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oul trembles poster.jpeg
Photo source: https://www.mori.art.museum/en/exhibitions/shiotachiharu/05/index.html

塩田千春展 《魂がふるえる》Shiota Chiharu /The Soul Trembles
2019/8/3
森美術館

在看展之前,我並不認識塩田千春(Shiota Chiharu)。

但是,靈魂,顫抖,和一片血紅,就像符咒一樣呼喚著我去。

塩田千春(Shiota Chiharu)是著名的裝置藝術家(installations)與行為藝術家(performance)。1972年出生於大阪府,自幼學習繪畫,進入京都精華大學美術系主修西畫,並擔任著名雕塑家村岡三郎(Muraoka Saburo)的助理。學間她突然發現自己在繪畫的平面世界中經歷瓶頸,她覺得自己根本不會畫畫,無法從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不知該如何創作。之後在前往澳洲交換學生時期的掙扎摸索之中開始將創作的形式和媒材轉入行為藝術與裝置藝術。

《絵になること/ Becoming painting》(1994年)
IMG_3257.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這是行為藝術作品,她把自己的身體當作畫布,往身上潑上顏料,讓自己成為一幅繪畫。]

1996年前往德國留學,曾追隨行為藝術之母Marina Abramovic,之後居留在柏林。自1993年到2018年,她在世界各地舉辦參與過300場以上的展覽,並曾是2015年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的代表藝術家。

這場在森美術館的個展可說是塩田千春藝術生涯中最大的個展之一,整體將近120件作品,以五件主要的大型裝置藝術為主體,穿插塩田從小至今不同時期的各種形式作品,包括繪畫、雕刻、行為藝術的錄像和照片,以及舞台設計作品、訪談與紀錄片,帶著觀眾進入她的創作旅程和思考感受的內在宇宙。

塩田個人有許多瀕臨死亡與重生的經驗。她在年輕時就被診斷出卵巢癌,之後歷經懷孕、流產,她經常從自身身體的感受,將之與意識及創作繫結,將許多困難詮釋而抽象的內在感受,營造為一種獨特的詩意時空。

Wall (2010) performance video
IMG_3261.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這是行為藝術錄像作品所擷取的一個影片畫面。實體的牆如柏林圍牆或耶路薩冷哭牆象徵某些攸關國族、宗教、種族的邊界。對她而言,出自自身病痛、流產、懷孕、生子經驗的體會,流竄人體的血管也像是牆一般,人受其禁錮的同時卻也存在著。]

塩田在訪談中表示,兩年前森美術館開始洽談個展計畫的隔兩天,她就被醫生告知12年前的癌症復發。於是這個展覽是一邊治療一邊準備而成,裡面表露了許多她關於「活著」與「死亡」的想法。

「2年前、この展覧会のお話をいただいたのですが、その翌日には入院して再発したガンの治療を受けることになっていたんです。ここまで死と寄り添いながらつくってきた展覧会は初めてでした」

尤其是展覽中較新的作品,都抒發出身體痛楚、貼近死亡的不安與強烈的人生反思心情。

《外在化された身体/Out of my body》(2019年)
IMG_3270.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這個作品反映了塩田在抗癌治療過程中的感受。她感覺自己身體的脆弱,正一點點瓦解,於是就用銅做成身體形狀的雕塑,坍落地面,與上方皮革材質的紅色網狀物產生一種若即若離的關係。或許那顯示一種身心分離之狀態,但因身體痛楚連帶而來的不安焦慮情緒,難以控制地與受到病魔侵蝕而崩壞的身體息息相關。

或許也因為這種病痛經驗連帶激起回顧過往的心情,思索人生旅途的意義。

《小さな記憶をつなげて/Connecting small memories》(2019年)
IMG_3271.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在這個作品中,塩田蒐集許許多多小物件,好似重建重現她幼時的記憶,集結各種生活角落和時光片段。即使在這些縮小版的傢俱物件上,塩田仍舊繫上了她招牌的紅線,把當下與彼時的記憶連結起來。

