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zhevalsky其人其事

Przhevalsky是波蘭後裔,年輕時在聖彼得堡軍事學院求學,之後在軍隊服務。1864年他成為華沙軍事學校的地理老師。在1867年,他被派往西伯利亞的伊爾庫什克(Irkutsk貝加爾湖旁的大城),開始他的探險生涯。第一次重要任務是去調查烏蘇里江(Ussuri River)流域,他從河流的源頭---滿洲東部的興凱湖(Lake Khanka),一直到與阿姆河(Amur River)的匯流點,特別深入探勘河岸高地和Sikhote Alin山脈。後續西伯利亞大鐵路通往海參威(Vladivstok)的鐵道就是沿著這次勘查路線而建。

隔年他開始了中亞的四次大旅行。


<博物館入口大廳的浮雕地圖勾勒著Przhevalsky的探險路及其遭遇發現的民族與動植物品種>

第一次發生在1870年到1873年,他從恰克圖(Kyakhta,貝加爾湖南岸城市)出發,前往烏蘭巴托(Ulan Bator/Ulaan Baatar),穿過戈壁沙漠(Gobi Desert)前往張家口(Kalgan,二十世紀前外語沿用其蒙古文名稱)。回程經過鄂爾多斯高原(Ordos Plateau)抵達阿拉善山脈(Ala Shan Range)和青海湖(Lake Koko Nor,外語沿用其蒙古文名稱),繪製出黃河和長江上游的地圖。最後進入西藏,抵達金沙江(Drechu River)。

第二次探險(1876-1877)的目標是經由東突厥斯坦地區(East Turkestan,為今日哈薩克、吉爾吉斯東部,中國新疆等地)抵達拉薩(Lhasa)。他從伊寧(Kuldja,二十世紀前外語沿用其俄文、維吾爾文和土耳其文名稱)出發,沿著天山、塔克拉馬干沙漠(Takla Makan Desert)、阿爾泰山脈(Altyn Tagh Range)前進。在這次探險,他聲稱發現羅布泊(Lake Lop Nor)遺跡,但羅布泊的真正位置仍是考古探險學界的爭議之一。

第三次探險(1879-1880)是Przhevalsky最遠的一程,仍舊以進入拉薩為目標。他從Lake Zaysan(位於今日哈薩克,接近哈薩克與新疆北部接攘)出發,穿過準噶爾地區(Dungaria)到哈密(Hami)。再往南跨過阿爾泰山,穿過柴達木盆地(Qaidam basin),越過天山進入西藏。就在離拉薩(Lhasa)約260公里處,西藏當局勒令他離開西藏。他只好往東北走,回到黃河上游穿過戈壁回到恰克圖(Kyakhta)。

第四次探險(1883-1885)以蒙古和西藏間的山區為主,他從恰克圖(Kyakhta)出發,穿過戈壁沙漠(Gobi Desert),到阿拉善、天山東脈區域和柴達木地區,再到阿爾泰山和崑崙山地區。回程往西伯利亞走,跨過天山抵達伊塞克湖 (Lake Issyk Kul)。

Przhevsky的第五次長征還是以拉薩為目標,但未能如願。1988年,他在Karakol死於斑疹傷寒。為了紀念他,沙皇立刻下令將Karakol改名為Przhevalsk。

這些探險發現和他所留下紀錄都是團隊的成果。他的副手Roborovsky就如同一位旅行攝影師,用著極為精細的素描繪製地理、生物與人文景貌。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一系列少數民族側寫(profiling),描繪出輪廓特徵、傳統服裝的特色,細膩而詳盡。其二是他的通譯員,協助他與當地人溝通協調,在手繪旅誌中看到幾位梳著滿洲辮或蒙古人傳統打扮的通譯員,想像他們可都流利說著俄語!其三是他的隨從,第一次探險時他帶著驍勇善戰、勇敢敏捷著名的哥薩克人(Cossacks),第三次長征他帶著一群能應付沙漠高原高山艱困環境、又能和當地人溝通化解敵意的部族,做為探險隊的中流砥柱與突破前進的先鋒。




這些路徑即便以現代的旅行知識和設備來走,也絲毫不輕鬆,不是毫無風險。以當年主客觀皆條件險惡的探險環境來看,Przhevalsky和他的團隊確實足以留名探險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