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Hofesh shechter grand finale
photo source: http://www.hofesh.co.uk/productions/grand-finale/#myCarousel

英國侯非胥.謝克特 現代舞團—無盡的終章(Grand Finale By Hofesh Shechter Company)
國家戲劇院
2018/9/22 7:30pm

久違的精彩演出,絕佳的身體、精彩的編舞、效果強烈而變動流暢的舞台設計、強力的燈光和音樂設計、吸睛魔力氛圍。感官的刺激牽引著心跳呼吸,聲光背後隱喻的深刻議題,讓人無法視而無感。

未開場的舞台已煙霧瀰漫,塑造一個不同於當下時空的情境。開場廣播說,應作品需要,燈光將全數關閉。

這會是一場有關黑暗的舞蹈嗎?黑暗之中,優先浮現眼前的會是什麼?

巨大的黑色立板前,演奏弦樂的幾位音樂家出現在幽微燈光下。隨著樂聲,舞者彷如幽靈從舞台的深處出現。

隨後重節拍打擊樂和震耳欲聾的工業風電子音樂與柴可夫斯基的弦樂曲調交錯,舞者們被音樂所驅,先是一場輕鬆歡愉的屋旁小聚,隨意跳著。然後演變像是夜店狂歡的場景,嬉鬧、盡興,接著失控。一段段幹架似的動作系列,單打與群架般的模擬,但激烈到要取人性命一般,無比寫實地重現爭執、攻擊的場面,暴戾讓人看得觸目驚心。

或許意味著狂舞後精疲力竭的乾虛,或許是衝突人禍的死亡結局,在接續趨於和緩的段落中,(女)舞者身體呈現如屍骸、如木偶,任人擺佈,在地上拖行、隨意甩擺,段落中卻有時「復生」,如殭屍般彈跳,騎駕人肩。舞者張大的嘴與其身體動作同等吸睛,表情就像孟克的《吶喊》,是崩潰邊緣的驚恐和掙扎,抑或無力失落的焦慮和悲情。

隨著雷哈爾風流寡婦圓舞曲的悠長旋律進入,燈光轉為明亮而溫柔,就像一場華美舞會。只不過,舞池上是一生一死的起舞,在每個步伐中揉著回想過往快樂時光的甜蜜,沐浴在從天而降的泡泡中,虛幻即逝。其中一幕,舞者交疊俯攤成堆加上致敬行禮的動作,影射強烈的戰爭與死亡意象。

下半場仍舊從黑暗中開始,有一段輕鬆而具節慶歡樂感的民俗風舞步。然而,隨著場上巨型佈景更加頻繁的移位,情緒轉折加速,關鍵的舞蹈主題再次出現。舞者的動作和能量釋放變得更加狂放、激烈,不知高潮能夠推促到什麼地步,像有個未知的黑洞,貪婪吸取著舞者的精力,迫使他們交出更多。

就在這段高潮群舞之後,一切沈寂了下來。舞台左方做出一個窄長型的的空間,聚光射入,與外圍的黑暗出現對比。一次次亮燈暗燈,呈現一幕幕人生剪影,重現婚禮、受洗、喪禮等情景,人們相擁相吻,人們懺悔禱告,人們靜默冥思。

在暗黑混亂崩解的同時,仍留下一角光明,一個救贖的可能性,去收容觀看的感受,讓它漸漸沈澱,也漸漸發酵。

Shechter整合各個元素,創造出如同電影般的剪接效果。他的佈陣由舞者與佈景的相互位置與動線形成,塑造極簡但可傳達氛圍的視覺構圖。燈光設計的明暗反差與光影變化,更為構圖增添立體深度,投射潛藏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藉著重複兩三個舞蹈motif(如幹架、行屍走肉、十字架上的決斷等等),串起各個段落,隱約暗示因果關係。但結構的理解可以是開放的,線性或跳接,還是記憶閃回(flashback)的拼貼,或是潛意識中的圖像,可因人解讀而異。