這個作品給人微妙的感覺,混合著陰暗憂鬱和光明純真。縮小版的物件呈現出一個偌大的空間,但對比展場窗外的世界,這些「小記憶」又顯得十分拘束而壅塞。

回到這個有著「回顧」意味的個展,作品內容並不僅限於塩田近期與病魔奮戰的感受,而更全面地探究她藝術創作的思維意圖。

塩田裝置作品最大的特色就在於「線」(系)的使用。

IMG_3240.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她的手透過線在空間中穿梭,編織的絲線就像繪畫的線條一樣,彷彿是一個三度空間的作畫過程,線條的交纏形成各種平面,不同的平面交錯填滿空間。線條彼此纏繞、糾結、拉扯、切割,對她而言亦是表現人際關係最貼切的一種媒材。

About threads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她的創作主題通常出根源於自身經驗,探討像是「記憶」、「沈默」、「焦慮」、「夢境」這樣的抽象概念,針對普遍性概念例如「存在」、「邊界/界線」、「認同」提出叩問。

接下來就以大致的參觀路線來紀錄她的幾項重要作品,從中體會她藝術創作的精髓。

首先,在進出展場的大廳電梯之上,展示了塩田的第一件作品。

《どこへ向かって/Where are we going?》(2017/2019年)
IMG_3237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白色的線纏繞出船的造型,懸浮在天花板,遠觀亦類似巨大的白色羽翼,向著展場飛翔一般,帶著參觀者前去。

Exhibition floor map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正式進入展場之後的第一項大型裝置由船和紅線組成,鮮紅的絲線滿佈整個房間,如同火焰一樣,視覺的衝擊強烈。

《不確かな旅/Uncertain journey》(2016/2019年)
IMG_3241.jpg

IMG_3247.jpg

IMG_3248.jpg

IMG_3252.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船型的意象,既是出航又是漂泊。船在旅程中可能遭遇各種狀況,可能翻覆導致喪生,也可能航向目的地。出航的人,從不知命運會將他/她帶往何處。

IMG_3249.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塩田說,“We are ready to go, but don’t know where to go.”

向著這樣未知的旅程,人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心情?

她說,那是一種孤獨。

IMG_3253.jpg

IMG_3251.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不過,對於這樣孤獨的航程,她並不全然感傷的。她將紅線從天花板編織到船上,將人和他/她的命運與存在的宇宙,在冥冥中連結起來,也將不同旅程上的人們相互串連,獲得一種無形的力量。

第二項大型作品的房間則是以黑色與白色作為視覺印象的主體,陰暗而鬼魅。

對比於象徵「關係」與「人體/血」的紅線,塩田經常使用黑線來表現關於「宇宙」的想法,那可能是每個人內在而私有的宇宙,也會是外在世界乃至於更大時空範疇的宇宙,線同樣是用以表達這些不同宇宙關係的媒介。

《静けさのなかで/ In silence》(2002/2019年)
IMG_3297.jpg

IMG_3296.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這個題為「在靜默中」帶有童話色彩的作品出自塩田童年的經驗。在她九歲時鄰居家發生大火,房子被燒個精光。隔天她看到一台被火燒燬被煙薰得墨黑的鋼琴,那琴壞了,再也發不出聲音,她卻覺得鋼琴奇美,比以往更有存在感。接連好幾天,只要風吹來陣陣焦味,那種因毀壞而來的靜默之美就蔓延在她心裡。

黑線可視為表現燒焦狀態的直觀符號,另外有黑色椅子來象徵一群聆聽演奏的觀眾,仿若音樂會的場合,大家在一種寂靜而了無生氣的氛圍中,或許也沈浸在無聲的音樂之美。

IMG_3299.jpg

IMG_3302.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她說,或許她真正想表達的事都是無聲的。越是在毀滅和破壞之中,就越能讓人思索「存在」的意義。

