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Pina Bausch今年來台的演出可說是台灣藝文界下半年的一大盛事。大師?何謂大師?大師的作品不能錯過現場,做了功課,看了傳記,讀了評論,聽了講座。當場,慚愧,仍有一些無法連結和不解。觀畢,很難產生立即的心得。
但大師的作品再怎樣覺得還是要寫一些感想。(這種心態還真奇怪)
喜歡這場演出嗎?喜歡Pina Bausch的作品嗎?我會誠實的說,不是我最喜歡的類型,也不是到目前為止屬於喜歡的演出。裡面有我不喜歡的東西,但是也有喜歡感動的幾段。但對我而言,這是一場有意義的表演。
<複合感知的音樂>
音樂很美,不管是Fado吟唱,Cape Verde的傳統旋律,打擊,森巴,探戈,爵士,都張力十足。最意想不到的,原來K.D. Lang的歌那麼「魔幻」,尤其是「smoke dream」,讓人不禁幻想起Pina Bausch抽菸的樣子,浮現她那隻夾著煙感情十足優雅纖長的手,煙霧讓她的臉龐和內心世界更加神祕虛幻。
另外有一段只剩下海濤的聲音,後方螢幕投影著Cape Verde海邊波湧。不知為何,看到這段時出現打顫式的感動,好像把一些看舞時可能過多思考的心思暫時放空,反而回到視覺之外感官的感受,聽海聲、想像海水的氣味、在海中重心隨波飄浮、有時較大的海波將海水無預警地被送鼻口、那種嗆嗆鹹鹹的味道、海風拂動臉龐皮膚濕黏的感覺。用心而不是用腦,感受生活和生命的小小片段。Pina Bausch每次旅行到不同地方創作時,或許就是最單純地用自己的六感細膩地觀察感受人、地、事、物,從中獲得靈感和啟發吧?人在生活不也就是靠著六感和週遭的環境與情況互動著?生活的經驗不也就從中開始累積,有些留下成為記憶,有些卻是過客風沙?
<寫實與超寫實的舞台視覺>
舞台的裝設比我想像中的小了很多,但是地景的變化讓表演多了許多空間的層次和場景的重現。特別喜歡幾幕。幾個舞者躺在如火山熔岩堆積物的黑色物體上,右上斜角射入幾道金黃色的燈光,好像在岩灘上優閒曬太陽享受夕陽的感覺。另一幕是穿著黑衣西裝戴著黑禮帽的Lutz Förster,有點像遊魂一樣地從上方緩緩走下來,與前場的表演無絲毫瓜葛的感覺,在荒蕪大地的孤獨而疏離的身影。
適應中的舞蹈劇場元素
很多透過語言來表達的趣味橋段,舞者用著半生不熟的國語說著、念著、努力著,贏來很多掌聲。雖然舞蹈本身有個目的是試圖透過外在的形體變化去表達內在的感受和想法,不少現代劇場舞蹈卻也認為,肢體的表現已經不足了,透過語言可以增色輔助整個與觀眾溝通的過程,但對我而言,儘管這是舞蹈「劇場」,我還是期待多一些舞蹈,少一些戲劇。
<移動的意義>
Pina Bausch確實很重視移動的動機,她的名言「Mich interessiert nicht so sehr, wie sich Menschen bewegen, als was sie bewegt.(我有興趣的是人為什麼動,而不是怎麼動)」似乎提醒著我去思考動作背後的意義。
舞作中有不少必須加速奔跑、抬舉放下、衝撞後脫離的動作,真是耗費體力,但擔心舞者安危和體力的同時,我忍不住想,這些人為什麼要做這些動作?做完這些動作後又如何?Pina Bausch如此編舞的用意是什麼?她想要傳遞什麼訊息、表達什麼觀點?
