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source: https://www.agentm.tw/movie_page?m_id=4343f3428b41456f75918fde95eb6a8ceb57db7cd2720e3bc24eaf6781762a6c
以為《聽見臺灣》是類似《看見台灣》的紀錄片作品,想像是結合台灣音樂及聲音採集和人文地景影像的集結。看到執導的是《只有大海知道》的導演崔永徽,想必她的鏡頭和敘事手法能對隱身在台灣的自然美景與生活角落的聲響和吟唱做出有趣的詮釋。
我有一部分的認知錯了。
預告片裡出現一位操著捲舌音的音樂家,背景音樂響起管絃配器的《高山青》。紀錄片是關於這位來台九次的中國作曲家,創作《臺灣音畫》交響組曲的故事。我自認可算是愛樂文藝之人,卻全然不知有這一部音樂作品,更不認識背後的作曲家鮑元愷。
腦中閃過一個出於意識型態的評斷:來自中國的作曲家用音樂書寫台灣,天知道有沒有什麼統戰弦外之音?
作曲家拜訪台灣各個角落、採集音樂、聆聽人們的身影神情,專注認真。他說,「台灣的風骨,是一個大的、神的風骨」,語調真誠堅定,那流露出的純粹情感,讓我的意識型態退場,人走進電影院。
電影開場,鮑元愷說,他是一個生於戰後、經歷文革的人,可說是來自一個「文脈斷裂世代」的人,因此台灣所傳承保留的文化底蘊與他深深呼應。
此時的我,聽到自己意識型態的質問:「中國文化的命脈在台灣延續」不正是那些統戰慣用說詞嗎?我的神經相當緊繃地關注電影中的文本。
接著電影敘述鮑元愷在台灣的十年歷程與《台灣音畫》的誕生。
與陳澄雄在1994年的相遇開啟了鮑元愷的這段歷程。這段從《炎黃風情》以樂會友的源由和文本,卻頻頻觸發我對「大中華文化」論述與那個時空背景下(1990年代初期)兩岸交流背後的政經權謀、統戰盤算與藝術服務政治的敏感神經。
直到內容開始深入聚焦《台灣音畫》的作品內涵,我所注視和聆聽的標的才單純地來到台灣。
鮑元愷分享每個樂章的主題、創作啟發以及對相關社會文化脈絡的理解和反思,從音樂賞析的角度而言可說是深入淺出。拍攝團隊的鏡頭也捕捉他在台灣各地田野採集時的畫面,不論是鹿港南管、廟會活動、鄒族戰祭(非常難得看見)、原住民歌舞、香火鼎盛的龍山寺,還是玉山日出、安平午後、恆春海景,不僅從視覺影像呼應音景氛圍,也同時帶領觀眾一同踏上這段探訪台灣風土的旅程。
另外還有樂團排練與正式演出的片段,將《台灣音畫》八個樂章的精華一次呈現。(樂曲解說細節與創作故事可參見鮑元愷親撰內容:http://suona.com/forum/forum_posts.asp?TID=2049)
音樂之美可直觀感受領略。耳熟能詳的民謠曲調與民間音樂元素,透過鮑元愷的西方作曲技巧,傳達出豐富充滿詩意的視覺想像,溝通台灣文化的意念情感。他的作曲功力無庸置疑,從樂曲本身展現無遺,從合作音樂家的評論話語得到讚賞。更鮮明躍然眼前的,是位比《台灣音畫》與作曲家身份更加才思豐厚的文化人,是位樂觀親和真誠的智者仁者。
電影的後半段接續引領觀眾更加貼近這位藝術家。鏡頭跟著鮑元愷回到他出生成長的北京,拜訪他的家人。他說他深受家庭和父母身教言教影響,一是文化薰陶,二是為人。他的么弟補充,旁人都說先說他們厚道親和,接著才說有才氣才情。
鮑元愷的音樂專業發展則從他求學的天津說起,最後到了他近年來落腳的廈門。這些舊地重遊的片段,讓觀眾認識他的成長背景、學習歷程、創作主張、音樂風格和從事音樂教育的理念。
儘管年紀七十好幾並裝了七支心臟支架,鮑元凱秉持活到老學到老的積極態度,在學問的追求上博古通今、探深拓廣,且善於東西合用。對他來說,挹注持續成長的泉源則是追本溯源。
「融化在血裡的東西,一定是最後最有光彩的。」他說。
最後他相當感性地回顧,在台灣「淬火」十年,把他的「靈性解放」,成了他人生的轉捩點。
電影對鮑元愷遭遇文革的浩劫苦難選擇蜻蜓點水般輕輕避開,但我想他必有個強大的內在精神力量。這精神的其中一部份,應該體現在他的音樂創作與教育之中 —— 抱持敬重傳統和重視人文的態度,回歸文化和人性根源的本質,信任藝術的純粹。
看完電影,我的感動與感慨交雜。
表層而論,與台灣相連的音樂之美與音樂情緣感動人心;深層而論,音樂家的人文情懷開啟了「聽見」與藝術哲思的深度。
同時我聽見自身刻板偏見與意識型態侷限下的所產生的隆隆回音和不甚悅耳的噪音,意識到那會如何阻隔來自外面更多采聲音的刺激和迴響。
我們處於一個訊息太多、刺激太多、情感太多的社會和時空,局勢總是驅使我們想要分類、想要解答、想要行動,以便推進、以便合理化自身的行為和反應,因此沒有太多耐心去梳理、去了解,往往只在表面打轉時就下結論選邊站,導致可能錯失真正重要與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聽見臺灣,便預期台灣主體。要聽台灣音畫,便對炎黃風情敏感。看到題為聽見「台灣」卻說了一個「中國」作曲家的創作歷程,懷疑這有消費「台灣」作為行銷話術之嫌。
這樣有沒有錯過、忽略、可惜了什麼?
反思起來,自己是否聽見台灣了?我傾向聽見的是什麼樣的台灣?悲情、被打壓、傳統在衰微的台灣,抑或足以讓台灣走向世界、成為「世界的台灣」的內涵、風骨和格局?我又過濾掉哪些有價值洞見的觀點?
過於理所當然的「自由」和自我意識卻可能是自我禁錮的,輕易地以既有的認知和外在社會價值的量尺來生活、不再對看清這個世界的真正面貌和深入本質感到好奇。
鮑元愷的生命歷程甚至他的角色職務(基於好奇事後查資料,鮑教授曾是天津市政協委員、獲國務院特別津貼)多少會對他能做和應做的事產生限制,但他的思維態度和心胸是開放包容的,讓他不論在台灣、中國或在美國,都保有一個可觀察、傾聽、交流互動的空間,有吸納收容的空間,有反芻反思的空間,有轉化創造的空間。
一位台灣導演紀錄一位中國作曲大師的生命歷程,我想也是出於開放包容的精神和敏感的觸角而聽見看見這位藝術家的文化底蘊和開闊格局,進而想要紀錄傳達分享給觀眾。
很高興有《聽見臺灣》,這樣一部可輕鬆欣賞也可嚴肅省思的紀錄片,喚起對台灣文化風土的關心,提醒我們帶著開放包容的心、走出既定框架,去聽見、去重新發現更多美好、豐富多元的生活面貌。
不論是蕭泰然還是鮑元愷,也許未來還會有某位冰島音樂家會聽見台灣,藉由超越時空文化語言的音樂形式將其所關愛敬重的台灣文化精神傳遞出去。好的音樂自會獲得傳唱獲得聆聽。
參考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formosabeatfilm/
https://read.muzikair.com/tw/periodicalArticles/8cb58984-aa28-44ca-adc8-1e7e5538212e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