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8288.jpg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Sächsischen Staatskapelle Dresden

2018/12/30 6:00pm

Semperoper Dresden

 

12/30從柏林(Berlin)來到德勒斯登(Dresden)。

 

這個貴氣優雅的城市到處都很美,冬天天色暗得早,我打算趁光線先亂拍照,4:00再坐巴士tour orientation。

 

IMG_1104.jpg

【Semperoper Dresden】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走著走著到了Semperoper歌劇院,發現晚上由Jonas Kaufmann領銜的《蝙蝠》新年音樂會竟然還有票,摸摸扁扁的荷包還是不禁心動。

 

票務辦公室的小姐說,開演前一小時可以去買。我雖然知道這種當日券不保證一定買得到,掙扎沒幾下就決定要衝,立刻改變行程來碰運氣。

 

五點一到,歌劇院已經排了一堆要入場的人。我照著票務小姐的指示,穿過人群擠到門口,硬著頭皮說要買票,門口還真的放人進去,然後直接把我帶到購票櫃檯(完全沒有反悔的餘地)。這時的覺悟是,不管票價多少(希望是rush ticket的折扣)只能刷卡買下去,務實考慮預算後表名要買站票。聽票務報價格時超緊張,一張40歐元,比我想像得貴,但也算合理,因為這場音樂會票面價可是150歐元起跳的。

 

拿到票,這次出遊演出行程意料之外地補成五連發,直接就可以開心準備入場~

 

但,因為行程來得匆忙,沒時間換裝。這天,我真的相形見絀。

 

在這當年薩克森王國首都的城市,昔日巴洛克風格的華麗和王國的高貴,依舊反映在出席音樂會的人們身上,眾人盛裝到一個精彩的地步:男士大多都是西裝打領帶,女士身著晚禮服的大有人在,妝容首飾高跟鞋手拿包,寄物的大衣不乏皮草,比起柏林愛樂的觀眾行頭是更加講究(優雅傳承文化的薩克森人基本上瞧不起粗鄙的「普魯士人」.......)。而我,還穿著觀光客行頭的牛仔褲和fleece外套。這時,真的要拿出多年來努力養成的「氣質」和「素養」來充場面了.......

 

穿梭在華服男男女女之中,要帶著愛樂者的氣質,自信地往樓上走。

 

Semperoper相當獨特,建築細節歷史等等可有許多故事,有待日後參加參觀導覽時再求知。走在歌劇院中,初次接觸的印象是種低調奢華,該有的華麗都有,但使用的色彩沈穩。

 

IMG_1122.jpg

【Semperoper內部一景】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所謂低調是,「檯面社交活動以外」的動線超級不清楚,現代的指標盡量隱藏起來。

 

最基本功能性的場所 ——— 洗手間,完全無法靠自己的雷達找到。現代人想像,天花板或轉角總有個「洗手間往此去」的指示,然後預期看到男偶/女偶之類的指示牌。但這可不存在於十九世紀的建築。經指示才知道角落某處門框正頂小小放著一個金色字母D(Dame女士的意思;男廁就只有H,Herr的意思)的門,推開就是洗手間,需要細心注意才會發現。

 

第二個囧就是,貴森森的Pakkett區和第一環的入席處很清楚,但是上環呢?樓梯就只到第一環,那我們這些坐上面的要從哪去?如果自己的偵探直覺不夠強,就要不恥下問。結果是在第一環和salon交界的幾個通道裡面。人怎麼這麼直,都不會注意到通道是有其他方向。

 

往最高第四環的樓梯路上,看到好多年長者,他們拿著拐杖,步伐極為緩慢、慢到好像幾乎無法再提步而上,但他們也緩緩以自己的速度上爬抵達,然後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優雅控制呼吸,氣閒心定到自己的位子坐下。

 

另外有許多無比盛裝的男女,也是坐在第四環。(立刻檢討自己的刻板印象:誰說穿戴華麗的一定是坐Pakkett的有錢人?誰說買站票的不能盛裝表示他的重視?是說,人不可貌相,是說,態度才是重要的。)

 

我相當守分地往站位區找位子,可是沒有標座位啊…...

 

幾秒鐘的驚嚇之後驚喜發現,我買的票是有位子坐的,還在中間區!同時也有一對是臨時起意買票操英國腔的中年夫婦,和我一樣「啊~我們居然有得坐!」表示欣喜。

 

雖然離舞台非常非常非常遠(離天花版壁畫和水晶燈可是非常近),憑著上次坐到國家音樂廳牆壁上的那次經驗,我感覺在音效和畫面上應該還是完整的。坐在我旁邊的女士看似老鳥,很快就把望遠鏡拿來出來喬焦距。

 

我一邊拍照捕捉這美麗的Semperoper auditorium一邊check視野時,終於瞭了......