我想仍有反映生活的目的吧?快與慢,高與低,上與下,疲憊勉強或樂在其中,衝撞與接觸,分與合等等。但有時過度想要分析反而讓人分心勞累,不如就單純欣賞這些動力能量的轉移和人體移動所產生的美學。
Dominique Mercy,舞團中最資深的舞者,歲月,看得出來。但看他的獨舞很舒服,呼吸、氣、能量、音樂、情緒,都配合得恰巧。看他跳舞另一個感動的地方是他與Pina Bausch的多年合作關係,他自1973年就開始與Pina Bausch合作,已經34個年頭。想像自己在同一家公司跟著同一個team leader 34年?很難想像,怎麼做到的?從Pina Bausch編舞和帶團的模式來看,他們是一起成長的吧?Dominque Mercy應該是懂Pina Bausch最多最深的人之一:一路觀察參與Pina Bausch意念的改變,他給予feedback和critique,他去感受理解;Pina Bausch傾聽舞者的聲音,給他最能發揮表現的空間。就算不是Pina Bausch本人來帶Master Class/Workshop,由Dominque Mercy來引領闡述Pina Bausch Skills/Style也是合適人選。聽說Pina Bausch唯一一場的演出後座談,也只有Dominque Mercy一起出席。是什麼讓他們可以那麼長久的合作又有那麼深刻的信任?我對於兩人間信任與依存關係的建立與運作感到十分好奇,總是因為這樣深刻的關係莫名感動。
這整場演出最喜歡的部份,就是看到Pina Bausch本人!(這一定要用驚嘆號!)讀了上萬篇Pina Bausch論述都比不上親眼目睹大師風采來得深切。等待舞劇結束、等待舞者謝幕、等待Pina Bausch上台的心情大概跟忍受杜蘭朵公主就為了Pavarotti那句「vincerò」很類似吧?(跟Puccini說聲抱歉,我真的不太喜歡杜蘭朵公主)
Pina Bausch在演出時通常都坐在觀眾席的最後一排,謝幕時才走向前去。那時全場引頸期盼下,一身黑、頭髮盤在腦後的Pina Bausch緩緩從右側的走道上台,優美移動著走進舞者之中,牽起舞者的手,僅是簡單地鞠躬、環視她的舞者和她的觀眾。舞台上的Pina Bausch完全看不出來已經六十多歲,她修長高挑的體態、自然散發的優雅姿態與眼神、謙遜的笑容,完全讓全場瘋狂不已。回想起講座中李昂「幾近激動」程度地說「無比優雅的女人」,真的是一點也不誇大,也真是最貼切的形容。除了掌聲還是掌聲,還有無法轉移的目光,一種無法言喻的接觸,或許最接近古人說「如沐春風」那樣的感覺和心情,我完全無法跳脫她的迷人魅力和氣質精神。那時我有一種「once in a lifetime」的感覺,不知道未來何時還會看到Pina Bausch的現場演出和她本人。
或許是理性邏輯的性格使然,或許習慣「說故事」或「有目的地說些什麼訊息」的舞蹈,當場對於熱情馬祖卡各個不連貫沒有關聯性的片段有些不解,忍不住去思考他們中間的關係,揣測每段的意旨。但不懂困擾的地方反而在看完Fellini的Amarcord之後釋放了。(多麼有趣,Pina Bausch曾經在Fellini的「揚帆」中演出過,看來藝術家間真的有共通的語言。)Amarcord講的就是Fellini故鄉的一些人物軼事,也是由許多片段組成,片段間不一定有關係,但講得就是生活與人性,人的個性和想望、快樂與恐懼、衝突與和諧,多麼平凡多麼真實多麼誠懇。原來兩種「劇場」(舞蹈劇場和電影劇場)有異曲同工之妙。
看Pina Bausch,滿足了認識大師的好奇,滿足了看過大師作品和大師本人的虛榮心,滿足了想要多接觸藝術的想望,試著去思考這些喜歡和不喜歡的原因為何。或許不需要再去執著是否懂了,是否可以分析,是否可以解釋,而更該去探究它對於我的意義為何。某種程度,我相信Pina Bausch的作品就是有這種啟發、引人體會的力量,它的力量是會累積而且持續發酵的。至於呈現的形式和方式的偏好度,則有見人見智的差異。
喜歡與不喜歡,有意義與無意義,其實都是並存的。生活和人性就是如此吧?
