與分化狀態遠超乎外人所能想像。

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根本問題與對立跡象,往往在時間的沙塵與同溫層效應下被掩埋。

這種「他我分立」的感受,在台灣的我經歷過,即便起因不完全一樣,既便隨著時間與局勢興迭有程度上的差別,這是一種當局者迷的感受,有時鬱悶會成為憤怒和憎恨,然後改變人看待他人的眼光和行為,改變人在社會中活動的範圍和軌跡。

我忍不住想起2012年旅行北愛爾蘭的經驗。2012年時值台灣藍綠分化對立最嚴重的一段時間,雖然距今已有一段時間,但那次旅行如同一記警鐘,所反映這對立、分化、分裂、分隔(該使用哪個字詞?Separation? Division? Segregation?)的影響與背後人性本質,對內心所帶來的震撼與感觸,現在想起來還是一陣顫慄。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sian invasion

這是一個全球社會的時代,民族風或地方主義襲捲的一支潮流便是印度。最近在奧斯卡大獲全勝的「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是由一個英國導演拍攝關於孟買貧民窟出身少年的夢想與愛情故事,它也來到台灣上映。台灣的瑜珈教室不乏印度籍老師教授印度流派的瑜珈,印度古典舞和寶萊塢舞蹈也自有一群學生。混入印度風的音樂、服裝、飲食甚至是化妝術,處處可見。這篇文想介紹的是這波風潮中的佼佼者,英國印裔的音樂創作人Nithin Sawhney。在切入他的音樂之前,先來看看英國「亞洲人入侵」(Asian invasion) 的社會現象。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倫敦傳統士紳經常到介於Trafalgar Square和Piccadilly間的巷弄中低調購物。從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前面經過,沿著Paul Mall繞過St. James Square,經過Duke of York Street以及Jermyn Street走到Piccadilly的路上,兩旁建築皆是Nash式的設計,貴族氣十足,附近的拱廊商場販售著傳統上流社會人士到鄉村度假所需的獵具、狩獵服裝、釣具等等裝備。

Jermyn Street in drawing

Jermyn Street算是倫敦上流社會或任何講究穿著格調的紳士們治裝的最佳去處,大多都是歷史悠久製作深具英國風格服飾配件的專門店舖,有以傳統裁縫手工與手法、專門量身訂作的男裝襯衫專賣店,還有傳統英國紳士出門必備的帽子和雨傘專賣店。和其他購物商圈以平價或大眾流行風格不同,Jermyn Street雖然也有知名名牌如Dunhill或Daks的店面,但沒有大批人潮來往,也少有折扣帶來的高峰買氣。這裡的商店小巧、專門,客源固定,主顧關係維繫多年。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走過Harrods後,天色通常已經暗下,行人道上不再擁擠,有時回頭看看Harrods,還可遇上點燈閃爍的絢爛景觀。我習慣沿著Brompton Road走到Beauchamp Place左轉,進入藏於熱鬧Knightbridge後的平靜住宅區。Beauchamp Place本身是條不長的巷道,但短短的一段路上卻有精品服飾珠寶店、家飾收藏品店、美食餐廳、藝廊以極高的密度比比鄰立,彷彿就像是為Knightbridge或South Kensington一帶住戶與訪客而生、小而美的私人消費中心。其中最讓人驚訝的莫過於異國美食的集合程度,饕客可在此選擇英法式的傳統海鮮菜單、經典的法國菜或義大利菜、伴有Fado歌手吟唱的葡萄牙烹飪、搭配各式伏特加的俄式餐餚、辛辣有勁的印度菜、甜酸辣香料引人垂涎的泰國菜,以至混合各國風味與烹煮方式的無國界料理。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arrods其實本來只是間由Henry Charles Harrod所開的小雜貨店,但隨著騎士橋商圈與社區日亦繁榮發展,Harrods也開始擴張。秉持著「Everything for Everybody Everywhere」的信念,種類眾多兼具高品質的商品與完善的服務,迅速為商店建立口碑與名氣。在二十世紀初期,Harrods就已成為倫敦最大的購物商店,當時就已經擁有91個商品部門與二千名以上的員工,同時亦是英國首次引進電梯與涉足電話購物的公司。現今Harrods的董事長是埃及籍的Mohamed Al Fayed,自從於1985年購得Harrods以來,他已經投資近4億英鎊,進行整座建築物的修復更新計劃,以重現堪稱「騎士橋區的宮殿Palace in Knightbridge」的昔日光景。如今,除了原本愛德華式的建築外觀回復舊日風采外,內部的裝潢與規劃也歷經翻修與重整。新老闆Al Fayed的規劃除了延續舊有Harrods傳統與風格,也慢慢建立了獨屬Al Fayed的象徵。最引人目光的,或許該說是令人側目的,就是位居整棟百貨正中央、於1997年完工的「埃及大廳Grand Egyptian Halls」和「中央埃及電梯Central Egyptian Escalator」。這充滿埃及風味的廳梯與以Al Fayed為樣的雕像,是所有Harrods訪客與顧客前進店內其他角落必經之處,Al Fayed除了藉此展現他對其祖國的感念,也毫不掩飾地展示其財富與冀希與法老般永垂不朽的霸氣。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Harrods是Knightsbridge最著名的商店,其夜晚樓面外側的燈飾也是最奪目出名的,但我認為附近的Harvey Nichols反而是家更具設計感與驚艷度高的建築與商店。Harvey Nichols的建築本身不如Harrods古色古香,而是以大量玻璃採光與俐落線條的現代風格獨樹一幟,建築物本身更是時常與櫥窗設計結合一體。最有趣的一次就是以「現代雕塑Modern Sculpture」作為展示主題,除了櫥窗內以現代雕塑常見的物體流線擺設商品與背景物件,以雕塑品的意境與概念呈現整個櫥窗外,建築物低樓層的外側也加上特殊的質材物體,希望在原本方正簡單的線條上給予轉折變化,在加上光線適度的投射,整棟建築加上櫥窗,出現雕塑表面不同陰暗質感的變化,呼應Modern Sculpture的題材。另一個出色的整體設計則是以「冬季夢幻世界Winter Wonderland」。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束了Green Park的晚餐,接著該繼續歸途的下半段路程。在Green Park裡沿著與Piccadilly平行的小徑往威靈頓拱門(Wellington Arch)走去,耳邊汽車呼嘯而過的聲音漸鉅,壓過公園的綠意與靜謐。威靈頓拱門所在的圓環算是倫敦交通匯集的要點之一,有來自東邊的Piccadilly、西南維多利亞車站的Grosvenor Place、北邊來自牛津街(Oxford Street)與海德公園(Hyde Park)的Park Lane還有西邊由騎士橋而來的車流,除了經常塞車外,過馬路的行人也都必須有快、準的功力,才能有效利用兩次紅綠燈的時間,順利避開轉彎車潮而順利前往Hyde Park Corner。也因為每次經過此地我都必須繃緊神經,全神貫注,我還不曾仔細看過Adrian Jones在拱門上的雕塑。威靈頓拱門,不像另一個交通匯集重點Trafalgar Square具區分倫敦不同區域特質的特點,劃分熱鬧Soho和皇家The Mall與上流社會流連的St. James區域,而是倫敦首富高級帶狀地區的一個中點。整個伴隨昂貴生活的富麗與平靜,從Picaddilly、St. James與Mayfair,延續到騎士橋(Knightbridge)、海德公園(Hyde Park)乃至South Kensington。

