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本站內創作評論文章,非經本人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或修改。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yagal@hotmail.com

目前分類:表演藝術觀後感 (7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2/27 20:00 花雪月風
12/28 14:30 月雪風花
華山創意園區中5館

Chanceformation

挑戰當下之作

影舞集推出一次全即興創作的演出,透過風(時間)花(情感)雪(冷熱)月(明暗)四個主題,呈現未知不可期的各種排列組合。由觀眾決定舞者出場前後與風花雪月上演的次序。舞者、音樂、影像、燈光,各個隨時變、隨著變。

我很難相信這是即興,因為有太多天一無縫的完美;但它真的是即興,兩場演出中雖有某些雷同橋段、錯過或尷尬的小狀況,但沒有任何重覆的過程與時刻。隨之變不像表演,倒像一場充滿偶然與巧合、真實卻又虛幻的人生旅程。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不夠連貫濃厚的悲愴:11/16演出記事之二

下半場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第一樂章開頭以低音長奏慢慢蘊釀氛圍與共鳴的厚度,隨著第一主題開始加快進入高潮卻感到銅管的音色和整齊度出了問題,和昨天那種「確實自信」的表現有所落差。在之後第二主題的行板,Temirkanov以較慢的tempo去處理音樂中那種深沈而複雜的情感,但是銅管的問題卻在這樣的tempo中格外讓人困擾,同時聲部間的默契有點虛浮,使得樂句間的銜接好像縫隙大了點。在第二樂章,雖需要帶有甜美輕快又不安沈鬱的矛盾,但我覺得整體tempo真的很浮動,同樣導致縫隙大的感覺。第三樂章聽到均衡感的不足:銅管的問題,聲量太強沒有控制,過度壓倒絃樂 (當然也可能是絃樂力量出來得不夠);不全是音量也是音色和表情的問題,聲音出來不夠整齊不夠確定,樂句收尾處理地不夠細膩;最後強烈聲部堆積出高潮,卻不夠細緻,讓人覺得結束得有點混濁。最後第四樂章的慢版一開始處理得不錯,銅管陸續主奏的主題讓人捏把冷汗下順利過關。隨著樂曲接近尾聲,對於感受到瑕疵的表演,心情也隨之悵然。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雷鳴暴雨後的虹彩:11/16演出記事之一

與樂團合作11/16鋼琴協奏曲的鋼琴家是Denis Matsuev。我對他並不熟悉,也從未聽過他的演出。聽說他算年輕且體型巨大,要詮釋柴可夫斯基作品的力道和速度應該游刃有餘。果然,一開場就以雷鳴般的觸鍵力道展現不凡聲勢,但令人驚豔的是後面反差極大的觸鍵,成熟、順暢而柔情地掌控行板、慢板,踏板的轉換乾淨,樂句串聯一氣呵成。更難得的是,這年少氣盛的鋼琴新星是能「協奏」的。過去聽過不少名手把協奏曲當獨奏曲彈,專注在自己的鋼琴多於整體作品。但Matsuev的琴聲卻能融入樂團的整體鳴響,伴奏著其他樂器的主題,即便在p或pp,也可聽到每個琴鍵的質量,恰如其份:他的低音穩定而紮實,呼應和絃的巧妙安排,和低音提琴與低音木管彼此加成,產生深厚的共鳴;他的高音巧而純,與木管的唱和默契十足。另外也可感覺Temirkanov給他不少揮灑空間,同時讓樂團與獨奏者都能有所表現。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震憾開場,熱烈結束:11/15演出記事