 

在這個位置,如果要看到舞台最前方(即指揮的位置和到時候歌手最後謝幕的地方),一定得站起來才看得清楚,不愧是「站票」。

 

IMG_1127.jpg

【由站票座位拍的舞台景】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回到新年音樂會的節目是由Jonas Kaufmann領銜的《蝙蝠》(Die Fledermaus)精華版,由奧地利指揮家Franz Welser-Möst指揮。

 

小約翰史特勞斯(Johann Strauss) 的音樂一向是新年歡慶必備的音樂選單。他在1874年所創作的輕歌劇《蝙蝠》充滿優雅輕快的維也納圓舞曲旋律風格,悅耳容易親近。劇情故事發生在除夕夜的一場舞會上,所以德語圈的歌劇院也經常把這部作品安排在除夕夜上演。

 

擔任維也納國立歌劇院藝術總監多年,且曾與維也納愛樂合作過並擔綱過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Welser-Möst,在處理這種這維也納氛圍應該是非常順手。

 

開頭的《序曲》立刻帶來穿越時空的效果,仿若來到19世紀末的維也納。(想當年這首《蝙蝠序曲》也是我入門古典音樂的啟蒙曲子之一,我也有點回到小時候的感覺)

 

Johann Strauss - Die Fledermaus (Ouverture, 30.12.2018) 

https://youtu.be/ERSyKFGF804

 

序曲一一預告了歌劇中會出現的動聽旋律,有圓舞曲有波卡舞曲,熱鬧活潑。

 

Screen shot edit.jpg

【紀錄渺小的站票的存在】

photo source: YouTube截圖

 

我以為這會以音樂會形式演出(就是聲樂家們站在樂團前以歌聲演出),但舞台設計了走道斜坡、簡便區隔出幾個表演空間來區分場景,音樂家們皆穿上簡版戲服,唱作俱佳,走步動作都沒有少,不僅要唱,更要演出喜劇的詼諧。

 

因爲這場音樂會由ZDF同步轉播,電視臺的crew們不輸台上的音樂家們賣力演出。舞台兩側和後側都有架設遙控型攝影機,現場還有兩位手動拍攝的攝影師,一路看到他們在舞台跑來跑去,各種走位,對我來說非常搶戲。他們要拍全景還要拍特寫,好幾幕中貌似歌手就像對著攝影機唱歌一樣,大概可以讓電視前的觀眾有互動感。

 

最大咖的Jonas Kaufmann居然是第一次演出輕歌劇,他扮演男主角Eisenstein,女主角Rosaline(Eisenstein的太太)由美國女高音Rachel Willis-Sørensen擔任。這齣輕歌劇裡有獨唱橋段的角色多達8人,有些情節中的配角,歌唱份量其實不輸主要主角。像是Adele(Eisenstein家的女僕)除了有獨唱,還在很多重唱的橋段中演唱。她的這段 "Ach, meine Herrn und Dame / Mein Herr Marquis”應該是《蝙蝠》裡面最著名的solo。

 

Act II: "Ach, meine Herrn und Dame / Mein Herr Marquis” : Adele (Nikola Hillebrand) solo

https://youtu.be/JyfcicGvkWU

 

既然是150歐元起跳等級的音樂會(雖然我只認識Jonas Kaufmann......orz),每位歌手一開口便知有沒有,音量、音質、技巧、表演性,聲音、肢體與演技充分融合。各個角色間的chemistry,和聲對唱的默契和聲線的契合,是專業也是藝術。指揮、樂團和合唱choir也都熟練順暢。

 

《蝙蝠》本身是趣味輕鬆討喜的作品,作為節慶節目,每每華爾滋旋律節奏出現,我從四樓看去,有一群群跟著搖頭晃腦的觀眾。

 

Act 3 Finale: "O Fledermaus, o Fledermaus” (非這場演出錄音,只是用來感覺最後大合唱的熱鬧)

https://youtu.be/JJzuEvrlWOs

https://youtu.be/JJzuEvrlWOs

 

最後結尾還從舞台上方撒下金片,年味歡慶感點燃~

 

IMG_1136.jpg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我還是對這次40歐元的站票感到滿意開心。也因為這個臨時起意,表演藝術之旅湊成五連發了!

 

後記:講到《蝙蝠》、史特勞斯圓舞曲、貴氣維也納,難忘最早入門時聽到看到的晚年小克萊巴(Carlos Kleiber)。心想,這指揮如此玉樹臨風,身體律動和手勢怎麼可以這麼美,讓樂團如他隨心所欲地執行美妙的音樂~

 

Carlos Kleiber - "Die Fledermaus" - J. Strauss - New Year's Concert 1989

arrow
arrow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