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kram Giselle in Cinema
photo source: http://blog.sadlerswells.com/akram-khans-giselle-coming-cinemas/

Akram Khan和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 ENB)合作的Giselle製作,自2016年首演之後持續巡演中。好奇多時,終於有機會看了電影DVD版本。

影片版的卡司由ENB藝術總監Tamara Rojo親自擔綱女主角Giselle,搭配的Albrecht由獨舞者James Streeter飾演。

構成與經典原版一樣由兩幕組成。第一幕演出Giselle與Albrecht的相遇相愛,因身份階級差異未能結合,導致Giselle悲鬱而亡。第二幕是陰冥世界,悼念Giselle的Albrecht本應因其「負心」受到幽靈的報復,多虧Giselle的原諒與愛,他的性命得以保全。

敘事核心仍保留對「愛與背叛」的探討,並藉由「現實與超自然」的對比對照來展現真愛的包容本質。不過,在呈現策略上,Akram Khan意圖為舞作賦予新的時代意義。他與戲劇顧問Ruth Little合作,帶入當代難民/移民與資本主義的議題,將之與原作封建社會階級落差的權力設定結合:Giselle成了移民社區的工廠女工,Albrecht則是地主/資方的一員。兩人無法彌補的鴻溝不僅是愛情難成的原因,也暗諷襲向當代社會的民粹主義。整體氛圍和情緒低調,蒙著悲觀和陰鬱。

除此之外,Akram Khan還有不同於經典版的其他見解,整體觀感中顯見Akram手痕。其中,音樂設計與視覺設計對Akram風格的成型貢獻突出。

音樂由Vincenzo Lamagna操刀,他編寫全新樂曲,大量使用強烈節奏感的低音佈局以烘托醞釀戲劇力,並在重要的抒情片段巧妙融入經典版作曲Adolphe Adam為人熟知的主題動機旋律。或許有些許沉悶,但我覺得算是精采,將出自原創的音樂張力與Adam音樂的經典印象巧妙整合。

葉錦添具體的視覺與服裝設計則傳達出來印象一貫的視覺效果,清晰的視覺符碼為Akram舞作的脈絡訊息提供象徵性的註解。

舞台整體色調灰暗、使用大量大地色、做出類似煙霧髒污的感覺,呼應低調低迷的氛圍基調。關鍵的大背板在第一幕是一道印滿無數手掌印的高大牆面,那限制了移工與既有社會的融合,也直接阻隔地位階級間的交流,同時卻也為異地維生的移工們提供一種保護。到了第二幕,佈景做了大翻轉,成為死去工人所在的地方。進入幽冥世界的人們(Hillarion & Albrecht)必須從梯子降下,穿越現實到超自然場域。

服裝樣式設計有著印度中東感的領口,長衫元素散發異文化風情(但還是一如往常、源自卡達克民族服裝元素的Akram風)。服裝材質粗樸並帶著髒污感,表示其移工身份。當身為資方的Albrecht在第一幕秘密進入到移工團體和Giselle相會時,他刻意穿上低調普通的衣服,避免聲張。

對比之下,當Albrecht未婚妻與資方人馬找上門來時,大把華服設計即意在凸顯雙方在階層與勢力上的高下落差。Akram還安排一個「看衣服」的橋段,讓身為製衣廠女工的Giselle發現Albrecht未婚妻身上的華服就是工人們血汗勞役的產出,以此作為Giselle挫敗崩潰的引信。

當然Akram的編舞還是被視為賦予舞作靈魂的關鍵。

過往看過的Akram作品多是獨舞或雙人舞,我較少累積Akram群舞編排的記憶經驗。而這齣舞劇中的群舞,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且具視覺衝擊效果。

開場的舞蹈中,身體使用走向沈重、緩慢的編排暗示著這群移民工人工作的辛苦,之後帶著民俗風味而較為活潑而愉悅的舞步則反應工人們下工後的娛樂或放鬆和其文化背景的差異。在此,Akram放心地置入他標誌的卡達克舞元素的當代舞動作設計。

較大膽的地方是,Akram甚至採用群舞來取代部分經典版裡女主角獨舞的橋段,來敘說Giselle的瘋狂。



真正有耳目一新之感的是第二幕Willis的群舞。Akram的編舞與ENB傑出的女舞者們,為硬鞋表演與技巧,寫下新的可能性。不論是進場的氣勢抑或包圍Hilarion置他於死的效果,這群Willis既有著輕盈和飄忽,也帶著Akram動作語彙的身體張力,上半身的力道與刻意留下痕跡的硬鞋footwork,表現出一群憤怒甚至帶著暴力潛慾的幽魂。

