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徑》啟動上映募資問卷調查時我就密切關注,爾後才想到,2018年以梁世懷為主角的紀錄短片《錄舞止盡》就是出自楊偉新導演之手。今年4月《舞徑》榮獲第11屆美國紀錄片與動畫影展(AmDocs)國際紀錄長片評審團獎,後續集資成功達標,即將在9/16上映。很高興在《舞徑》正式上映前參加包場特映獲得搶先觀賞的機會。
導演投注九年心力的箇中滋味,大概與舞者「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般的點滴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舞徑》啟動上映募資問卷調查時我就密切關注,爾後才想到,2018年以梁世懷為主角的紀錄短片《錄舞止盡》就是出自楊偉新導演之手。今年4月《舞徑》榮獲第11屆美國紀錄片與動畫影展(AmDocs)國際紀錄長片評審團獎,後續集資成功達標,即將在9/16上映。很高興在《舞徑》正式上映前參加包場特映獲得搶先觀賞的機會。
導演投注九年心力的箇中滋味,大概與舞者「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般的點滴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photo source: https://www.agentm.tw/movie_page?m_id=4343f3428b41456f75918fde95eb6a8ceb57db7cd2720e3bc24eaf6781762a6c
以為《聽見臺灣》是類似《看見台灣》的紀錄片作品,想像是結合台灣音樂及聲音採集和人文地景影像的集結。看到執導的是《只有大海知道》的導演崔永徽,想必她的鏡頭和敘事手法能對隱身在台灣的自然美景與生活角落的聲響和吟唱做出有趣的詮釋。
我有一部分的認知錯了。
這週聽了幾場關於評論的講座,深深感覺自己差遠......那麼,好文共享吧!
今年台灣電影有許多精彩作品,近三週以來的密集觀影,除了《千年一問》讓我深深動心之外,就是《親愛的房客》了。
藍祖蔚老師這篇影評,不僅精準入裡,還充滿感情和細膩的感受,就像電影透過細緻佈局與精確演出,將珍貴的生命概念傳達出來,並引發思索。
愛與偏見,反而彰顯出家的真正意義。「被愛羈綑的人生,會比較輕鬆?還是會比較快樂呢?」
photo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ChenUenFilm/posts/174565690804812
錯過了《2018鄭問故宮大展》,則不能再錯過《千年一問:鄭問紀錄片》。
我不是個看漫畫的人,所以沒有漫畫迷的粉絲濾鏡和既有知識經驗,而是從藝術欣賞與認識藝術家的心情,得到滿滿感動,進入一種既熱血但也感嘆的矛盾心情之中。
photo source: FB專頁mansun's電影音樂清單
Old Town day.
Scottie and Mike, riding on a stolen motorcycle, sweep through the early morning streets without being noticed.
Stopping at a stop light in the city.
Scott pauses to think.
photo source: https://www.imdb.com/title/tt0093191/
《慾望之翼》,我的2020夏天回顧經典片單之一,是文.溫德斯(Wim Wenders)1987年獲得坎城影展最佳導演獎的作品,也是前陣子紀錄片主角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與他首次合作劇本的作品。
電影原名Der Himmel über Berlin,又譯為《柏林蒼穹下》。
photo source: http://www.bin-im-wald.de/
我根本沒看過半本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的書,居然跑去看他的紀錄片?!
端午節當天,熱爆,諸事不順,眼睛酸澀,頭痛欲裂。整個放映小廳,只有六個人,冷氣強勁。螢幕上,充滿綠意的作家住所,木質的家具溫潤,作家和大家閒適聊聊天這樣的感覺。我有點想睡,因為需要使上點意志力保持清醒,反而格外專注。
或許這是一種適合來認識這位作家的狀態。
想不到《北非諜影》是這樣好看~這大概是「年輕俗」(跟美國電影史相比)以及「反愛情」之偏執的省悟。
這部1942年的作品,早早決定了好萊塢強片之老掉牙但一定賣的關鍵成功因素:艱困環境下的積極(美國人的詮釋就是自由主義/或美國英雄主義與愛國情操)、男女愛情的刻骨銘心、異國與悖德情調。
一年內,看了兩部關於米開朗基羅(Michelangelo Buonarroti)的電影。一部是《米開朗基羅- 無盡之詩》(Michelangelo-Infinito),另一部是《罪,米開朗基羅》(Sin)。
Photo source: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1858
好一陣子因為公視《生態全紀錄》開始追蹤生態影片。國外BBC Earth或National Geography所製作的優質節目有口皆碑,其實台灣也有許多非常高品質且觀點深刻的生態影片,一群默默投入於生態記錄與保育工作的專業人士們,為土地和改變民眾觀念行為持續努力著。
看了柯金源導演的《神殿》和麥覺明導演的《黑熊來了》之後,感觸良多。
Source: http://www.imdb.com/title/tt0090182/mediaviewer/rm1326578176
溫德斯(Wim Wenders)在1983年來到東京,那一年是日本巨匠導演小津安二郎(Yasujiro Ozu)逝世20週年。他以日記形式拍攝,追尋探索發現小津54部電影所紀錄刻畫的城市,所有的影片在1985年剪輯完成,才公布於世。
這部紀錄片英文片名Tokyo-Ga,譯為《東京畫》,中文片名《尋找小津》,便可知影片的三大元素:小津、東京與影像視角構圖。溫德斯的紀錄片總少不了一些元素:帶著對一代大師的歌頌與傾慕,溯源探究背景脈絡,紀實呈現大師的手筆。可,是全然的溫德斯:他的鏡頭、他的剪接、他的使用的音樂,創造了專屬溫德斯的節奏和氛圍;他的敘事與訊息,強烈而真實表達他個人對於影像、對於美學、對於藝術的獨特觀點。
photo source: http://www.impawards.com/2016/la_la_land_ver3.html
La La Land,一個原創又似曾相識的故事。
夢想成為女演員卻總audition不上的Mia,想要開間爵士樂屋的落魄爵士鋼琴家Sebastian,都是遇不著伯樂與時運不賞臉的小人物。他們在LA相識,愛情讓彼此走上圓夢旅程。然而,旅程中的考驗與阻撓,Mia和Sabastian的付出、轉變、妥協與選擇,將引導他們通往何處呢?
夢想與愛情,剛好是兩條起伏交錯的線:在追求夢想失意的時候,遇上對的人;現實的阻梗,必須斟酌什麼才叫做對的事;夢想實踐了,身旁卻不是當初那個他/她;對愛情,相愛不一定能相守,但「愛上對方,讓我成為更好的一個人」是永藏心中的珍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