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頌斯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
2014/11/29 7:30pm
國家音樂廳

這是2014台灣樂壇注目的演出,楊頌斯加上世界前十的交響樂團,為台灣樂迷帶來雅俗共賞的曲目: 德弗札克: E小調第九號交響曲「新世界」與 穆索斯基/拉威爾的「展覽會之畫」。

事實上,越是雅俗共賞的曲目越是能展現頂級樂團與指揮家實力。

我雖可聲稱古典樂迷,但上次現場聽新世界已不知是n十年前的舊事,而展覽會之畫可從未聽過現場。儘管如此,這種所謂經典入門曲目仍舊在我家CD裡,對音樂的熟悉感倒是不受限於現場經驗。也正是如此,這種耳熟能詳的曲目令各種程度的古典樂迷都是充滿期待(也能有所批判)。

全場演出的靈魂人物非楊頌斯莫屬。樂壇常用「聲音魔法師」來形容楊頌斯,且大大讚賞他對於發揮樂團實力、融洽領導樂團與賦予樂曲新風貌的能力。

楊頌斯麾下的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承襲德系樂團一向精準純淨的特色,特別是絃樂部門,輕細弱音就向羽毛或晨曦的露珠,拉弓連奏綿密而音色豐富,斷奏和彈撥脆而清晰,各聲部各自的細節毫不含糊互不妥協,卻相容得天衣無縫,成為承載樂曲進行最穩健而關鍵的基礎,並細膩靈巧地展現指揮對細節的獨到意志。木管樂器相當成功的新世界第二樂章旋律主奏,觸動聽眾哀愁感性卻不刻意搧情的情緒。相對之下,銅管過於小心翼翼,導致音色雖然溫潤但飽滿度與高潮建構時的力度有所折扣。打擊部份,第一樂章一開場定音鼓「鼓棒事件」的小插曲所幸未影響到後續恰如其所的表現,但仍偏規矩。

樂團處處展現德奧嚴謹細緻的特色,楊頌斯加諸樂團之上的優雅與包容感是讓我格外感動而喜愛的部份。也許是楊頌斯融合俄派與德奧的藝術訓練與指揮風格使然,也許是他個人性格的影響,開朗正面的精神始終是樂曲張力轉折背後的氛圍。音樂豐富性所需的技巧與情緒醞釀的音響效果處處是頂級樂團的印記,但更讓我餘味無窮的是他在每段樂句收尾處理的精細和乾淨,既有重如泰山的迴響不止,又有輕如鴻毛的不留痕跡,這種幽微靈秀的音樂處理,在展覽會之畫中格外顯著。

而楊頌斯的指揮身段也是亮點之一。他的肢體流暢,動作飽滿,自然不做作(不像某些指揮家簡直誇張激動演出過頭或毫無美感),輕鬆游刃有餘地演繹他的音樂(例如不用頭暴青筋揮汗如雨就讓樂團奏出紮實響亮的充沛活力),優雅如舞蹈般賞心悅目 。雖然只是看著他的背影,從樂團的回應彷彿看見他慧詰的微笑和明確的眼神。在他的帶動下,樂團在演奏時的身體律動也為音樂加諸更多能量般,成為融洽的一體。

不知音樂會這一天的情緒和樂曲意義相合的是偶然還是巧合?

對德弗札克時代的歐洲而言,美國是所謂的新世界。 德弗札克曾說:「如果沒看過美國,就無法寫出這樣的交響曲。」來到美國的德弗札克從美國印地安與民謠音樂中得到靈感與啟發, 注入各種美國經驗,但樂曲紮紮實實的是他波希米亞的作曲風格和對故土的濃濃牽掛。

而展覽會之畫是國民樂派大將穆索斯基的代表作品,悼念畫家、建築師兼設計師的好友哈克曼,將哈克曼旅遊歐洲各地的與創作靈感入畫的作品化為音樂,有著義大利、法國、波蘭、猶太和俄國的畫面情節,但曲式與音樂風格和敘事的哲學觀卻是非常俄國。尤其是漫步主題與最終的基輔城門,完全就是俄國北國大地的恢弘和東正教莊嚴氣味的情緒。更有趣的是,讓展覽會之畫成為名曲的卻是美國波士頓交響樂團委託法國作曲家拉威爾配器的管絃改版。

樂曲直接帶來的感受與自己當下的心情好像印證一種道理 --- 真理與好東西既無界限也不需設限,必須在變動中開放卻不忘根源與初衷,好像是ㄧ種歷久彌新的法則。

感謝楊頌斯與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帶來充滿能量與光采的夜晚~

延伸閱讀:
記11/29夜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