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source: https://montue.ntue.edu.tw/exhibitions/
光 - 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
12/18/2021 北師美術館
儘管最近進入失語和腦霧狀態,還是堅持要掙扎努力,將觀展的感想與學習紀錄下來,讓文協百年和這場展覽的啟發作為邁向新年度一股支持和推動的力量。
陰錯陽差順利預約到看展時段,回過神才發現成了開展日的訪客,深感榮幸。抵達後依照防疫規定入場,完成預約報到和寄物,開始參訪。
二樓作為展覽的起點在入口處淨雅地呈現展覽策劃的緣起與核心精神。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這次策展呼應台灣文化協會以文化作為自我追尋和社會啟蒙革新媒介的精神,展出台灣藝術史才華躍進迸發的精彩篇章,也呈現那個前進時代中社會不同面向的活力和行動。結合跨領域的文藝作品、研究史料與文獻,以四大子題「生命的恆流」、「風景的創造」、「大眾與摩登」與「自覺的現代性」,勾勒個人自我覺察與時代社會脈絡之間的複雜關係——既相融又互為推進,壓迫與抵抗之間的動態與張力。
展覽中最受注目的,無疑是奇蹟般重現世間的《甘露水》。
儘管參觀前早已接收許多資訊,包括報導、訪談、研究相關的內容與展前釋出的語音導覽,看到「本尊」,仍感受到一種神奇的氣場,她純粹的美不只感動人心,還能引發無窮反思。蘊藏其中與自然散發出來的是種很特殊的精神力,超越時空,象徵著既個體又整體的意義。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雖然有更美的專業攝影照片,還是放上自己的視角)
觀察《甘露水》的姿態,有在學習和訓練身體使用的人就知道,那個姿勢和肌理的呈現,絕非所謂「擺pose」做得到,存在的是一種內心狀態的體現,由內而外形成整合的一體。再者黃土水藝術創作的技巧、心力和意念,賦予作品超脫造型之外的生命力量。
國藝會董事長也是這次展覽總策劃林曼麗分享她對黃土水的推崇感佩,她說,「個人的才氣天份,對台灣土地的熱忱,對藝術創作的使命感,這份精神不僅在當時讓台灣美術的位階升級,也對台灣文化與主體意識的傳承,居功厥偉,是我們文化的瑰寶與精神力量。」
這作品在當時所代表的時代意義,乃至經歷半世紀以上的多舛命運,總想起它如何映照台灣百年顛簸,往往就因此毫無抵抗力地流下時代的眼淚。
搭配在地下室播映的同名紀錄片《甘露水》,除了「感動」還是暫時詞窮啊~
紀錄片是策展中「當代的迴響」的一環,林君昵與黃邦銓兩位導演以當代影像創作者的視角與思維來敘說《甘露水》的故事。紀錄片的質感引人入勝,色調、光線、鏡頭語言、聲音、話語、音樂的設計調度,沈穩細緻如詩如畫,連小朋友都能安靜地看完全片。
影片由三條主軸交織。其一探討《甘露水》與「身體」作為一種與思想體制對話的媒介;其二紀錄張醫師家族的守護與慈悲,分享張家人在黨國壓迫時代陰影下卻相當溫馨與生活化的家族記憶片段;其三是修復師森純一老師宛如哲學家般獨特而細膩的分享與洞察。
紀錄片中我覺得很美的一段,森老師和黃土水與《甘露水》的跨時空對話:
森老師分享他對修復的觀點,他尊重作品自然風化的痕跡,但想清除因為人為潑灑的墨漬。在修復過程中他漸漸意識到,或許正是這顯眼的污痕和背後的惡意,反倒凸顯作品的純正和珍貴,激發張鴻標醫師無論如何都想拯救她的強烈意念。他不願意為了清除墨水痕跡而破壞作品的內在結構。對森老師來說,或許墨水也是歷史的一部分,修復不在回歸作品剛完成的樣子,而是要保留作品在時間中存有的歷史痕跡。
我記得,我在森老師輕輕地細緻地憐惜地尊敬地卸下敷著神奇化學藥劑的衛生紙時,眼淚也靜靜地隨著他的手勢,完全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
沈浸,潤澤,然後淨化、昇華。是《甘露水》為什麼叫《甘露水》的原因嗎?
