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新舞風
Paul Taylor Dance Company
10/18 20:00新舞台
10/19 15:00新舞台



變與不變的Paul Taylor

Paul Taylor Dance Company號稱八十年代美國現代舞天團,睽違台灣二十六年後於2008新舞風再次登台。這次在新舞台演出三天,由Paul Taylor本人親自挑選展現九支不同時期的舞作,不但三天的舞碼不同,同一天的三支舞也鮮明呈現Paul Taylor所著稱的多變多元舞蹈風格。

我選擇了週六與週日兩天的節目,從1977年的意象(images)、1981年的亞爾登(Arden Court)、春之祭排練即景(le sacre du printemps, the rehearsal)、1997年的薄暮(Eventide)、2002年普羅米修斯之火(Promethean Fire)到2008年的變(changes)。

這是我第一次觀賞Paul Taylor的舞蹈,它們給我「經典現代舞」的感覺。「經典」的感覺來自於它特有動作、隊型變化和舞蹈音樂的關係等面向的格律感。因為「經典」,驚喜不多,也沒有驚嚇和衝擊,讓人輕鬆而舒服地看完整場表演。頗呼應評論常說的「雅俗共賞,童叟皆宜」。

變與不變可說是Paul Taylor的招牌標誌。風格之多變、題材之多變可從這些代表性舞碼看到,抽象意念的、敘事的、抒情的、幽默的、儀式的、生活的等等,舞蹈自由流暢,延展到不同的時間與空間,讓人欽佩編舞家源源不絕的創意與靈感。不過,這些多元的題材與風格卻又透過非常結構而洗練的編舞模式來呈現,走位動線、隊型、群雙單人舞的穿插、快慢板的對比、常見的動作和組合方式,可說是「格律嚴謹」,而許多舞蹈的效果與美感需藉由舞者身體的完美掌握和高度控制以及團體間的整齊劃一來展現,這讓多變的Paul Taylor風格仍舊呈現某種Paul Taylor的定調。

從Baroque到Rock n Roll

巴洛克音樂的使用與Paul Taylor的編舞相得益彰,我以前就覺得巴哈音樂非常適合現代舞,而「普羅米修斯之火」是其中經典。舞者的身體好似幻化成音符或樂器的按鍵,這種感覺在第一段的觸技與賦格特別顯著,不斷追趕、唱和,如液體般流洩不絕,和絃部分展現下沉的質量與勁道,堆砌出熱烈高潮但又有破裂解體的沈重,與普羅米修斯故事的意境完美相映。除了巴洛克音樂之外,我也非常喜歡春之祭的音樂,不同於原版那種原始、異教(paganism)而sensual的氛圍,「春之祭排練即景」採用的雙鋼琴版本讓舞作變得輕鬆,同時保有起承轉合的戲劇效果,說著全然不同的偵探黑色喜劇故事,「春之祭」的元素剩下音樂本身和那Nijinsky的動作語彙,我認為是非常成功的結合。

不過使用德布西作品的「意象」就沒這麼振奮人心,不知道是午後三點,或是我個人對德布西音樂的慣性反應,或是Paul Taylor編舞本身的緣故,我在昏昏欲睡中強作清醒,幾度恍神。而2008新作「變」搭配了60年代的搖滾樂,意圖重回radical progression的年代精神,保留招牌的Paul Taylor動作語彙和編舞格式再結合60年代的流行舞蹈,在乾冰與炫彩燈光下,我從德布西的「午後」清醒,卻彷彿正在觀看一場熱鬧的選秀節目,其中由抒情歌曲(慢版)所烘托的一幕「夢境」讓人錯愕。我只能說,相較於其他作品,「變」和搖滾樂稍顯粗糙,非Paul Taylor的王道。