後記:寫這篇感想時,我或許也試著不要再結構化、分析化,而嘗試用「拼貼」的方式去紀錄最直接的心情和感動。算是種練習吧?也算是受到Life is a collage的啟發吧?否則我不知道要寫到什麼時候才會有成果……
但大師的作品再怎樣覺得還是要寫一些感想。(這種心態還真奇怪)
喜歡這場演出嗎?喜歡Pina Bausch的作品嗎?我會誠實的說,不是我最喜歡的類型,也不是到目前為止屬於喜歡的演出。裡面有我不喜歡的東西,但是也有喜歡感動的幾段。但對我而言,這是一場有意義的表演。
<複合感知的音樂>
音樂很美,不管是Fado吟唱,Cape Verde的傳統旋律,打擊,森巴,探戈,爵士,都張力十足。最意想不到的,原來K.D. Lang的歌那麼「魔幻」,尤其是「smoke dream」,讓人不禁幻想起Pina Bausch抽菸的樣子,浮現她那隻夾著煙感情十足優雅纖長的手,煙霧讓她的臉龐和內心世界更加神祕虛幻。
另外有一段只剩下海濤的聲音,後方螢幕投影著Cape Verde海邊波湧。不知為何,看到這段時出現打顫式的感動,好像把一些看舞時可能過多思考的心思暫時放空,反而回到視覺之外感官的感受,聽海聲、想像海水的氣味、在海中重心隨波飄浮、有時較大的海波將海水無預警地被送鼻口、那種嗆嗆鹹鹹的味道、海風拂動臉龐皮膚濕黏的感覺。用心而不是用腦,感受生活和生命的小小片段。Pina Bausch每次旅行到不同地方創作時,或許就是最單純地用自己的六感細膩地觀察感受人、地、事、物,從中獲得靈感和啟發吧?人在生活不也就是靠著六感和週遭的環境與情況互動著?生活的經驗不也就從中開始累積,有些留下成為記憶,有些卻是過客風沙?
<寫實與超寫實的舞台視覺>
舞台的裝設比我想像中的小了很多,但是地景的變化讓表演多了許多空間的層次和場景的重現。特別喜歡幾幕。幾個舞者躺在如火山熔岩堆積物的黑色物體上,右上斜角射入幾道金黃色的燈光,好像在岩灘上優閒曬太陽享受夕陽的感覺。另一幕是穿著黑衣西裝戴著黑禮帽的Lutz Förster,有點像遊魂一樣地從上方緩緩走下來,與前場的表演無絲毫瓜葛的感覺,在荒蕪大地的孤獨而疏離的身影。
適應中的舞蹈劇場元素
很多透過語言來表達的趣味橋段,舞者用著半生不熟的國語說著、念著、努力著,贏來很多掌聲。雖然舞蹈本身有個目的是試圖透過外在的形體變化去表達內在的感受和想法,不少現代劇場舞蹈卻也認為,肢體的表現已經不足了,透過語言可以增色輔助整個與觀眾溝通的過程,但對我而言,儘管這是舞蹈「劇場」,我還是期待多一些舞蹈,少一些戲劇。
<移動的意義>
Pina Bausch確實很重視移動的動機,她的名言「Mich interessiert nicht so sehr, wie sich Menschen bewegen, als was sie bewegt.(我有興趣的是人為什麼動,而不是怎麼動)」似乎提醒著我去思考動作背後的意義。
舞作中有不少必須加速奔跑、抬舉放下、衝撞後脫離的動作,真是耗費體力,但擔心舞者安危和體力的同時,我忍不住想,這些人為什麼要做這些動作?做完這些動作後又如何?Pina Bausch如此編舞的用意是什麼?她想要傳遞什麼訊息、表達什麼觀點?