導覽解說寫著:「黃土水投注心血敲打出來的《甘露水》裸婦是一位軀幹健碩的少女像,微微昂首向上,雙手向下伸展,彷彿接受天地的精華,等待天降甘霖。」
看完展後我去做了功課來尋找答案。
學者們解釋,《甘露水》的題旨與台灣文化的內涵有關。台灣美術史學者蕭瓊瑞認為:「這件作品取名《甘露水》,既是春雨甘霖之意,也是觀音大士淨瓶中點化人心的一滴聖水,具有深層的象徵意涵。」而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助理教授羊文漪認為,黃土水雕刻刀下的少女宛若接受甘露水的潤澤,是「黃土水聚焦在神蹟的收受者身上,讓它獨立自主化現身,沉浸在福祉恩澤中。」
再者,少女的身形和姿態不同於西方美學傳統的身體觀念,再現的是台灣本地人的樣貌,可親、自然坦率,立於大地的腿部線條,充滿力量,。哲學博士紀金慶指出,從蚌殼中浮出的少女,傳達出民間採蚵摸蚌勞動活動的生活價值,關乎與土地相連的生活與生命的堅實。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這件作品在1921年入選帝展轟動台日,不僅證明當時殖民地的人民亦有值得尊重與賞識的才情,也啟發眾多青年藝術家投入創作。即便生活的處境艱苦,憧憬著理想時代的到來,超越的意志與生命力成就一種不朽的精神。
紀金慶從宗教哲學的角度進一步延伸:「你在黃土水的《甘露水》中會望見相似的永恆之光,然不同的是,那種超越感卻不似超拔於我們這個塵土之上,不,她就在我們這個紅塵俗世之中,那是一種領會,是一種對於生命的接納。無論如何,生命是那麼的艱苦, 然而,理解與不理解、接納或不接納之間開啟了另一個意義維度。生命之苦,你不理解、不接納,那就是苦澀,而若有所領悟、也能接納,則得生命之甘味,這就是作品為何以『甘露水』命名的要義。」
這和森老師的評論作品所言的「佛的半眼」、「永恆是瞬間的搖晃」有著呼應,一種睨視凡間紛擾而接納自省的慈悲。
如果《甘露水》是台灣女性母性而近乎精神層次的文化象徵,展覽中亦有其他台灣女性具象生活面貌的描繪與補捉於影像史料中的身影。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拍攝技術很差,反光)
陳植棋畫筆下的夫人、郭柏川的《裸女》、陳進的《繡裙》、李石樵《市場口》裡不同階級與身份的女性,或是霧峰一新會茶話會寫真中的女士們,1920年代的女性,不論作為參與運動的一份子,或是在藝術作品中呈現的樣貌,都是自信堅毅亦風情萬種的新潮,當代女性或許都還不及她們自覺與自信的程度。在當年婦女解放運動倡議中實際挺身參與公共事務的,雖仍多是少數受教育的知識女性,她們身體力行證明「女性有能力經營自己的人生」,成為社會追求現代性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也可說是日後婦女運動和兩性平權的起點。
(註:不過聽過蔣伯欣老師的解說和資料爬梳後才知道,李石樵《市場口》其實意在反映現實,對當時台灣社會戰後殖民情境中省籍衝突與階級權力隔閡落差提出批判。圖中姿態造型顯眼的「摩登」女性其實帶著烈政治符碼。唉我第一眼印象的解讀相當表面的.......)
