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2017 Taipei

萊比錫布商大廈管絃樂團 (Gewandhausorchester Leipzig)
2017/11/17 7:30pm
國家音樂廳

上次布商2011年來的時候我並沒有去聽,這次帶著朝聖的心情早早訂票。樂團來台演出兩天,我選擇11/17的場次,上半場曲目孟德爾頌E小調小提琴拹奏曲,下半場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

過去幾次現場聆聽布魯克納的經驗都有掐脖子無法呼吸的感覺,不會特別想多聽也就跟他不熟了。因此,以下我大概無法表達太多關於樂曲的事,還是直觀感受多一點。

這次布商的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脖子沒被掐那麼緊,但樂曲的進展仍舊讓人難以呼吸。太多時候,音樂的和聲、對位、節奏以一種深沈的壓力包圍著,我也嘗試希望能夠更進入到布魯克納的世界。往往等我意識到自身狀態時,我發現自己是皺著眉頭,因為音樂之中那種輝煌而強大的能量就像是耀眼的火光,若想要注視火影的變化,就不得不凝著眼皺起眉。

第一樂章開頭的主題雍容大度,展現絃樂部深厚實力。樂曲持續走著,整體速度讓我覺得略慢(不禁浮現「這是大師年紀的步調嗎?」的想法...),而大量聲部對應出現的模式(例如中段琶音輝煌主題和舞曲節奏的交替穿插),樂團以相對穩健的速度處理,讓我有種被拖住而感無力、伴隨「還有多久、怎麼又來了」那樣的感覺。隨著樂曲尾聲力度音域和聲一段段累加爬升,總算擺脫一種擔負一樣,帶著輝煌進入第二樂章。

第二樂章在樂曲解說中一般被註解為「悲壯的」,但我聽起來卻是一種洗滌、沈澱、省思而後奮起的情緒。延續到活躍激揚的第三樂章,積極樂觀充滿行動力的能量更加高漲。到了第四樂章,壯大宏偉,對位技法大發揮,各聲部相互唱和,絃樂大量顫音演奏堆疊著強力而堅定的銅管,越躍越高,催著雞皮疙瘩從腳底一路冒上來。

遺憾的是,有位觀眾在樂曲還沒完完全全結束就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而搶先Bravo,破壞了迴旋在高點的精神氣勢,讓人無法品味這首樂曲結尾的迴響餘韻。

這首莊嚴、輝煌、大器又充滿內斂情緒的交響曲,如果沒有樂團的深厚實力,是無法產生如此強大的感染力。

絃樂部的強大無庸置疑,溫暖而堅毅的音色,綿密細緻的厚實,乾淨精準的優雅。銅管非常特別,均衡而節制,演奏到激昂璀璨高潮時,有種蒸汽壓路機的感覺,華麗澎湃但沒有強壓之感。法國號在快速連斷音好幾次都有點掉或不齊,弱音起頭進來時不知為何都讓我覺得有抖感(還是說有點岔?),但瑕不掩瑜。特別驚艷的是小號,難得能聽到小號做出甜美溫潤而兼具華麗高貴的音色和表現,但它的明亮而充滿穿透力的聲響,仍舊扮演振奮人心引領者的角色。


90歲的Maestro Blomstedt,削瘦、略有脊椎側彎但硬挺的身影,沒什麼誇張手勢,但掌控整個管絃樂團的一切:crescendo穩定有力,源源不絕彷彿沒有爆發的盡頭;對比下,decrescendo或朦朧柔美由遠處而來的弱音,全然清晰。

定音鼓鼓手完全把這種奇妙的crescendo-decrescendo(應該是在第二樂章裡)「視覺化」,擊鼓的頻率好像被定速一樣,綿密精準,音量就從鼓棒的幅度看出,這幅度的變化就像是等速設定過的「開扇關扇」過程,美麗極了~然後他絲毫不費力且質地精確地換了鼓面輕擊幾下,就將樂句轉換到另一個段落。

Maestro和樂團給我的感覺就是,嚴肅、深刻、自律、認真,一點也不花俏、不煽情、「不表演」(雖然小提琴首席的肢體真是非常投入而放射),全員凝聚在一起的力量,莫名觸動我。

或許是樂團座右銘Res Severa Verum Gaudium的體現吧?如此真實,如此喜悅美好,卻也是認真嚴肅的。大概是這樣的精神,所以在時間的淬煉之下,益顯光輝。

每每把時間的長流放進來思考時,我真覺得驚奇。

今晚曲目之一的作曲家孟德爾頌曾是該團的指揮(1835-1847),而這首布魯克納第七號交響曲就是由該團在1884年完成首演,為布魯克納獲得空前的成功。

對於一個275年歷史的樂團,時空迭更在他們的音樂國度裡,更像鍛造永恆的風與火。

是什麼精神讓他們屹立275年還持續向上向前?

桂冠指揮Herbert Blomstedt,足跡遍布各大樂團,榮譽聲譽卓著,90大壽了,仍如此神采奕奕,體力康健,體態靈活,指揮不用看總譜,看起來如此謙遜而心懷喜悅。

是什麼讓他如此享受與音樂為伴的人生?

他在受訪時說,維持身體健康的祕訣就是「快樂工作」。超過六十年的指揮工作,簡單四個字,隱藏了多少讓人敬佩的熱情、投入、紀律、學習、追求卓越。同等重要的,一位指揮家的成就,少不了他的樂團,從各地樂團和音樂家為他慶生的活動,可看出,他與樂團之間那種親密如家人又如良師益友的關係。但他是如此低調看待這些為人為事的成就。

(真的很喜歡柏林愛樂為Maestro製作的慶生影片)


最近剛好在思考 “Envision your legacy” 這件事,我自己真實深切的答案還探索醞釀之中。不過,在這晚,樂團與Maestro已經告訴我,什麼堪稱legacy,什麼是成就legacy的條件。275年與90年legacy,讓人如沐春風,由衷感動。


題外話:

喔,慶生活動怎麼安排?

凡人們:去哪吃飯慶祝?

Maestro們:辦幾場音樂會吧?巡演一下吧?錄一套唱片好了?

好像正在發跡的40歲Maestro可以這樣慶生,成為legacy的90歲Maestro也可以這樣慶生。突然覺得,音樂家是否是種很特殊的職業,所以可以用這些方式來慶生?

也許是,也許也不是.....如果每年每年,都可以做著自己最喜歡的事來度過這一天,是否就是一種幸運和幸福呢?他們是不是剛好是一群這樣的人?


參考資料:
https://www.gewandhausorchester.de
arrow
arrow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