繞過這個作品後,遠遠地會看到兩件被黑線圍繞的白色洋裝和遠處的白色窗框。

IMG_3300.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時空の反射/Reflection of space and time》(2018年)。
IMG_3303.jpg

IMG_3308.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白色的長洋裝象徵一個人外在與內在的區隔。懸吊在空中的洋裝被黑色的絲線圍繞,創造出夢境般靜謐感。她並利用鏡子將黑色的鋼框切割為二,乍時觀看者並無法分辨所見究竟是鏡面的洋裝反射,抑或對側空間中的洋裝實體。

IMG_3307.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在這個作品中,塩田探討身體內部與外部以及虛實的界線。

接著在房間的盡頭,堆疊無數窗棱。

《内と外/Inside - Outside》(2009/2019年)。
IMG_3311.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多達200多件的窗框,圍出一個半封閉的空間,但是參觀者卻可以走進這個空間,既在外頭,也在裡面。

在柏林居住多年的塩田,經歷柏林圍牆倒塌、兩德統一的歷史時刻。她從當時城市紛多重建工程中撿來許多廢棄窗戶,進而創作出這件作品。她認為,每扇窗代表著每戶人家,潛藏著人們的生活的故事。

IMG_3313.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塩田思考窗戶的意涵:窗既溝通穿越內外空間,卻也是隔離出內外空間,就如同分隔三十多年的東西德,究竟是重新交流合一,還是有破除不掉的人心隔閡?

在這個房間中的三件作品,分別探討了不同層面的「界線」(抑或是種自我的保護?)。人體的第一層界線來自皮膚和身體各處的感官,讓人去接觸感觸自身以外的世界。衣服是人的第二層皮膚,讓人身處在人際社會中,進行一種偽裝,也是一種表現,而以某種角色存在著。而第三層皮膚,或許就是人所生活的空間,牆、窗、門,這些環境中的物件,型塑出人之所在與人之歸屬。

最後一個裝置空間則由約莫430個行李箱所構成,所有物件以繩索從天吊落,有些繩索是彈性的,使得行李箱出現動態彈動,搭配燈光,地面也出現不同型態的陰影。

《集積:目的地を求めて/Accumulation - Search for the destination》(2014/2019年)。
IMG_3318.jpg

IMG_3321.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從入口望去,眼前就像一座行李箱所鋪設的斜坡,看不見坡道的盡頭究竟為何。而走近裝置的週邊乃至下方的空間,這些行李箱所組成的空間和意象,又變得不同。

IMG_3324.jpg

IMG_3328.jpg
Photo source: 攝於森美術館,2019/8/3

這或許是所有旅行者的心情。

人要離開所原本生活的地方,不管是短暫的出行或者永久的離去,都有其原因或目的,有某種要追尋的東西。不論是什麼,都意味著將進入一個「異地」。

行李箱裡裝著的,也許只是生活所需的物件,也許是僅有的所有家當,也許是對過往的記憶,也許是對未來的希望。

人生的旅程,是否也是種種「啟程」的積累呢?

塩田表示,她經常到世界各地辦展,然而帶著生病的身體這可是相當辛苦的一件事。她自然自問,「到底是要去哪裏,又是以什麼樣的目的活著呢?」對她而言,唯有透過創作才能回答這些問題。


觀賞者很難不被她的作品震撼,從作品的規模到表現手法的感官衝擊,從她創作過程的身心狀態到自我剖析的赤裸深刻程度,一種藝術家的志氣和才情,令人肅然起敬。

觀看時不得不驚嘆,眼前繁盛而交纏的絲線,究竟如何透過一次次的牽置拉穿所構成?看似失控而混亂的狀態是否經由精密計算和精準佈線而成?如果是透過隨機裝置,又是如何在一次次的隨機中組合構成了創作的整體意境?

