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本站內創作評論文章,非經本人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或修改。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yagal@hotmail.com

目前分類:電影 (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960年的La dolce vita算是Fellini非常著名的電影作品,當初贏得坎城影展的金棕櫚獎,片中瘋狂攝影記者的名字Paparazzi甚至還成為後來「狗仔隊」的指稱。

看了這部片,並不那麼喜歡。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個晚上在電視看到一個紀錄片,有關吉爾吉斯的搶婚習俗。看的時候老實說一知半解,因為是原文發音,配上挪威語/或瑞典語字幕(現在已經忘記是在哪裡看到的)。但基本的感受還記憶猶新。

吉爾吉斯的美景給我很強的震撼,好美好美的夢幻國度,天山山脈在遠方天際,天好藍,山頂的雪冠好白,樹好綠,湖水湛藍像寶石般。街道整潔,跟開發國家沒兩樣。

但影片更強烈的力量源自於女權的省思。隱約記得裡面好像有三段故事:一位新娘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一位新娘忍辱留在被綁架去的夫家,似乎夫家對她還不錯,有希望慢慢培養感情,找到「新家」的感覺;一位新娘在被綁架沒多久最後以自殺結束。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Amarcord

Amarcord這部1973年的作品被選為這次完全費里尼影展的開幕影片,有人說這部片具備Fellini半自傳的性質,因為它還原了Fellini青少年時期的一些經歷或想法,取材自他的故鄉Rimini的生活經驗和人們;而片名Amarcord,是Romagnolo的方言,與義大利文mi ricordo (英文 I recall)同義,「我記得」的意思。

Amarcord的背景是19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西斯義大利的Rimini,現在看起來充滿了懷舊的氛圍,看到當時政治社經背景下的特殊時代精神和Fellini對生活價值及童年回憶的線索,卻也有許多和現代社會無異的人性敘述與重現。整部電影由許多片段組成,角色眾多,但每段故事與每個角色自有其趣,卻又相互呼應。整部片趣味橫生,輕鬆的調性中有意無意地嘲諷人性與社會現象中原始不堪的一面。

Fellini非常善用像漫畫般一格格切換的手法,每一幕總有圖像上或寓意上一個最強烈的重點。在呈現過去回憶和幻想的片段,古今虛實流暢地切換,非常容易產生連結或對照。裡面讓人喜歡的片段場景有些是有噴飯爆笑的幽默,有些是一些暖暖的溫情和淡淡的憂愁。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La Strada(大路)是Fellini自己說他最喜歡的一部電影,影展介紹手冊中寫著,這是一部「偉大到發亮」的電影。我想它之所以偉大,是因為Fellini用一種最單純簡單的方式去傳達一個正面而樂觀的人生價值,所有的一切是那麼寫實,又是那麼「超」寫實地在表現一個理想達成的過程和可能性,讓觀眾有無盡的回味和思考。

這是我這次Absolute Fellini影展的第一部片,內容的簡顯易懂和敘事性讓人走向認識Fellini的第一步十分踏實,可以仔細地去體會人物複雜的層次和關係的轉變。

Gelsomina無異是La Strada最重要的靈魂角色,大眼睛狀似無神卻又似隱藏無限情感,總是像是疑惑卻又好像理解,總是哀傷卻又好像快樂,總是笑著卻又含著淚,她是個很夢幻異於常人的女孩卻又帶著你我身上的特質。從她串連著她與自己母親、把她買走的粗魯男人Zampanò、短暫相識的Il Matto和許許多多在輾轉流浪路上的過客。她是孤獨的,但她也是陪伴人與被人陪伴的,她渴望一個歸屬,又不知何謂歸屬,但又給人歸屬。Gelsomina帶著人性中最深層的一個核心意義,而這個意義是她自己、每個她身邊的人、每個觀眾內心自己可以去發掘去定義的東西。

我無法計算看片的過程中流了多少眼淚、有多少笑聲,也很難理性地去回想流淚或笑聲的產生是哪些誘因,因為只要Giulietta Masina所演的Gelsomina落淚時,就有催極強淚效果,再搭配Nino Rota的流暢、敘事、情感觸動力極強的配樂,尤其當Gelsomina主題旋律流洩時,就是催淚,有個神奇的力量觸動著內心一個脆弱、敏感的角落。

好幾段感人之深,到了我感覺眼淚一顆顆連續不止地、有力地從眼角眼眶沿著臉頰一路流到脖子胸口,想要拭淚也會來不及擦乾的程度。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