到位後的力與美

最直接純粹的Paul Taylor風格還是回到舞蹈本身。舞蹈動作的部分變化多端,結合芭蕾舞、現代舞、爵士舞和很多日常生活動作。編舞本身的獨到之處在於動作本身傳達故事性與情感的能力,舞者並不需要從表情上演戲。而Paul Taylor的招牌動作或專家稱的Paul Taylor舞蹈語彙:第一是由背肩延伸至雙手的高舉V字手勢,第二是單手或雙手高舉的彎月弧型,第三是飛躍向前、向旁或原地起跳的grand jeté,第四是螺旋轉(原地的螺旋轉有點像pirouette、移動的螺旋轉有點像châiné,但動力自spiral和肩臂帶爆發出來)。這些動作總是給人堂皇和力道四射的感覺,所散發的能量很能牽動觀眾的熱情。也因為Paul Taylor使用許多大舞姿、張揚的移動動作和移動後定拍停點的造型,巧妙融合音樂的節奏與樂句,視覺上展現開展大氣而線條明確的構圖,能量與力道的匯集十分驚人。然而可惜的是,這次舞團中有一些舞者未能在身體的掌握上表現這些效果和張力,質地未達完美,許多舞姿沒有精確到位,在音樂流轉間錯過拍點,這些缺失在Paul Taylor的群舞中顯然可見,資深舞者與新進舞者間在身體訓練及對於Taylor style熟練度的落差明顯,成為演出的缺口。

這是否引發舞團與舞蹈學校關聯必然性的問題?知名的芭蕾舞團大多有其背後培訓芭蕾舞者的芭蕾學校,挑選著條件類似的潛力舞者,施予舞團特有的技巧訓練和教學系統,而舞碼練習經常由舞團舞者或前舞者教導傳承。所以在corps de ballet的整體性和一致性很高,簡言是他們已先把舞團可能的新血都先捏好樣子,進到舞團後再加以精細塑型。反觀Taylor的舞者,身型上頗有落差,資深舞者大多歷經芭蕾、Graham技巧及其他Taylor所整合的技巧訓練,也大多由Taylor 2團開始接觸Taylor風格,但新進舞者非循此模式加入舞團或與舞團工作時間不長,因此在整體中技巧與風格上仍見拙處。「先修班」這件事到底是好是壞,有無必要,恐怕也是見人見智。不過,以看「舞團」為目的的觀眾角度來說,看到能夠表現舞團水準和傳達舞作精神及展現編舞者藝術性的舞者,是很單純的期待。

觀舞的滋養

兩天的舞碼中我喜歡「亞爾登」、「春之祭排練即景」和「普羅米修斯之火」。「亞爾登」繽紛活力,層次和節奏分明,有花園即景的愉悅怡然。但這卻也是最清楚看到舞團成員表現的落差的一支舞作,美中不足。「春之祭排練即景」處處充滿反差與戲劇性,虛實生活的交錯具有拼貼效果,道具使用上常有畫龍點睛之妙(如刺殺小刀和逃出監獄鐵幕),舞蹈動作本身戲味十足,其中的幽默和嘲諷讓人不禁會心一笑,顛覆其他春之祭舞作掙扎在人間與地獄邊界的深沈痛苦,是週六演出節目中一個完美的ending。「普羅米修斯之火」應該算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作品,開場十六位舞者一路排開展現氣勢,也因為編制較大,在舞作建構上的變化和飽和度的層次更加豐富。以密度較高的空間運用呈現「推砌然後摧毀再重建」與上下力量的對峙,展現黑暗和掙扎的一面。搭配巴哈的音樂,在視覺與聽覺上產生交響的效果,讓人的皮膚與內心跟著鳴動。第二段的慢板雙人舞則將前面的激情沈澱,以平面的視覺畫面表現細膩的肢體構圖和剛柔並濟的質地,男女間帶著微妙平衡,在呼吸律動間呼應,透過流暢而默契十足的雙人技巧在不同的空間中與音樂交織。第三段快板則又帶入群舞,不同於第一段較定格結構式的群舞,多以流動和大步跳躍的形式釋放意圖掙脫的飽滿力量,最終在開展上揚的舞姿和結構上結束。這是一個十分3D的舞作,搭配交響鳴動性強的音樂,以簡潔的肢體與空間運用給人多感官的立體感受。

我不敢說看了六支舞碼就能夠了解所謂Paul Taylor風格,但跨越三十年歲月的六支多變的舞作足以展現藝術家心中無法止歇的一種追尋和不變的堅持。從中我得到更多對於身體訓練的滋養,因Paul Taylor風格的身體元素正提醒我頗欠缺難以突破的一環:要開展而自信,要放開而有控制,紮實嚴謹中卻輕鬆怡然,讓身體的感覺牽引反映內心的情緒和腦中的意念。我想這是這兩天觀舞最大的收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