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我繞完一圈翻看了幾件衣服、打算閃人(以免敗家)之前,站在我旁邊整理衣服的店員與我攀談了起來,先對我的圍巾表示興趣,再誇獎打扮用心有型,之後問了知道是台灣人後,流露出對台灣的欣賞和對台灣女生的好感。

在她完成有效的「開場白」後,就介紹幾件「她覺得我穿一定很好看」的衣服,鼓吹試穿。有趣的是,五件裡面有兩件是我自己在看的時候曾較詳細看過的的衣服(她不是眼光銳利就是觀察細微,很隱性地在掃射客人的偏好和風格)。我知道衣服若有試穿,特別在店員殷勤又愛幫人搭配的店,要全身而退的機率會劇烈下滑。既然如此,(這是一個要靠聰明機智賺辛苦錢的時代)那就乾脆出題讓店員有些efforts,看她們怎麼進行銷售推展!

所以,我先拒絕她建議的兩件衣服,說非我穿衣風格,要她找出某某款型或效果的衣服。

這時,你就知道合適的輔銷工具可以如何加速selling cycle。

店員似乎很高興我主動提出需求(這是讓銷售變得容易的信號),興奮地跑去拿iPad,她非常熟練地操作,展現她對產品的熟悉度,讓我直接在iPad上瀏覽他們的目錄,可一一放大看細節或縮小看整體感,等我看了有興趣後再到架上找衣服。在試穿前還不忘link sales,用「幫你選件褲子、等ㄧ下穿我們的鞋子給你一起配配看」的方式,看看有無機會直接賣ㄧ套。

我必須承認,店員很清楚知道他們的衣服該怎麼搭配可以讓人眼睛一亮。果然,有些單品在她們稍微處理下,多了一些風采。這位小姐還有一個地方做得很好,會探詢家裡衣櫃的主要品項和平日穿衣的需要,給予很多搭配的建議,讓人覺得買的衣服會實穿。小姐說,她們可要用功努力,公司都會安排許多課程,學習怎麼看客人身材幫她搭配做造型,對他們來說,衣服要在客人身上穿起來好看才是真的好看。

試穿完第一輪後,不得了,更多衣服來了,更多小姐來幫忙試穿了!開始進去穿第二輪,然後這些小姐用著「超誠懇」的眼神跟我說,「這些衣服你穿起來比我們穿好看太多了」、「穿起來很有特別的風格」、「保證每個人看到都會覺得好看,一定會問你衣服在哪裡買」。

偏偏遇到我這種客人,越多花言巧語只會讓我越理性,開始計算這次要敗的上限和下限 – 兩件必敗、一件高度掙扎、兩件雖私心很愛但還算計著使用效益。看看所剩不多的時間,得暫停店員們的的試穿邀約,自己往「成交締結」的階段邁進。

這家店的分工似乎很細,幾輪試穿後,店員們早已悄悄地收拾衣服,只在結賬櫃台留下兩疊衣服,一邊放的正是我決定要買的兩件,另ㄧ邊則有考慮中的三件外加一件穿起來好看的衣服。結賬的應該是店長,果然經驗豐富,因為有參與試穿後的「品頭論足」時間,因此已經瞭解我的意向,結賬時只直接探詢確認那四件「考慮中」的衣服。典型的「促進」話語當然少不了,還會回頭再提試穿時的樣子和加上幾句未來搭配的建議,以表示她對客人購物流程的參與、同理客人的購買需求。不過,或許也感覺到我理性的心意,最後只使出「提供附加好處」成交法 – 現在滿額消費即成為VIP會員,現場馬上折扣,你只差幾百元就可以成為VIP囉~雖說我不知道下次來香港使用這VIP好康會是何時,但算一算,若加碼後打折,只多花一些錢卻多了一件衣服。

這確實是有吸引力的「促進」。

但是,要計算成本效益,我可有越來越多的經驗:多買了沒穿就是庫存,「庫存」就是成本,庫存過多還有跌價損失(身材變形或偏好改變導致該衣服一無所值)。這種教訓我可多了......還是簡單明快地結了三件衣服的帳,從物慾的淵藪離開。這時店長的臉可就冷了起來,跟之前「促進」時的友善和誠懇有所落差。離開時,倒是最初攀談接觸的那位小姐還在遠方整理貨架的角落道別送客。

在服務零售業,能夠一致且持續地以身作則展現銷售與服務實力的主管不多見,Initial還是破功了,且破在經驗最豐富的人身上。

用虛榮驅動購物意圖很容易,但要讓客人自始自終帶著那份虛榮心離開,還真不容易,更別提讓人「揪感心」的完美顧客體驗有多難。

購物天堂哪裡有?即使有入口,也終將有個出口。問題是,你是欣喜滿意地走出來、帶著若有所失的遺憾、還是不如未曾進去過的惱怒?

延伸資料:還是可以在網路上看看Initial的設計風格
Initial Websi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