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rdenia poster

比利時當代舞團梔子花(les ballets C de la B - Gardenia)
2012/5/12 7:30pm
國家戲劇院

觀賞梔子花是個嘗試也是個挑戰,而我經歷它了。

昏黃的燈光灑落在木造的斜坡地板,營造出懷舊小酒館(Cabinet)的氛圍。帶著歲月痕跡的身軀定格在舞台。主角之一走向台前,她的高跟鞋格外搶眼,開口的嗓音卻出奇低沈滄桑,唱著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我全身起了雞皮疙瘩,全劇的tone調和主軸由此深深定錨。

她說,這是梔子花夜總會歇業前的最後一夜,並邀請觀眾為已經不在世間的夥伴默哀ㄧ分鐘。
在感傷情緒蔓延的一分鐘後,就像重新換幕ㄧ樣,夜總會開張了!開場的文本既是腥辣又是譏諷,強烈反差的是台上的年老色衰之於介紹詞所形容的國色天香和魅力四射,讓人啼笑皆非。

然而,全劇真正犀利而精采的文本來自音樂:從開場的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一路串連普契尼蝴蝶夫人、Forever Young、舒伯特小夜曲、威爾第茶花女、鴿子歌、波麗露、馬勒、俄國民謠、Sag mir wo die Blumen sind到最後又以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結尾,音樂的文本一層層一次次地訴說渴望(longing)、慾望(desire)、絕望(despair)和希望(hope)。搭配著音樂,舞台上的老藝人透過精煉而戲味十足的肢體動作,用誇張舞台表演的方式分享他/她們再真實不過的感受和經驗。

如此的文本強有力,卻也夠折磨人的。

鴿子歌大概已成了近年來最能保證煽情、催淚的歌曲,卻也因為太常聽到,3分多鐘的「抽菸時刻」讓人不耐。

接著聽到小鼓奏出辨識度極高的三拍子節奏,木管樂器一一交替奏出波麗露的主題,台上的演員一件件脫去男裝、穿上女裝,踏著腳步、揮舞著手、搔首弄姿。同行的友人小聲問道:「他們還要這樣搞多久?」我也只能強忍不耐「搞到音樂結束吧?」心知肚明,不管這場是用誰指揮的版本,波麗露10多分鐘跑不掉,這不斷重複的主題可是要進行九次! 當妝越來越濃、亮片越來越閃……台上的劇會漸漸推進高潮吧?

選擇波麗露有他的道理,研究拉威爾的專家認為作曲家特別擅長「變做一個他本身以外的人,利用現實世界以隱藏自己」,這首細膩矜持到狂暴歡興的樂曲,其絃外之音似乎特別貼近不變中的改變、進化(evolution)與轉化(transformation)。 不耐之中,Jorge Donn的墊步、port de bras和妖媚的眼線在腦中揮之不去,跟台上串成一氣,真是超queer的。還有比波麗露更適合帶著觀眾一同經歷變性/變裝藝人跨越性別與真假界限的音樂嗎?

之後「迪米屈」的獨舞算是讓人見識到比利時當代「舞」團,諷刺有料吟遊詩人般法文歌讓人想笑又想嘆氣,接著一長段俄語與法語的翻譯對話,觸及關於「人生」的話題,隱隱被催淚的同時又不耐他還要問madame多少問題。男舞者哭完之後,開始跟另一位女演員在台上拉扯交纏,我又是不耐他們還要欲迎還拒多久。

接近尾聲時,以歐洲金髮美女華麗造型為首唱起的Sag mir wo die Blumen sind….一陣不耐再次湧上心頭,因這又是一首主題重複至少四五次、由低吟到激昂的歌曲。是的,反戰期的名曲、嬉皮族的國歌,你得耐住性子探索導演用心良苦地把群體的時代精神跟個人的經歷融為一體,表現那種介於頹廢無感與樂觀進取之間曖昧。

最後,在如同告別演唱會的現場錄音中,夾雜着觀眾的反應和時鐘 滴答一格格走過般的倒數之下, 前後呼應,「Why can’t I?」

燈滅人散。

就像反射動作ㄧ樣,我熱烈鼓掌回應。

資深表演者的功力和存在感讓人欽佩,真實人生般的戲充滿張力,我重新挑戰自己的既定認知。同時要深深感謝他/她們分享如劇般的人生,那份真誠足以穿透時空、跨越性別、年齡和文化經驗。

我記得古名伸老師曾說過,表演是一面鏡子,映照出觀眾內心。如果這次表演感動你,那其實來自你自己的內心。

觀賞梔子花的過程中有那麼幾段感動,眼淚滾下來,又在不耐湧上後乾掉。感動也好,不耐也好,反映的或許正是自己對於生活中快樂與悲傷、坦然與隱藏、渴望與失落吧?一種曖昧、一種擾動、一種舉棋不定的煎熬等待。

回家後我終於瞭解,為何是「梔子花」。

梔子花含苞期長,但清香久遠;梔子樹的葉,即使在寒冬也常保翠綠;梔子花很容易種植,用途也很多。 這樣的花,帶著美麗、堅韌而洗鍊的本質。
梔子花夜總會的最後一夜向觀眾訴說:快樂與悲傷,真實與扮裝,都是生命的歷程;對於夢想,他/她們仍會帶著笑容去追求。
梔子花的花語闡述著生命對這獨特的一群人的意義 --- 永恆的愛與約定。

Why can’t 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