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kamoto Coda Film poster
photo source: 國際中文版預告Youtube截圖

「何謂音樂?人為何要創造音樂?」

接續2009年2月出版的口述自傳《音樂使人自由》,坂本龍一在這部紀錄片《終章/Coda》中,繼續探討分享自身對這個大哉問的體悟。

影片所記錄的時間點是從2011年的東日本311大地震到2017年,對坂本龍一而言是備受衝擊卻也充滿轉變與重生的一段時間。

311大地震促使坂本更為積極涉入社會環保議題,他採取明確反核立場,舉辦義演撫慰災民,他認為人無法事不關己,發聲與現身是權利也是義務。地震海嘯與核災同時刺激他更深層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2014年6月他確診罹患喉頭癌,宣告暫停工作專心治療。經歷死亡迫近與抗癌過程,他深刻意識到生命的有限。人要如何活得不悔,他創作的欲望更行熱烈,將其自身對生命領悟反映於嶄新的音樂創作與實驗之中。

如果是讀過《音樂使人自由》,或者熟悉坂本龍一音樂創作風格與他各種genre作品形式的觀眾,應該會感受到這部片的深度和濃度,收斂精粹坂本龍一作為一位音樂家、ㄧ位藝術家和一個人的思想行事與人生哲學。如果不,以著認識一位世界電影配樂大師或日本音樂教父的出發點來看,這部片捕捉許多坂本工作的情境片段:在鋼琴前作曲、收集實驗各種聲音、利用電子混音探索音樂創作的可能性。加上本人現身說法剖析創作概念與手法,也夠讓人貼近他充滿熱情與專業的工作日常,具體感受他創作的天賦和能量。

但這部影片並不容易進入,有些悶,迫使觀眾沈靜專注,才能漸漸沈浸於一個簡單但又複雜的思考脈絡之中。

開場鏡頭是311大地震後的景象。坂本行走在一片荒夷,驅車行經災難現場。有一台破敗的鋼琴,搬進一個類似學校禮堂的舞台。他試著彈奏那台鋼琴,琴走音得厲害,琴鍵不聽使喚。坂本一邊彈奏,需要一邊再把琴鍵撥回原位。

Sakamoto and tsunami piano
photo source: 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180309/dde/018/200/067000c

可是,每個琴響,充滿故事;坂本指尖的連續音符,是他即興創作的曲調嗎?一小段音樂,無與倫比地美麗又哀愁。

鋼琴與海嘯,音樂與自然,故事便由此展開。

他說,那台「海嘯鋼琴」是「一具屍體」。大自然的力量殘酷地毀壞原本人工調教製作的精美機器,回歸原始的鋼琴成了木材、鋼材與海嘯的融合,讓他聽到自然的聲音,美的聲音。

海嘯鋼琴引發坂本深刻反思。他說,鋼琴是一種人類試圖以文明征服自然的象徵。然而,他三歲學琴,十歲開始學作曲,多年以來,他用鋼琴作曲,他在演奏現場操控的是鍵盤。面對人類文明挑戰自然的「奮進」,讓他看到鋼琴就感痛苦。

同時,鋼琴作為敲擊樂器,它的聲音永遠是斷裂的。尤其在經歷抗癌之後,坂本格外意識到自己內心可能一直很嚮往不會消失、持續不墜、不會衰弱的聲音,他也深自期許能夠找尋到「人所存在的世界」的自然聲音。

於是他開始積極主動探索環境中的各種聲響。不論是家裡窗台的雨聲、踩踏過公園枯葉堆的腳步聲,還是遠赴北極採集的冰川流水聲,他想要發現探索更多原始而美妙的聲音。他也實驗製成不同聲音效果,摩擦玻璃面板、拿弦擦過銅鈸等等,企圖找出能夠隨著時間不斷延續擴散甚至變化的聲響。

然而,坂本終究不是聲音的收集者,而是作為一位藝術家/音樂家,他還是想創造自己的「聲音」和自己的「音樂」。

Sakamoto composes
photo source: https://www.weekender.co.uk/event/ryuichi-sakamoto-coda/