走過Wellington Arch來到Hyde Park Corner地鐵站時,通常天色已晚,附近的建築物街點上燈光應襯著另一邊一路綿延的Hyde Park,呈現不同於白天的風貌。再走到Knightbridge地鐵站時,就必須從三條叉路中擇一。一條是緊鄰Hyde Park 的大路Knightbridge,連接著Kensington Road通往Kensington Park;第二條是左轉通往Sloane Square King’s Road遍佈精品名牌店的Sloane Street;中間的是Brompton Road,經過Harrods及諸多精緻商店,最後可通達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通常在傍晚,我大多以Brompton Road的方向為主,因為可以順道看看路上百貨公司的櫥窗設計以及一些商店的產品展示。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麗池飯店享用晚餐是當然一種所費不貲特殊體驗,但我大多選擇以輕鬆隨意的方式度過晚餐時光。通常走到這裡時大也約莫七點多,繞過麗池飯店,那些排在Green Park與Piccadilly間人行道上賣畫與紀念品的攤子也一一收拾打烊,從此處附近的入口走進Green Park,馬上有一種進入到新天地的感覺,處處是綠草與林樹,走在穿梭其中的鋪石小徑上,著實感受到Green Park的「綠」意。此時天仍然亮著,但夜晚的清涼與草樹散發的鮮味漸濃,更加刺激著食慾。終於,我找到一個樹蔭恰好擋住西下刺眼陽光的好位子,坐在木製長椅上迎著樹間吹過的涼風,前方小徑雖然偶有行人往來,但仍可安心地打開我裝著fougasse的紙袋,一口口地慢慢咀嚼fougasse帶著彈性的結實感和單純小麥與橄欖油的樸實香味。看看四周,不少人也正在享受Green Park黃昏的愜意---有人側臥在樹下看書,身邊散置著單車與裝著食物的袋子;有人以輕快的步伐慢跑;有人和我一樣帶著食物野餐;有人三兩結伴邊聊邊笑往回家的路上走去。這樣的隨意簡單與都會中的自然空間,與麗池飯店晚餐的嚴謹形式大相逕庭,但在Green Park的野餐卻也是另一種無價的經驗。

