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 Live Frankenstein

National Theater Live
2/8 19:20pm Benedict 版
2/15 19:20pm Jonny 版

瑪麗雪萊的《科學怪人》是家喻戶曉的故事。從文本來看有很多可以探討的主題,最大最廣可從哲學的大哉問「人/生命從何而來?」出發。

對於這樣豐富但也通俗的故事,改編的挑戰在於如何選擇讓人有感又有啟發的觀點。這次National Theater的製作中,導演與編劇所採用的重大觀點與敘事角度是 — 讓Creature發聲。由此挑戰Creator & Creature的關係,並且提問,誰才是真正的monster(怪物)。

從這,劇中同步引發觀眾對所謂既定思考的辯論,例如人神論,生死,人性善惡本質,人自我如何塑造,科學的道德倫理,教育的意義,個體與群體的關係,性別關係(Elizabeth之工具化,homoeroticism)等等。

這劇的議題可以深重,但導演選擇以輕鬆幽默的方式來呈現,沒有驚駭聳動、陰森恐怖之類的氛圍。

本文不想觸及文本,也不再重述故事情節(劇情介紹請點此) ,比較想來談表演的安排。

此劇的號召和創作體現的特點,就是由兩位演員輪番扮演Creature和Frankenstein,所以有必要兩個版本都看。

我比較推薦也比較喜歡Jonny Lee Miller飾演Creature/Benedict Cumbertbatch飾演Frankenstein的版本(簡稱強尼Jonny版),因為個別演員在個別角色中的發揮和詮釋更為豐富,讓兩人之間的互動張力交相強大,提高觀眾對兩位主角處境與心境的共感,同時戲劇整體推展的節奏也較為鮮明緊湊。

整體來說,肢體是我特別觀察注意的一環,尤其在Creature的演繹上,演戲的重點絕不光只是口白(因為大半段他都還在學說話),演員更需要透過身體來展現Creature的「靈魂」,引導觀眾的目光進入到他的情感情緒甚至是潛意識當中。

在Benedict Creature版中,他一開場的「獨舞」讓人驚豔,處理肢體的isolation, disoriented和dis-coordination之細膩,讓我以為在看一場舞蹈演出。從地上的匍匐、運用上肢移動到坐到站、站著時如何去堆疊身體關節找alignment找重心,完全不輸專業舞者。隨著Creature演進,你可看到他不斷嘗試如何控制身體、有效利用身體,在違和與不安定中逐步塑造他自己的肢體活動模式,然後以最顯眼的肢體符號 — 90度的腳踝角度與他手腕手臂角度等貫串全場。他的肢體表演方式呈現較多isolation下的刻意協調,這種isolation也出現在他的說話方式上的搭配,傳遞出一種較冷感疏離與仍未能與世界對頻的creature/monster性格。對比之下,我覺得Frankenstein的角色更有益於他發揮他所擅長演繹的那種衝突感略帶神經質型的角色,透過動作唸詞上的輕重緩急,充分展現這位怪僻科學家的ego與內心的矛盾。

因為是先看Benedict版,自然是帶著Benedict留下的肢體印象來與Jonny的肢體比較。開場肢體表現細節的細膩度上,Jonny不如Benedict,但他恰如其分表現「人」演進的有機性,我彷彿看到我外甥從出生到現在快三歲,整個動作學習發展與移動模式的模樣。Jonny在處理creature狀態演進的節奏掌握我覺得比Benedict順暢,有效牽引觀眾跟著他去探索學習世界。他的肢體動能更為本能驅動,有著深層動物性,精力運用比較直接,可以凸顯Creature所欠缺的馴化、教化和自我控制上的不熟練。他也透過很多動作清楚交代為何Creature的優勢叫做善於模仿(similate)。和Benedictㄧ樣,Jonny同樣有自己的招牌肢體姿態動作,同樣放在腳和手,但他的符號是踮腳和手指的扭曲。他強調更多臉部肌肉的不受控制。整體來說,我覺得他的肢體語言出色地進入到Creature的內在,是一種未後加、直接赤裸的情緒,所以更讓人感受Creature如何從善到惡的轉折,也讓下半場Creature威脅暴迫反轉情勢顯得理所當然。相對之下,Jonny的Frankenstein讓我感受到較多急躁於解決問題的狀態,而稀釋了Frankenstein對自己創造物和對自己能力那種又愛又恨的焦慮糾結。(還有他的假髮總看起來怪......)

光從肢體表演就可看出演員身段和動作指導總監的功力,顯示英國劇場傳統的講究和訓練功底。

故事最後,Creature和Frankenstein一起到了北極。Creature穿著Frankenstein的衣服,Frankenstein則包裹在獸皮般的大衣中幾乎認不出形體,在冰雪中懨懨一息。此時,演Frankenstein的Benedict出現了他飾演Creature時的肢體標誌符號,演Creature的Jonny動作和姿態則變得像他在演Frankenstein時,所謂「人」意志的消退與誕生,主僕關係易位。或許,也是象徵Creature和Frankenstein是一個人的一體兩面,是彼此心智的投影投射。於是,「誰才是真正的monster(怪物)」、「誰為誰而生、由誰而生」的提問便浮現出來。

雙演員雙主角Creature與Creator雙向關係的設定,就在肢體使用中巧妙轉化。



(忍不住要續.......)

…….這種雙面對應、兩個男人、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有了彼此才完整的故事,雖然老套也還是難免激發本人的癖發作。

原著中,Frankenstein追殺Creature到北極去,然後Frankenstein死亡,Creature抱著他的屍體痛哭,覺得活著不再有意義。改編劇場版則是讓兩人「一起」到北極,(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並不是......)。

這個安排啟動我的回頭快轉鍵,重播起看到時就很想偷笑的台詞和畫面:

「You abandon me!」
「All I ask is the possibility of love.」
「You give me purpose. You, I desire. Go on. Walk on. You must be destroyed.」
「We can only go forward. We can never go back.」
「Don’t leave me. Don’t leave me alone, Master. What is death? What will it feel like? Can I die? Frankenstein forgive me, my cruelty, please forgive me. All I wanted was your love, I would have love you with all my heart. My poor master.」

Creature最在乎的其實是Creator對他的愛,但當這愛得不到,被拒絕,他便以奪走Master所愛(弟弟、未婚妻)為手段。Frankenstein為了見Creature一面,深知唯有結婚才能把他引出來。

是有夠狗血......如果「愛」是人的天性,就把這視為個體企盼追尋自我天性的過程吧~(可以與癖好無關)

參考資訊:
http://ntlive.nationaltheatre.org.uk/productions/ntlin1-frankenstein
arrow
arrow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