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四十個部族的國家

吉爾吉斯人口中約七成是吉爾吉斯人(Kyrgyz),他們是屬於游牧民族,傳統上居在蒙古包便於遷徙。現代的一些畜牧人家也繼續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夏天時把羊群及牲畜趕到高山地區,天氣轉冷時再回到山下,屬垂直放牧的類型。游牧民族的天性讓他們嚮往自由、直爽、但也容易滿足,整體來說友善有禮。

他們的長相很「亞洲」:單眼皮或內雙,烏黑的長髮,稍挺的鼻子卻有類似蒙古人的顴骨輪廓,混著點伊斯蘭的味道(很難形容,要自己體會想像看看),身材不高但纖細,有種特殊風情。

不過這也只是約略的印象,因為吉爾吉斯實際上種族眾多,難以某種典型概括而論。泛指吉爾吉斯人的「Kyrgyz」這個字,在史詩Manas中就是「四十個部族」的意思。除了無數計的少數民族外,吉爾吉斯也有高比例的非吉爾吉斯人,如俄羅斯人、烏茲別克人、維吾爾人、韃靼人、塔吉克人、朝鮮人等等。

俄羅斯人口主要與蘇聯統治時計劃性人口移入的政策有關,例如當年大批移居的俄國礦工。但在1990年後,俄羅斯人口已慢慢減少,剩下一成左右。以南部為主的地區則約有15%烏茲別克人,曾因為國界爭議與國籍歸屬發生幾次種族衝突與調停。兩個比鄰的國家,烏茲別克人有較深土耳其、中東、印度、波斯的淵源,吉爾吉斯人則讓人容易與蒙古人連結,相處中還是無法避免文化差異下的衝突。

另外有兩個民族因為戰爭的關係來到吉爾吉斯。一個是原住在伏爾加流域的德國人(Volga German community),他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被史達林流放到吉爾吉斯,過去曾佔超過一成的人口,現在在Bishkek還有所謂的德國社區,不過這些德國人大都在蘇聯解體後回到德國。另一群是原居在海參威(Vladivostok)的朝鮮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史達林流放到中亞及高加索地區。(我們的導遊就是朝鮮族第三代,她的姓仍是朝鮮姓,但已經不會說韓文了。)

這些民族的遷居流放歷史還是因為到此一遊才知道,旅行也是一種學習的平台 (不過端看訊息來源是否可靠......)。


延伸閱讀:
綁架新娘 http://blog.pixnet.net/ruzimato/post/1290924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