雖然有時難免又想起論文、想起些雜事,但我總是盡量將思緒拋開,享受一點單純簡單的樂趣。這是倫敦令人意外也喜愛之處,紛擾忙碌的街道就在幾尺之外,交錯牽動的生活節奏不曾漸慢,但每一天的一小段時間,你都可以將自己置身於像Green Park的地方,就在樹下或是路旁的坐椅,也許是學校後面Lincoln’s Inn Fields的一隅或Covent Garden Piazza中庭的一角,清空身邊繁複的一切運作,純粹地沉澱休憩,只有周圍的空氣與自己的呼吸,其實還真會因為這種簡單,心中浮現出一絲安定與愉悅。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到這裡,我往往會依當日心情選擇往熱鬧Piccadilly Circus走去或走一小段林蔭大道後直接進入Green Park。

當我帶著在Paul所買的晚餐時,想走進公園好好做下來享受美食、傍晚微風與愜意度時的心情總是比較強烈。提著fougasse和水果,穿過了Admiralty Arch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筆直的林蔭大道(The Mall),盡頭佇立的就是英國女王的居處白金漢宮。這條林蔭大道的中央通道只開放給皇室車馬衛隊使用,走在兩側的行人通道上讓人不禁想像起重要儀式或重大節日時女皇隊伍行經嚴肅又熱鬧的場面,少了車輛的平日使得這條大道多出倫敦難得的清靜與悠閒,是極受歡迎的散步區之一。朝著通往白金漢宮的路上,大道左側是St. James Park,這座原先亨利八世時代的狩獵區今日雖已規劃為百分之百的徒步區,但仍保留著湖沼,處處可見水鴨雁鳥,園內的綠樹與花壇也為St. James Park帶來出自自然界的生機與活力。不同於左側St. James Park一種都市森林的景致與氣氛,林蔭大道右側矗立著許多棟神秘感十足並不對外開放的屋邸---Marlorough House過去是皇室成員的住處與社交中心,現在則是大英國協秘書處的所在地;皇后禮拜堂(Queen’s Chapel)是英格蘭的第一座古典式教堂;Clarence House是前皇太后的住處;Lancaster House則是皇室行館。看來英國皇室近年來雖努力塑造親民形象,但其仍保持一貫的神秘與距離,民眾仍然難窺皇室生活起居,這些屋子在路經林蔭大道的行人眼中似乎是孤立而遙遠。快到白金漢宮時,我就結束林蔭大道的步行,右轉至Green Park的區域內。延續著林蔭大道區隔的模式,朝著Piccadilly方向,Queen’s Walk左側是Green Park的綠意與悠閒,右側是皇室專屬的St. James’s Palace和黛安娜王妃的祖先Spencer伯爵所見的Spencer House,就快到Queen Park地鐵站時,右手邊可看到的是著名的麗池飯店(Ritz Hotel)。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帶著普羅旺斯風的晚餐,我沿著Bedford Street的斜坡下行到Strand。到了Strand後右轉不一會兒就可看到建築新穎的Charing Cross車站,懶惰或趕時間時我就會繼續往下走到Embarkment坐上Circle或District Line直接回家。但大多時候,我還是會繼續我的散步歸途。從Charling Cross繼續往右走,接著映入眼簾的就是著名的Trafalgar Square。這座由John Nash所設計的廣場大概是全倫敦最著名的廣場,中央建於1842年的Nelsen石柱是為了紀念對抗拿破崙於Trafalgar戰役中殉國的Nelsen將軍,兩側各有銅獅駐守的噴泉,川流不息的鴿子與遊客使得這座廣場在平日的活躍景象與熱鬧新年倒數的情景差別不遠。廣場的四周盡是著名建築物,西側是National Gallery(國家藝廊)與其鄰近的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國家肖像畫廊)、St. Martin-in-the-Fields教堂;東側沿著Whitehall就可進入英國內閣各部所駐的行政中心,最後通往Thames河邊的國會大廈;西南西側與南側則有不少大使館所在,蘇格蘭觀光局也在這裡;東南側不遠處則是Admiralty Arch(海軍總部拱門),這座略帶新月形的拱門,作為皇室林蔭大道(The Mall)的入口,恰得其位地將前方喧囂熱鬧的Trafalgar Square和後方帶有皇室優雅平靜的大道與St. James Park區隔開來。