我想仍有反映生活的目的吧?快與慢,高與低,上與下,疲憊勉強或樂在其中,衝撞與接觸,分與合等等。但有時過度想要分析反而讓人分心勞累,不如就單純欣賞這些動力能量的轉移和人體移動所產生的美學。
Dominique Mercy,舞團中最資深的舞者,歲月,看得出來。但看他的獨舞很舒服,呼吸、氣、能量、音樂、情緒,都配合得恰巧。看他跳舞另一個感動的地方是他與Pina Bausch的多年合作關係,他自1973年就開始與Pina Bausch合作,已經34個年頭。想像自己在同一家公司跟著同一個team leader 34年?很難想像,怎麼做到的?從Pina Bausch編舞和帶團的模式來看,他們是一起成長的吧?Dominque Mercy應該是懂Pina Bausch最多最深的人之一:一路觀察參與Pina Bausch意念的改變,他給予feedback和critique,他去感受理解;Pina Bausch傾聽舞者的聲音,給他最能發揮表現的空間。就算不是Pina Bausch本人來帶Master Class/Workshop,由Dominque Mercy來引領闡述Pina Bausch Skills/Style也是合適人選。聽說Pina Bausch唯一一場的演出後座談,也只有Dominque Mercy一起出席。是什麼讓他們可以那麼長久的合作又有那麼深刻的信任?我對於兩人間信任與依存關係的建立與運作感到十分好奇,總是因為這樣深刻的關係莫名感動。
這整場演出最喜歡的部份,就是看到Pina Bausch本人!(這一定要用驚嘆號!)讀了上萬篇Pina Bausch論述都比不上親眼目睹大師風采來得深切。等待舞劇結束、等待舞者謝幕、等待Pina Bausch上台的心情大概跟忍受杜蘭朵公主就為了Pavarotti那句「vincerò」很類似吧?(跟Puccini說聲抱歉,我真的不太喜歡杜蘭朵公主)
Pina Bausch在演出時通常都坐在觀眾席的最後一排,謝幕時才走向前去。那時全場引頸期盼下,一身黑、頭髮盤在腦後的Pina Bausch緩緩從右側的走道上台,優美移動著走進舞者之中,牽起舞者的手,僅是簡單地鞠躬、環視她的舞者和她的觀眾。舞台上的Pina Bausch完全看不出來已經六十多歲,她修長高挑的體態、自然散發的優雅姿態與眼神、謙遜的笑容,完全讓全場瘋狂不已。回想起講座中李昂「幾近激動」程度地說「無比優雅的女人」,真的是一點也不誇大,也真是最貼切的形容。除了掌聲還是掌聲,還有無法轉移的目光,一種無法言喻的接觸,或許最接近古人說「如沐春風」那樣的感覺和心情,我完全無法跳脫她的迷人魅力和氣質精神。那時我有一種「once in a lifetime」的感覺,不知道未來何時還會看到Pina Bausch的現場演出和她本人。
或許是理性邏輯的性格使然,或許習慣「說故事」或「有目的地說些什麼訊息」的舞蹈,當場對於熱情馬祖卡各個不連貫沒有關聯性的片段有些不解,忍不住去思考他們中間的關係,揣測每段的意旨。但不懂困擾的地方反而在看完Fellini的Amarcord之後釋放了。(多麼有趣,Pina Bausch曾經在Fellini的「揚帆」中演出過,看來藝術家間真的有共通的語言。)Amarcord講的就是Fellini故鄉的一些人物軼事,也是由許多片段組成,片段間不一定有關係,但講得就是生活與人性,人的個性和想望、快樂與恐懼、衝突與和諧,多麼平凡多麼真實多麼誠懇。原來兩種「劇場」(舞蹈劇場和電影劇場)有異曲同工之妙。
看Pina Bausch,滿足了認識大師的好奇,滿足了看過大師作品和大師本人的虛榮心,滿足了想要多接觸藝術的想望,試著去思考這些喜歡和不喜歡的原因為何。或許不需要再去執著是否懂了,是否可以分析,是否可以解釋,而更該去探究它對於我的意義為何。某種程度,我相信Pina Bausch的作品就是有這種啟發、引人體會的力量,它的力量是會累積而且持續發酵的。至於呈現的形式和方式的偏好度,則有見人見智的差異。
喜歡與不喜歡,有意義與無意義,其實都是並存的。生活和人性就是如此吧?
後記:寫這篇感想時,我或許也試著不要再結構化、分析化,而嘗試用「拼貼」的方式去紀錄最直接的心情和感動。算是種練習吧?也算是受到Life is a collage的啟發吧?否則我不知道要寫到什麼時候才會有成果……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