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陳媽第一絕:體力驚人

做為一個導遊,陳媽算是非常認真投入,也頗為稱職,貼心照料的部分就不多說。她每天會比我們更早出更晚歸,半夜得起床的早班機照樣送機。景點參觀也都跟著步行,速度不見落後。在車上,我們有時忍不住要小睡片刻,她總還跟司機聊天。但她其實已經快七十歲了,有這樣的體力和活力十分驚人。

陳媽第二絕:一流說書人

我不知道會講故事是文學人的訓練,還是老式教育對知識份子口語表達能力要求很高的緣故,陳媽講故事有「唱作俱佳」的水準。她不屬於「說話聊天」式風格,而是朗讀劇場式的呈現方式。她說過Navoi的詩歌、阿方提(Naasreddin)的寓言、普希金的小說和詩歌,就像看著故事書一樣朗誦兼角色扮演,用字精確、語氣頓挫、聲音高低、口條轉折,都像計劃好預演無數次般,但她沒有看著任何書本或資料,真是神奇。

陳媽第三絕:舊時代用詞

(我先聲明,「舊時代」在此沒有貶意。)
陳媽的中文雖有那麼一點捲舌和鼻音,但沒有太多奇怪的中國人字彙。不過,一個人的背景和文化影響還是可以在說話用詞裡發現,像「老先生」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子。最經典的,我得說是行往塔什干機場路上的「離別演說」,我說是「演說」,因它可真的是個「演說」。

「各位貴賓,旅程就要進入尾聲了。在這幾天『朝夕相處』下,讓此刻的我真是感到『難分難捨』。…..最後獻上我的祝福,……(一一唱名,有個人化的祝詞),希望我們這三位小姐,事業順利,也都能早日遇上心目中的『白馬公子』。」

這些用字如此「做作」(很文言,是書寫的語言),可是陳媽說出來的情緒卻又那麼真誠,讓我覺得好笑卻又感動。

陳媽第四絕:無先入之見的開誠

陳媽帶著她的舊時代影響不表示她是保守的。反而相反,或許因為在那舊時代就出國留學、一種知識份子做學問的精神、歷經過大時代的變動,她的想法是自由的。她是中庸的共存者,不是偏激的革命者,對於過去,她有所批判,但仍用溫情看待。陳述事情回答問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硬掰,請教更懂的人。她用同理心去看人看事,她保持好奇,學習嘗試新的東西,如同她去了解台灣的很多事,去了解她兒子的想法。雖然我看不出了解後是否接受不同的觀點,實際上溝通討論的目的也不再於一定接受,但能敞開心胸去聆聽了解就已經大不簡單。因此她能與我們對話,和司機對話,她可以理解我們的想法和要求。

烏茲別克的旅遊記憶裡有個陳媽

我覺得陳媽屬於那種讓人印象深刻能帶來啟發的導遊,雖然前面好像有點取笑那「難分難捨」的告別演說,寫下這篇是想紀錄她的那幾絕與她讓人敬佩的部分。

若到烏茲別克玩有機會與陳媽結緣,那會是幸運的經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