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烏茲別克民俗歌舞:看不懂門道看熱鬧

舞蹈是烏茲別克文化中一直存在的重要元素,舞者與樂師的形象出現在幾千年前的壁畫、浮雕、泥塑的雕刻或物件中,反映當時樂舞在宗教、神話與俗世生活的重要性。

阿拉伯勢力進入中亞後,伊斯蘭教影響舞蹈發展,男女生活圈有所隔離,女人只能在女人聚集的場合場所跳舞,公開的表演由男扮女裝進行。之後宗教規定因地因時容許彈性,舞蹈表演回到以女性為主的活動。

對烏茲別克人來說,人人都可以跳舞,時時都可以跳舞。任何慶典場合,一敲起鼓來,男男女女都可以手舞足蹈,開心而投入。也有所謂的「古典民俗舞」,以專業的舞台表演形式呈現。若以這種專業舞蹈來看,它和烏茲別克大部分的文化內容一樣,有著多元基因。你會看到中東、印度、新疆歌舞的綜合體,沙漠遊牧民族的豪情和生活事件的投射。舞蹈的主題通常和自然與生活有關,取水、耕作、紡織、打仗,男女相遇或讚嘆山河之美。舞蹈的表演可能為了特定的場合,如節慶祭典,但大多時候單純為了娛樂。

從編舞的原則來看,烏茲別克舞蹈以肢體為核心工具,單純用動作表達情緒,鮮少有「戲劇」手法(如啞劇手勢等):開心快樂,動作就快、層次多、外放的;悲傷憂愁,動作就慢、束縛多、收斂的。

動作上有一些特色:使用許多複雜細膩的手臂和手腕動作來表現抒情溫柔的情緒;比較特技式的旋轉、轉身、後彎,表達高昂變化多端的戲劇性反應;動肩膀,或抖動身體呈現較俏皮可愛的感覺;表情大多活潑熱情。有時會在一連串急速動作後突然間跪地停頓,腳法比較單純,不太跳躍。

整體來說他們的舞蹈偏重上半身的呈現,所以服裝也多是上緊下鬆,寬大的下襬和長髮在旋轉動作中產生美麗的律動,增加整體動作的線條變化。大多數表演都是獨舞,群舞部分大多只是一種空間變化與視覺效果的安排。



跳舞的音樂節奏性強,打擊樂器扮演重要角色,舞者也會穿著綁有珠珠鈴鐺之類的腰帶、裙帶和髮飾,在舞動中增強節奏效果。曲調性的元素則由弦樂器和歌手加入。在我們外行聽起來,許多音樂其實是樂團成員即興演出,他們展現默契,也和舞者的動作互動,屬於自由奔放的樂舞類型,很類似現場佛朗明哥表演的氣氛。



我們在Bukhara欣賞的表演中,和舞蹈一樣引人入勝的是繽紛的傳統服裝。其實每段音樂、舞蹈和服裝都呈現某個地區的民俗舞特色(就像概稱佛朗明哥舞,還分soleares、bulería、alegría等等),但地名和專有名詞都聽不懂,又邊吃晚餐,也沒人幫忙翻譯解說的東西,只能不求甚解地以聽音樂節奏、看動作的方式來欣賞,細節和評論就無法多談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uzimato 的頭像
    ruzimato

    只有旅行和藝術可以自己決定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