Willis entry


同時,Akram也巧妙將經典版中Willis arabesque in plie陣列移動的畫面,置入他的群舞之中。

Giselle Act 2 Willis
photo source: https://officiallondontheatre.com/news/english-national-ballet-dance-onto-cinema-screens-april-111407524/

而我較為熟悉的Akram風格雙人舞,總能稱職表現對峙情勢,不論詮釋的是肢體形式上或是內在情感上的掙扎衝突。

動態感的部分以第一幕Hilarion和Albrecht的挑釁打鬥最為精彩,打擊重節奏的音樂強化對峙張力。



而靜態的張力,則以第二幕接近尾聲時,Myrtha與Giselle的「談判」為代表片段,很搶戲的棍子(無法避免地想到GNOSIS的那根棍子......) 是雙方溝通的媒介,也是權力和決策權交替的象徵。

myrtha giselle negotiation
photo source: https://www.imdb.com/title/tt8149286/mediaviewer/rm2549304320

所以,Akram的特色是這樣,極動態充滿力道的陽剛感,好看。不然就是Less is more的空靈戲劇感動作,以近乎靜態的張力表現內心世界。

全劇變得像花瓶的Albrecht在結尾扳回一城,Akram給了他一段極為戲劇的獨「舞」。舞者面對牆,撫著牆上的掌印,用背影說話,正所謂活著的人折磨更深,曾經因為愛情試著打破階級與隔閡,但落得裡外不是人,Albrecht必須帶著他的悔恨和失落,獨自面對一切(重新找到自己的人生)。給了觀眾一個留下餘韻的收尾。

當我拆段來看,這齣製作仍可找出亮點和「Akram厲害的部分」。只是整體串接和統整性來看,就難以忽視頻頻出現違和感,和歹戲拖棚造成的不耐。

違和感大概跟多年前看Sylvie Guillem跳Akram編舞的那種感覺,卡,不順,無法展現舞者之間或者舞者和空間的chemistry。

芭蕾和吉賽兒故事的身體本質,必須是輕盈、反重力之空氣感。但Akram的動作語彙與身體質地是往地上去的扎根和顯著的中間核心。要兩者僅取其一是不可能,要找到串連或融合的方式又相當不易。或許在一段15分鐘的舞蹈裡Akram可以做到,但要做出至少90分鐘的舞劇,可就真的是挑戰。儘管Akram擅於利用空白緩慢來醞釀或暗示轉折,但這齣製作裡,許多交接段落卻變得尷尬。

集這編舞違和感與拖拉感於一體的,實在就是第二幕的「愛的雙人舞」(或該稱為「摸臉」雙人舞?)。一方面是很Akram風的兩人繞圓、自體旋轉繞圓、手勢繞圓、相互纏繞般的摸臉和接觸即興感的交換重心,另一方面這舞有點拖太久,繞圓摸臉到一個需要變化一下的時候就來點芭蕾動作,突如其來的腳尖、長腿線條、鎖骨美,讓我感覺斷切又忍不住不耐而無法感動。

相較之下,Akram替出來拆散男女主角的男女配角(Hilarion和Myrtha)編的舞是比較好看的,加上兩位舞者傑出的表現,相當搶戲。

演出Hilarion的前ABT首席Jeffery Cirio身體多元性賞心悅目(相較之下很芭蕾身體Albrecht顯得有點呆),而跳Mrytha的是比利時出身的Stina Quagebeur,把這個角色的氣場撐大到極限,甚至超越女主角(所以Tamara Rojo的哀怨一號表情竟能說服大姐頭放男友一馬實在不太有說服力)。


Stina Myrtha
photo source: https://giselle.ballet.org.uk/in-cinemas

新製作的挑戰總是:如何跳脫窠臼展現新視野和見解?如何發揮創作者的優勢特色?如何處理觀眾期望?

從觀眾的角度來說,要看這樣的製作也是一種挑戰,究竟要用什麼樣的觀點和心態來看好呢?

坦白說,我並不喜歡這齣Giselle也不覺得是Akram的好作品,大概是「如果是花錢買票進劇場看現場恐怕會生氣」的那種感覺。

儘管如此,身為觀眾,我還是要佩服ENB和Akram願意接受和執行這個改版經典舞劇的挑戰,也讚賞ENB舞者們厲害的身體執行能力。

搞半天這版電影為我帶來的最大收穫是認識Jeffery Cirio這位亮眼舞者。




參考資料:https://giselle.ballet.org.uk

延伸閱讀:
古典芭蕾舞團的當代轉型
1977年ABT Giselle(Makarova and Baryshnikov)
1977年ABT Giselle YouTube clips
arrow
arrow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