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清晨冷風中的Khiva

半夜四點多起床,我們搭乘清晨的班機由Tashkent飛往Urganch,再從Urganch拉車前往Khiva。

Khiva因位於沙漠中,溫差幅射效應顯著,早晨的Khiva風大又冷,只有四、五度的氣溫。路上不見太多車輛與人群,只有黃泥砌成的古城牆和飛揚的沙土。冷清,但有沙漠古城的味道,有點見證歷史興迭的淡然。

我們住的飯店就在Inchan Qala的西門外,地點和景觀極佳;裡面的佈置也很有沙漠綠洲驛站的感覺 (雖然我並不知道真正的綠洲驛站應該長什麼樣子),和伊斯蘭建築的特色。房屋中央有個採光明亮又通風的中庭,大理石地板上鋪滿烏茲別克特色的手織地毯,為大廳增添顏色和溫暖溫馨的感覺。不過夏季一級棒的通風對流在寒冷的秋末冬初可是讓衣服穿得不夠的我們直打哆嗦。但飯店工作人員早準備好熱茶、餅乾和焦糖花生,讓我們補充元氣準備迎接在Khiva古城一整天的參觀行程。


走進Khiva歷史

Khiva的歷史超過兩千五百年,有人甚至說,Khiva是由諾亞 (諾亞方舟的諾亞Noah of the Ark)的兒子,閃 (Shem),所建立的。據考,Khiva是古代花剌子模 (Khorezm)的重鎮之一,八世紀時被阿拉伯人征服。十世紀的伊斯蘭旅人曾記載,當時Khiva屬於由波斯人所建的花剌子模王國(Khorezamshahs),這是關於Khiva歷史最古的文獻。位居Kara-kum沙漠中的綠洲城市Khiva很快因為地理優勢成為大絲路的重要休息站,連結各方文明,也是中亞最大的奴隸交易市場。

到了十三世紀,花剌子模王國被蒙古人征服。十四、五世紀時,花剌子模成為帖木兒王國 (Temurid State)的一部分。十七世紀時因阿姆河(Amu Darya River)改變流道,Khiva成為綠洲中心,Khiva汗國 (Khanate of Khiva)將首都遷於此。

汗國一直獨立發展著,直到俄國人勢力進逼。1873年俄國將軍Von Kaufman圍城攻擊,Khiva名目上維持一個半獨立的狀態,實際落在帝俄的保護控制下。俄國十月革命後,Khiva汗國正式結束,被花剌子模蘇維埃人民共和國(Khorezm People’s Soviet Republic)取代,之後在1924年併入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Uzebk SSR)。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