三樓展區有面企圖心雄大的年表整理大牆,試圖從世界歷史與台灣歷史、政治事件與藝文大事之間的對照,呈現出多方浪潮的激盪共振。
photo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pts.insidethearts/photos/pcb.4577701262285370/4577682838953879/?type=3&theater
(自己拍不了整面牆,借圖自《藝術很有事》臉書)
年表整理意謂著需在眾多歷史事件中挑選相關事件,取捨本身就是觀點的表達。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世界歷史的部分指出一個事實:台灣是世界的台灣,台灣的發展與世界趨勢動態息息相關。其中除了涵蓋當時「母國」日本的發展進程,也列出中國、美國、俄國和歐洲彼此牽動之國際關係代表事件,勾勒當時左派社會主義思潮盛行和後殖民時代民族自決獨立運動的風起雲湧。
所列選的藝文大事事件指出,文化具有社會追求現代性與重建革新的功能角色。以德國表現主義、俄國未來派、日本普羅美術運動等文化運動為例證,從它們如何將影響力擴及廣泛藝術領域與他國與如何作為傳統與社經政治體制的創新改革者,與台灣反殖民雙輪(政治/文化)的發展走勢遙相呼應。
台灣歷史的部分則對應文協「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論述,特別提出台灣文化協會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關鍵發展事件與脈絡,呈現出政治社會與文化的緊密共振。
我未曾深入了解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看到年表上我才得知,這是歷時十四年的十五次請願,看似一段相當「有韌性、永不退卻、爭民權、求自治的民族奮鬥過程」。
台灣反殖民運動曾經出現不同路線,1915年噍吧哖事件之後,台灣人意識到武裝抗日之不可行,轉往非武裝方式反抗殖民統治。
photo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gjtwn/posts/2083328231836984
1921年開始的議會設置請願活動,雖只是由一小群知識分子發起的行動,歷年透過文化啟蒙與政治訴求雙軌並行,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在1927年達到高峰,當時文化活動蓬勃盛放,民氣之高,團結氣勢之強,激發政治社會改革運動的動力,也大大鼓舞民族覺醒之心。
它的終點,並非因為臺灣總督府強行壓制禁止,反倒在當局有效控制和分化的冷處理下,外有九一八事變的變化情勢,內有台灣文化協會自1927年分裂後路線對立,由推動者林獻堂等人自行宣告終止的。
這項政治運動,追求的是「自治」(將台灣總督府擁有的立法權交還台灣人民),不是民族解放與獨立。我難免心想,當時東京是最先進知識思潮的傳播中心,是東亞各國與殖民地反帝國反殖民人士、無政府主義者、社會主義者經驗交流和組織集結的大本營,而主導請願運動的台灣的留學生們卻選擇了較溫和的自治路線,如果當時走的是直接爭取獨立自決的路徑,與朝鮮/韓國、菲律賓、印度等國反殖民力量串連,今日的台灣會如何?
這無非充滿歷史反思,自覺啟蒙有樂觀充滿希望的一面,也有現實中難抵大勢的曲折和無力。我歷史學養不足就不再加延伸。
這個展覽背後的脈絡就是這麼複雜。
1920年代曾是一個強烈追尋自我主體性覺知與行動的時代,在那個時代的轉輪裡,好像出現關乎「台灣人」主體性概念共同未來的想像,許許多多的個體,不論是藝術家或是社會運動者,他們覺知、覺醒從而萌發、形塑他們的信念,奮不顧身地以行動實踐信念。在個體自我的向上中,帶動整體的向上。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歷史殘酷地讓台灣遭遇一代代的斷裂,那麼現在呢?
大概仍舊如賴和在《前進》裡寫的,在光明與黑暗混合的世界裡,仍有前進的必要。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行行前進,遂亦不受到阻礙,不遇著危險,前進向著面前不知終極的路上,不停地前進。」
「趕快,光明已在前頭了,跟來!趕快!」
我想起楊翠老師去年年底參加文協百年活動一篇講題中所言:
光,是行動的每個當下。行動者奮力拼搏的每個當下,都如光之耀輝,並且拖曳出一條條微光之路,一如螞蟻行軍,鋪墊成未來者的尋路標記。
百年後,我們這一群人,循著標記,踏上那無數微光所拖曳的光路,也努力想要造夢,讓夢想引渡,向更美好的世界前行。
…….
百年,只是宇宙時間的一個小光點,對台灣島嶼上的我們而言,則是所有微光結盟的一條迤邐光路。選擇挺身的行動者,跨時空交會,結伴同盟,造光前行。
這也呼應漢娜鄂蘭在《黑暗時代群像》所說的:
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代,人們還是有期望光明的權利,而光明與其說是來自於理論與觀念,不如說是來自於凡夫俗子所發出的熒熒微光。當眾星火看見彼此,每一朵火焰便更為明亮,因為它們看見對方,並期待相互輝映。
對我來說,這是展覽帶來的可貴呼喚和啟發力量。身處這個時代轉捩點的我們,但願也成為一個能為台灣做些什麼的行動者,看見彼此發出的微光、攜手向光前進。
觀展相關資訊:
語音導覽入口: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udpu616557o0a91ym461q0r/platforms
參考資料: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429085940516780&id=100002462523961
http://cls.lib.ntu.edu.tw/laihe/C2/c_22.htm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4078710255562610&id=100002710285269
https://www.twreporter.org/a/ng-thoo-sui-and-kam-loo-tsui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9119
https://artouch.com/news/content-50938.html
https://www.facebook.com/gjtwn/posts/2083328231836984
http://rportal.lib.ntnu.edu.tw/bitstream/20.500.12235/80711/1/ntnulib_ja_D0101_0010_040.pdf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