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雷鳴暴雨後的虹彩:11/16演出記事之一

與樂團合作11/16鋼琴協奏曲的鋼琴家是Denis Matsuev。我對他並不熟悉,也從未聽過他的演出。聽說他算年輕且體型巨大,要詮釋柴可夫斯基作品的力道和速度應該游刃有餘。果然,一開場就以雷鳴般的觸鍵力道展現不凡聲勢,但令人驚豔的是後面反差極大的觸鍵,成熟、順暢而柔情地掌控行板、慢板,踏板的轉換乾淨,樂句串聯一氣呵成。更難得的是,這年少氣盛的鋼琴新星是能「協奏」的。過去聽過不少名手把協奏曲當獨奏曲彈,專注在自己的鋼琴多於整體作品。但Matsuev的琴聲卻能融入樂團的整體鳴響,伴奏著其他樂器的主題,即便在p或pp,也可聽到每個琴鍵的質量,恰如其份:他的低音穩定而紮實,呼應和絃的巧妙安排,和低音提琴與低音木管彼此加成,產生深厚的共鳴;他的高音巧而純,與木管的唱和默契十足。另外也可感覺Temirkanov給他不少揮灑空間,同時讓樂團與獨奏者都能有所表現。

在觀眾熱烈掌聲要求下,Matsuev坐下encore。他第一個合絃下去,我還以為他要彈蕭邦幻想即興曲,但接下來的是旋律卡通俏皮的《在山魔王的大廳》鋼琴版,選自葛利格《皮爾金組曲第一號》。炫技的變奏一波接著一波,驚人的速度和撼人的力道,充份展現國外樂評所說「閃電的雙手……雷鳴暴雨」。他的演出不禁想讓人測試手指肌肉的強度和按力,尤其是異於常人的小指,即便在其他手指轟然的「雷鳴暴雨」中,小指所彈奏的主題仍然清楚明確。他的炫技也讓人以雷鳴的掌聲回應。

之前Matsuev在訪談中曾說,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是樂迷熟悉且觀賞經驗豐富的樂曲,而他自己從小至今,也彈奏超過四百多次。但他認為,每一次的接觸都要帶著如同第一次彈奏一樣的心情和心態,才能讓觀眾滿意,這樣的挑戰反而更高。

對於這樣心態、技巧和詮釋都頗為成熟的表現,若真的要雞蛋裡挑骨頭,第一,我覺得第二、三樂章有些段落的tempo銜接上不太穩定順暢,有別於昨天Temirkanov穩定但猶能表現深厚感情的tempo處理;第二,第一樂章和第三樂章結尾精彩營造磅礡氣勢,但Matsuev就是比樂團那麼早了個0.1秒出來,有點可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uzimato 的頭像
    ruzimato

    只有旅行和藝術可以自己決定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