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憾開場,熱烈結束:11/15演出記事

在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曲中,第四號的知名度和演奏錄音的次數都不如第五號和第六號來得多,就我自己音樂欣賞的portfolio來說,它的量和次數也不算多。但我認為音樂的張力、力道、細緻度和動人的程度卻不遑多讓。上一次聽第四號的現場演出至少是三五年或甚至更早的維也納愛樂,忘了是小澤還是梅塔的指揮。這次全俄派的指揮與樂團把柴可夫斯基的原汁原味表現得更淋漓盡致。那命運的主題完全糾住整個人的心臟,它的節奏與聲頻迫使血壓升高,你只感覺身上的血澎湃流著,撞擊著血管壁。如同柴可夫斯基自己所言「無法閃躲的命運」,你完全無法抑止心臟每次以那麼激烈的跳動壓縮血液一湧而出流奔至全身末梢的感覺。

各個聲部與樂器表現都非常紮實,所建構出的鳴響豐富有層次;而俄羅斯民謠風情的旋律則充滿柔情與溫暖,甜美而色彩繽紛,在強大的命運樂念之間帶來平靜與詳和。表情和線條的處理細緻而恰當,對比衝突卻又和諧交織。木管整體最為出色,尤其是雙簧管在第二樂章的solo,既優美純淨又讓人心痛心碎到極致。

下半場由波修瓦的年輕獨唱家開場。其中兩首歌劇Iolanta的詠嘆調我沒聽過,因此較難評論。女高音Yekaterina Shcerbachenko音色還不錯,但厚度和感情的詮釋上較弱,在Iolanta的一段高音出現音準不穩的狀況,三首作品的演唱中,我感覺有漸入佳境的表現。男高音Andrew Goodwin的Onegin第二幕Lensky詠嘆調是我最期待的,他的音色也還不錯,但要充分表現這首心痛又需堅強、疼惜又惋惜的詠嘆調,我覺得他的節奏和情緒稍微平淡了點。聲音和表現力的份量在最後的Iolanta重唱中相對薄弱。兩位新秀若長期要在歌劇界發展,掌控舞台的自信和詮釋的能力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在樂團表現部分,整個樂團在Temirkanov的帶動下編織著劇情,氣氛情緒的烘托無過也不及,細膩呼應歌者的詠嘆。豎笛在Lensky詠嘆調中的獨奏令人讚賞,讓人心碎,我完全浮現穿著黑長披風馬靴漫步在白雪遍地的莊園後場的Lensky。我記得多年前在倫敦聽Temirkanov與LSO時,他也指揮音樂會型式的歌劇,當時是白遼士的Faust,同樣有強烈戲劇性和時空氛圍差異的作品。學歌劇指揮起家的Temirkanov對於歌劇演出的處理調度確實有過人之處。

最後的1812序曲要用熱血來形容。開始慢板聖樂般的絃樂勾勒北國大地廣闊的景致與俄國人民的樸實生活;之後由小鼓為首帶領銅管的馬賽曲打破原本的和諧,將樂曲帶入轉奏;接著音樂表現出一波波兩軍交戰的場面:絃樂器的俄軍與管樂的法軍交鋒,在俄國白雪大地上一來一往、前仆後繼的,一路推演至Finale。在Finale,Temirkanov的tempo算屬於快的詮釋,樂團整體在一連串高快切分音的處理準確、齊整、力道十足,彷彿千軍萬馬朝勝利挺進。最終休止時,我感覺鐘聲和所有的聲音仍在大廳中迴盪。隨及掌聲爆出。不只是觀眾熱血沸騰,樂團們也彼此「恭賀」大家一同完成了一場熱烈精彩的演出。

延續1812序曲後的掌聲與高昂情緒,最後Temirkanov的安可以胡桃鉗的Russian Dance帥氣地開始,豪邁地結束退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