作曲仍舊是創造概念的核心。坂本坐在鋼琴前,周密思忖以創作出如巴哈聖詠曲般的旋律,講究和聲和弦、具備作曲結構、傳達協和之美、與心靈共鳴。為創造出更為豐富而包容自然元素的音樂體驗,他利用電音合成器將不同的聲響排列起來,實驗琢磨,尋求一種視覺性、場域感、能帶出身歷其境的感官狀態。


「我盡可能不做任何修飾,不去操弄或加以組合,讓原色的聲音直接排列,然後仔細地觀察看看。透過這樣的方式,我的嶄新音樂也將逐漸成形。」(《音樂使人自由》p.262;坂本在2008年左右到北極格陵蘭後的體會)

坂本的原色音樂的創作過程卻反映出弔詭。

精神上,他相信自然有種美好永恆的秩序與道理,他只是透過音樂去發現吸收感知這樣的真實。概念上,他試圖讓科技人工與自然產生對話、進而模糊兩者的界線、創造整合出一體。作法上,他不僅用了人類文明所創造的樂器(即便是「傳統樂器」如鋼琴、提琴、吉他等),還用了電子合成器。

鋼琴是人工的,音樂是人工的,然而他們都取材自自然。作為一位藝術家,坂本如何回應這樣的矛盾呢?

對藝術(art)的定義之一,是以自然(nature)作為對比:藝術意指人類技能下的產物,而自然意指人類天生內在本質下所產生的東西。詞源上,藝術的原意偏重於技術、技巧、知識化的人工製作活動。藉由這種「創造」行為,人類從被動適應環境轉為主動克服困境。時代演進下,藝術在回應個人內在與人類集體文明情懷的層次境界逐漸受到強調,而指向更多源於「真理本質」的創造性生成的力量。

藝術既是自然的部分,又在挑戰脫離超越自然的框限,或許這就是藝術的困境,卻也正是藝術的本質。

身處於這本質性矛盾的坂本沒有在片中明白陳述他的結論,但似乎透過巴哈來寄寓他對這種存在的思考感受和實踐。

片中他說,每每彈奏研究巴哈的曲子,他總不禁揣摩,巴哈究竟是以什麼樣的心情和動機在創作的呢?

一般人所知,巴哈是最重要的鍵盤音樂作曲家,以及爲西方音樂發展奠定基礎的音樂思想家。他是
個技巧高超的管風琴手,但他更想創作,為宮廷而寫,為教會而寫,ㄧ生多產。他生於宗教改革的時代,崇神音樂集體性開始面臨世俗與個人性的挑戰。巴哈自認他的音樂天賦是上帝所賦予的,因此致力於將最美的音樂奉獻給主,透過內隱自然秩序的音樂來反映神聖真理,將神性傳達於人。他的信念,賦予理性與技巧所結構而成的音樂,一種帶著「靈魂在彈奏」的高度感性。

對巴哈來說,音樂是自然的秩序,藝術是理性的安排,內在將此藝術視為無上重要的一種動機和信念,解開「藝術與自然」對立的困境。

也因此,幾百年後褪去宗教,無須了解對位和聲複音,並不影響我們感受巴哈音樂中的精神性。

J.S.Bach - Chorale prelude F Minor BWV 639 (聖詠前奏曲,片中坂本特別舉例用於Tarkovsky Solaris配樂的作品)


如此一來,音樂是否也具備如自然般的力量呢?

「將事情從個人體驗中抽離而出,實際留存於音樂世界中,就能藉此跨越時空的限制,逐漸與他人共有;音樂正具備這樣的力量。」(《音樂使人自由》p.20)

我想坂本是充分體認,音樂,儘管是人工、能透過理性安排與技藝製成,仍具有觸動內在生命的力量。

「為什麼要創造音樂?」這是他應用自己的才華能力來回應這個世界的方式,這是他顯示自身在世界上存在的方式。

像是哲學論述般的一部片,但坂本輕鬆、自然而且坦然,邀請觀眾進入他內心深層的角落,與他一起意會關於大哉問的簡單答案。

Sakamoto in ease in tree shades
photo source: https://www.gq.com/story/ryuichi-sakamoto-interview?mbid=social_facebook

或許坂本已經悟了這樣的一個存在,所以很是自在了。

延伸閱讀:
美貌的青空
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
Tango
arrow
arrow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