舞台設計在結構與敘事上扮演關鍵的象徵角色,透過簡化的幾何組成,表露失衡、失序卻也可能重組重建的世界。

幾面巨型黑高牆定義著空間,是與舞者互動的物件。滑動之中它們組成不同的角落,它們切割、阻撓、分離著舞者彼此。它們也將空間壓縮,仿若牢籠,是種壓抑、脅迫、限制,舞者被迫收束罷手,或者必須掙脫奮鬥。它們也是種包圍與保護,舞者在像是庇護所或聖殿一角,得到護持。它們有時矗立在那,是哭牆或是石碑,當舞者注視著它,像在冥想、哭訴流離的苦痛或向逝去的所愛表達思念。

當然,沒有精湛的舞者,這一切的精心設計便少了張力與火花。

這年頭已難得見到帶著「本色」(authenticity)的身體語彙了。Shechter發展的身體動作,堪見其本質而原始的真實感,更具撼動力的是他對極致發揮身體能量的獨特見解。

或許Shechter不說那是舞蹈,而是一種存在 — 心跳,呼吸和重力,然後是關節與肌肉的極限挑戰,乃至於出神的狀態。

作品中的有許多動作出自日常生活,不帶美醜觀點與舞蹈形式;模仿野獸或功夫般的肢體,是種小幽默;還有衍生自猶太中東民間舞蹈而風韻獨具的律動手勢和舞步。

但最具標誌的還是帶著劇烈抖動、搖擺、旋轉、不受地心引力控制的迸放型動作,舞者由內在出發把能量透過身體關節拋射出去,又仿若抓著隱形的網,把能量收回再擲躑。

動之餘的靜,也力量強大。除了「行屍走肉」的高超身體技巧之外,還有幾個片段,舞者僅是踩著低穩的馬步或者是單腳站立,做出簡單的動作,大臂乃至手指,撐伸著,就像要擋住崩塌的周邊世界一樣。他們無視激烈地奏著的音樂和節拍,聞風不動,但呼之欲出的身體能量從靜止的肉體超脫了。

每一位舞者的身體能力讓人讚嘆,每一位舞者也都全然不同。在整體劃一的動作之中,彼此的能量加成堆砌。其他群舞設計中他們的律動和互動宛如波浪,呈現各種能量傳遞、消長、交換的變形,多采而不單一,看似沒有規律,但應是縝密計算過的。集體能量的律動收放變化,Shechter和他的舞者創造了奇觀。

整體而言,我深受震撼的是,人處於這樣暗黑的世界,週而復始地將自身能量投擲、趨近瘋狂的舞動著,彷彿(必須)要將自身能量、生命舞盡般,為何?

看似自由而能量滿溢的身體,為何要如此舞動?他們如何能如此舞動?

不確定這是否是嚴肅命題深沈之處,但至少是引我反思的部分。

台上的一切是台下的每個人,我看到自己和自己所處的當代:宗教種族內戰、難民流離、民粹主義、非理性意識型態、享樂當下虛無主義、認同歸屬的迷惘,從日常的紛擾乃至社會本質和結構的趨變,人的心理狀態難以沈靜,人的身心能量應接不暇。壓抑、恐懼、掙扎、歡愉、暴戾、平靜、焦慮、絕望、放縱、放棄、沮喪......

「人生而自由」,看似理所當然。但自由也是很難掌控的,導致許多人寧可逃離或逃避,取消自身的自由,任人擺佈而讓自己輕鬆好過。選擇它的人,可能充滿痛苦,可能意味著意識到「不自由」的煎熬折磨,可能意味著生存上的奮鬥,可能意味著顛覆有形無形限制的重擔。自由之後又是什麼?框架崩解破碎的狀態?還是了無目標無所適從?是新的混亂?還是舊模式的再輪轉?

選擇自由的人,目視著黑暗處的一角光,也許想像過可能性,但從來無法知道最後的結果,只能一次一次的,被迫或自發地,豁盡全力持續與它周旋,對抗著「不自由」的誘惑。或許,那是一種值得沉醉的狂喜境界。

Shechter集合感官與想像,既寫實又寫意,開放我們自己去想像,這無盡的終章,可能為何。


後記:如果這個作品能一氣呵成沒有中場休息會更好,中場有點跳tone、下半場開頭有點loose。因錯過兩次Shechter之前的演出,無從比較他是否真的再創新猷還是新瓶舊酒?


參考資料:
http://www.hofesh.co.uk/productions/grand-finale/
arrow
arrow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