她的線游移在條理次序的框限和多次元的自由和可能性之中,透露出她敏感纖細而複雜糾結的心理圖像,以一種超現實時空的意境和意象來回應現實。不安感、焦躁、矛盾與衝突,同時帶有空靈詩意和陰黯美感。

裝置藝術與行為藝術對我來說是比較陌生也是比較極端的形式,總是相對感官取向也近乎主觀。不同於其他藝術形式,裝置藝術的主題其實是觀者自身。

作品透過觀者在整個環境空間中的參與而得以完成,不論觀者是在場地的外圍觀看,或者是進入其中觀看,依循著觀者的位置和視角,作品在觀者的視野中呈現不同面貌,與觀者產生不同互動。觀者與觀者之間的關係,也成為作品的一環。

例如,當我在觀賞《時空の反射》時,起初我並沒有意識到鏡像的使用,直到看到一位男子在作品前徘徊,似乎想要找出作品的「眉角」時,我看到他的形象反射與作品本體白色禮服的反射交錯並列,讓我意會到作品所設計的「虛實交互」。而當我自身接近作品,我的映照取代了男子的成為了新的作品。當我試圖探究還原作品設計使用鏡像的過程,我便被帶入的藝術家的思路之中。

不論面對的是紅線與船、黑線與鋼琴、白色窗框,還是成堆的行李箱,我很難不問:「為什麼?」

而藝術家在作品中留下種種線索與她個人的答案,有的可見,有的不可見,只待觀者自行擷拾意會。所以,整體來說,裝置藝術更講求的是時空中的經驗和過程。

因此當塩田說,「當我看到參觀者好像感受到什麼的表情,我覺得自己被拯救了。因此覺得,靈魂這種東西,真的會永遠和宇宙的存在一樣。」大概是這個意思。

走出展間,顫慄的心情持續蕩漾,因為恐懼,因為渴望、因為豐沛的情緒,因為不可名狀言說的狀態,我想我被她的作品觸動。

她的線就像在修補、縫合、重建某些缺憾、殘缺、毀壞。她的線又好像在網羅時空中每個可見與不可見的物質,試圖將讓每個當下的瞬間凝結起來。她關乎「旅程」的題材,表達了一種疏離、一種孤獨、一種未知,但也總是寄託著夢想、希望與命運的羈絆。

我個人雖未有像她一樣面臨生命存亡的經驗,但找尋存在意義是我生命經驗中一個持續待解的課題。穿梭在她作品之中,被各種「我從何而來,又將從何而去」的訊息刺激,我無法不去思考面對這些看似抽象虛無的「存在」問題。

人生中的種種連結和記憶,一方面紀錄著人從何而來,也牽制著人將往哪去。有時旅程的目的地在哪,好像是在邊走的路上才慢慢顯現,可又好像早已決定。在此同時,又有許多未知的因子為人生
旅途帶來變數,陰影、包袱、失去的、被破壞的種種,或許換個角度來想,那也是一種存在,而有它存在的理由。

「人去世後,他在世界上的存在就從世界消失了,但他的記憶、情感和靈魂還存在。」

什麼是「不存在中的存在」,一直是塩田特別有感覺有感受的。我也很希望,在不存在中仍將留下一些存在。而那些存在,必須是從每個當下而來。

同場加映:這次東京行逛到Ginza Six,挑高中庭恰巧也展示了塩田的作品《《6つの船/Six Boats》
6 boats Ginza Six
Photo source: 攝於Ginza Six,2019/8/3

備註:
本文使用在展覽現場的照片皆合乎著作權規範,都是塩田千春的作品
この写真/動画は「クリエイティブ・コモンズ表示 - 非営利 - 改変禁止 4.0 国際」ライセンスでライセンスされています。
This photograph/video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ative Works 4.0 International.”

參考資料:

展覽官網
藝術家官網

延伸影音:

森美術館展覽trailer

https://youtu.be/yT_VAsV5oBo

Bloomberg Television: "Brilliant Ideas"
影片中有許多作品集錦與創作歷程的說明和評論,這部影片也在森美術館的展覽現場播放

https://youtu.be/YtVn0KRrF8E

arrow
arrow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