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sian invasion

這是一個全球社會的時代,民族風或地方主義襲捲的一支潮流便是印度。最近在奧斯卡大獲全勝的「貧民百萬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是由一個英國導演拍攝關於孟買貧民窟出身少年的夢想與愛情故事,它也來到台灣上映。台灣的瑜珈教室不乏印度籍老師教授印度流派的瑜珈,印度古典舞和寶萊塢舞蹈也自有一群學生。混入印度風的音樂、服裝、飲食甚至是化妝術,處處可見。這篇文想介紹的是這波風潮中的佼佼者,英國印裔的音樂創作人Nithin Sawhney。在切入他的音樂之前,先來看看英國「亞洲人入侵」(Asian invasion) 的社會現象。

Asian字面翻譯即有多重解讀,要看你從哪個定點來定義亞洲:台灣人可能認為是黃皮膚的東亞人,但對於英國人來說,國內最多來自亞洲的族群是南亞族裔,因此在英國,Asian泛稱這群有南亞血統的族群,即便在Asian的統稱下,不同的南亞族裔還有各自的文化特性與社會地位。

來自印度的印度人恐怕是英國能見度最高的一群,受到長期殖民制度與文化的影響,很多印度人比英國人更「英國人」。許多上流社會精英在英國舊時殖民政策下被送往英國接受培養拔擢,留在英國生活的這群人經過兩三代,成為英國上流社會的一員,他們尤其在醫界活躍。

另外有群印度人是先移民到非洲才前進英國,雖然社會地位較低,與英國社會文化距離較大,但勤奮吃苦耐勞的特性讓他們在零售業佔有一席之地。過去英國零售店營業時間固定,服務態度總帶著白人的高傲;相對下,這群外來非洲印度人所開的商店可以早開晚關,商品種類多元又價格低,長時間零售業經營,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便利,對整體商業活動的貢獻不容低估。

除了印度人之外,來自南亞的族群還有巴基斯坦人和孟加拉人,他們在英國社會中各自佔據不同的位置。孟加拉人的領域以餐廚為主,許多名為提供印度菜的餐廳後台其實都是孟加拉人老闆、廚師和服務生,他們對於英國飲食的改變和內涵的豐富化有顯著影響。而巴基斯坦人因為大多為回教徒,社群習性上較封閉、受壓抑,經常處於社會較低層,受到的誤解最多。

不過,對於非生活在英國社會的外來客,實在難以區分印度印度人、非洲印度人、孟加拉人和巴基斯坦人的差別,頂多借助他們的文化符碼(膚色、服裝、頭巾等等)來做最粗略而有時帶著刻板印象的區分。

在英國的媒體上,這些刻板印象通常是醜化的,戲謔著這些口音和似乎不合時宜的生活方式。許多演出的南亞裔演員其實都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講著一口標準倫敦腔英文;上戲後,馬上口吐「I am dirty (thirty) years old。」的腔調。雖是以半自我汙辱的方式呈現,但藉此使得一般的英國人漸漸認知此一族群的存在,開啟相互了解的接納過程。

許多第二代Asian開始面臨許多母文化與新文化的衝突。英國導演Ken Loach 2004年的電影Ae Fond Kiss (A fine kiss)所描述的是Glasgow一對男女戀情的區折:巴基斯坦移民第二代的回教男子愛上一個來自愛爾蘭信仰天主教的白人女子,種族、宗教、文化成為框架,何者能夠跨越鴻溝,成為普世認可的價值?

隨著這些衝突浮上檯面,刻板印象與醜化面臨檢討,「異國」風情漸漸被加諸正面的詮釋。從時尚、餐飲、音樂、電影等等文化媒介上看,Asian反成chic。Nitin Sawhney就是沈浸於混種文化又將其去蕪存菁的能手。

參考資料:
個人留英時的旅行與媒體觀察
某年的BBC或Channel 4節目內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