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進到Paul總讓人誤以為置身法國---店內木製裝潢與糕點麵包擺設與在法國一般,商品牌子寫著法文,麵包糕點師傅與販售人員都是標準法國容貌(雖然有時也會看到欽慕法國麵包文化的日本人),他們說著法文或帶著法式口音的英文,穿著白色的工作服與工作帽,顯出法國烘焙從業人員的專業和略帶驕傲的自信。或許就是這份「法國味」,Paul在倫敦受歡迎的程度有增無減。許多英國人到此享受法國人對美食生活的專注與熱愛、品嚐不同於英國食材與做法的成品;法國人到此回味與品味「家」的感覺,以法文進行一小段對話;至於來自其他國家的人則可在感受倫敦國際化與多元文化的特色,雖然隔著英倫海峽,但有身處法蘭西之感。Paul的輕食午餐選擇十分多樣,有手製麵包搭配火腿燻腸起司的冷三明治、切片麵包上鋪肉片、蔬菜與融化起司的open熱三明治(沒有夾層、單層麵包底、類似披薩)、新鮮沙拉、乳香溢口、加上蔬菜火腿口感多重的蛋捲(omelets)、蕃茄蘑菇香料起司或其他口味的鹹塔或派皮點心、燻肉雞蛋或各式搭配的鹹可麗餅、還有外酥脆內綿軟的各式quiche,搭配小酒或咖啡,絕對可以在此度過悠哉午餐時光。不過,在繁忙快步調的倫敦,大多數人來Paul都只是短暫停留,買了東西就匆匆離去,上午與傍晚以各式麵包以及酥皮點心(vennoiserie)最受歡迎,中午主要以三明治與quiche作為午餐外帶的選擇,下午則是法式甜點與蛋糕的天下。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總是越過King’s Way,走進通往Covent Garden的巷子,從濃厚的法政經精英氛圍進到略帶嬉喧但活力滿點的藝文區。眾多上演音樂劇劇院所在的Drury Street在傍晚總是較白天熱鬧,觀眾慢慢趨近此區,聚在附近的小酒吧、咖啡屋、速食店等待演出開始;接著左轉連接到的Russell Street人潮更見,路上走著進出Covent Garden的遊客與路人,義大利餐廳、希土餐廳、法式咖啡館與糕點烘焙屋的食物香氣飄散在空氣中。到了Covent Garden Piazza到處可見賣著烤馬鈴薯、冰淇淋與義式三明治與披薩的小攤,另外中央商場裡的各式商店也穿梭著觀光客與當地人士。我總是習慣性地走進幾家店隨意看看,沒有特殊購物的意圖,只是稍稍注意當下流行時尚或是物色夏日大折扣時的目標物。除了中央商場外,皇家歌劇院也是我回家路上會短暫閒逛的地點,拿本當季節目表或蒐集特殊演出的宣傳單,心中湧起一種居於濃厚文藝氣息之大都會的幸福感。從皇家歌劇院到King Street是最多街頭藝人據地演出的區域,有特技雜耍丑角默劇,也有器樂演奏與歌唱,圍住的人牆因逗趣橋段笑聲不斷或為精采的演出喝采鼓掌,相對於皇家歌劇院嚴謹端坐觀演之精緻藝術,這種輕鬆又略帶戲謔的庶民藝術活動也自有特色與喜愛支持的觀眾群。接著帶著轆轆飢腸,轉到King Street,忍住Muffin店香氣,我總是先直奔在King Street與Bedford Street交角的Tesco超市,採買些水果,隨後趕緊擠進Bedford Street上最有人氣的法國麵包糕點店Paul。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春末初夏是倫敦甦活的時刻,日照時間漸長,整個天空逐漸明亮起來,漸漸暖和的空氣沖淡寒冬陰沉的凝滯感,人事物的活動已隨著季節轉換而活絡起來,坐在Covent Garden享受暖暖陽光看著街頭藝人表演的人群慢慢增加,來往的人潮也加速原本冬日較為遲緩的腳步,「Lighting up」的感覺隨處可見。傍晚雖有些涼意,但是一種清爽的感覺,稍稍冷緩了一些躁起躍動的氣氛,許許引著夜的降臨。

在這樣的季節時分,好想輕鬆享受乍暖還寒天氣,靜觀城市的變化。不巧的是,此時也正是論文寫作正該如火如荼進行的時間,生活的重心必需集中在論文時間表目標達成的進度。就像許多對自己在家工作效率缺乏信心的學生,我選擇學校圖書館作為奮鬥的場所。坐在Sir Norman Foster設計的圖書館,大量使用的玻璃素材與特殊的採光設計使得室內也感受到室外的天氣變化。有時陽光就灑在電腦前,鍵盤上的手感到暖意,也不得不稍微瞇起眼來好看清螢幕;有時當外面雲層濃密冷風微起,整個大中庭地下室的電腦區頓時陰暗了起來,燈光好像不足,心裡不禁想著「回家時會不會下雨」。但隔著玻璃所呼吸到的仍然是室內的空調,坐在圖書館一天下來,還是很想大大深呼吸一口,六點多了,該是回家重新組織思緒的時候。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