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新生活、現代購物商場

傳統市場代表著中亞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現代化的購物環境則是現代中亞的另一種縮影。

百貨公司和精品店在中亞的大城市並不陌生,但大多數是俄資、土資或其他外資。Tashkent的Navoi Theater附近是熱鬧的商圈之一,看到Hugo Boss等名牌,Mango、Levi’s之類的店也有,但價格不低,樣式不太合我們品味。還有一家好幾層樓的百貨公司,帶著那種蘇聯國營百貨公司的味道:大,但東西很有限,服務人員很多,但沒什麼人真正在服務客戶。趕在天鵝湖開演前,我們很匆忙地逛了一樓,幾乎都是賣紀念品的櫃位,和一些當地人應該沒興趣買的高價電器珠寶等等。服務員互相聊天,不過還算熱情招呼觀光客,沒擺著晚娘臉色。直奔CD店,我們打算買幾片烏茲別克的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工作人員很年輕、很熱心、英文講得不錯,讓我們試聽,還推薦幾張專輯和這些專輯裡的主打歌,會直接快轉到副歌,他自己聽得很開心。不過,這些可能都不是正版的,因為付完帳後他還好心要先當場試聽確定沒問題,難不成怕沒燒好?

就在CD店旁有個賣古董的櫃,幾個等一下也去看芭蕾的義大利人正奮力衝刺,拿起刀劍比劃比劃。或許這老義有棟城堡吧?可以把帖木兒帝國的刀矛買回去掛在牆上,或正打算佈置一間「馬可波羅遊記」展覽室?個人都有自己偏好的紀念品類型,我只是有點雞婆地擔心「武器」過安全檢查恐怕很麻煩。

相較於Tashkent,Bishkek(比許肯特)的現代商場就比較陽春。路上經過號稱最大、最受歡迎、由土耳其人投資的百貨公司,以我們的眼光看,或許像個萬家福。但只要是外國的、新的事物,總能讓人將之與「進步開放」產生連結。

Almaty(阿爾馬地)是最經典的例子。

這個極速發展的新興城市,那裡的暴發戶也好,新富階級也好,都成了外商品牌的目標顧客,所以一些該到位的名牌如Cartier等,自然已經進駐卡位了。外資運動用品店、鞋店、服裝店等,比比皆是;款式相對新穎,和歐美沒有太多流行時差,物價和台北差不多,我們貪不到便宜。稍local一點的賣場就很像萬年大廈或頂好商場了,一間間小店擠在有點黑暗狹窄的建築裡,東西相對雜,品質也很普通,卻是一般大眾真正去買東西的地方。

難怪很多創投購併策略投資專家每到一個地方考察,除了研究國情統計數據外,最常看的就是零售環境了。因為它最清楚呈現一地經濟狀況、生活方式和社會結構,是非常立體而寫實的第一手資訊。

依這道理看,旅行中放入購物逛街的行程還很有說服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