在柴可夫斯基的交響曲中,第四號的知名度和演奏錄音的次數都不如第五號和第六號來得多,就我自己音樂欣賞的portfolio來說,它的量和次數也不算多。但我認為音樂的張力、力道、細緻度和動人的程度卻不遑多讓。上一次聽第四號的現場演出至少是三五年或甚至更早的維也納愛樂,忘了是小澤還是梅塔的指揮。這次全俄派的指揮與樂團把柴可夫斯基的原汁原味表現得更淋漓盡致。那命運的主題完全糾住整個人的心臟,它的節奏與聲頻迫使血壓升高,你只感覺身上的血澎湃流著,撞擊著血管壁。如同柴可夫斯基自己所言「無法閃躲的命運」,你完全無法抑止心臟每次以那麼激烈的跳動壓縮血液一湧而出流奔至全身末梢的感覺。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1/15 19:30 國家音樂廳
柴可夫斯基第四號交響曲
四首柴可夫斯基歌劇詠嘆調 (Queen of Spade、Evegeny Onegin、Iolanta)
1812序曲
樂團安可:柴可夫斯基胡桃鉗之俄羅斯舞(Trepak)

11/16 19:30 國家音樂廳
柴可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鋼琴家安可:葛利格皮爾金組曲第一號之《在山魔王的大廳》鋼琴版
柴可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
樂團安可:艾爾加「謎」變奏曲之Nimrod

俄系嫡傳柴可夫斯基之夜

距離上次聖彼得堡愛樂來台演出蕭士塔高維契已經有兩年的時間了,一傳出Temirkanov和聖彼得堡愛樂管絃樂團巡迴演出的消息,總可以讓人不加思索掏錢買票,因為他們的俄系repertoire算得上是金字招牌,讓人充滿信心且期待萬分。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8新舞風
Paul Taylor Dance Company
10/18 20:00新舞台
10/19 15:00新舞台



變與不變的Paul Taylor

Paul Taylor Dance Company號稱八十年代美國現代舞天團,睽違台灣二十六年後於2008新舞風再次登台。這次在新舞台演出三天,由Paul Taylor本人親自挑選展現九支不同時期的舞作,不但三天的舞碼不同,同一天的三支舞也鮮明呈現Paul Taylor所著稱的多變多元舞蹈風格。

我選擇了週六與週日兩天的節目,從1977年的意象(images)、1981年的亞爾登(Arden Court)、春之祭排練即景(le sacre du printemps, the rehearsal)、1997年的薄暮(Eventide)、2002年普羅米修斯之火(Promethean Fire)到2008年的變(changes)。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影見
山海塾
9/6 19:30 國家戲劇院




舞踏是我從未觀賞過的表演形式,對它的印象來自「暗黑舞踏」封面充滿驚恐扭曲又不甚美麗的舞者,從朋友那聽說白虎社猙獰、醜惡、怵目驚心的觀賞經驗。舞踏在二次大戰後源起於日本,反動西方身體美學,沒有既定的形式或動作,而是種「當下」直探靈魂核心的身心狀態,它將個體抹去,而去參看「本來面目」,因此很多人說,舞踏談的其實是一種態度和精神。

帶著開放的心一探山海塾如何以現代、東西合璧、簡潔的新美學形式,重新詮釋舞踏的原意。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野草
流浪舞蹈劇場創團首演
5/3 19:30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看野草的當下,我很清醒;看完野草,我還是很清醒,很多思緒湧現,大的小的,社會公眾的,個人私密的,過去的,現況的,未來的。

最直接的感想:有「野草」的感覺,但monotonous,單調。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幻覺與欲望,所盼與不可盼

童話是封建虛幻的,舞台只是一種仿真,但欲望卻是真實的。

是什麼欲望呢?變美、變高貴?愛情與幸福?跳脫框架、找尋自我?

這是Maguy Marin想表達的,還是觀眾看完想去思考的?

關於Maguy Marin的灰姑娘,我認為在不預期要看「芭蕾」或「現代芭蕾」的前提下,它是值得一看的現代舞蹈作品。二十年前的創意思維和手法,即使在今天,我仍可欣賞這樣的新和驚,這樣的自由和趣味,引導觀眾釋放情感、跳脫框架,重新思考「現代芭蕾」的觀點。但如果期待看到「芭蕾」或Kylian那類的「現代芭蕾」,則一定難掩失望,帶著迷疑出劇院。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反動「芭蕾」

看芭蕾時,我想觀眾(包括我自己在內)是很視覺的,期待看到台上身材容貌姣好的俊男美女,身材容貌和舞台魅力也確實是芭蕾世界中汰換的法則之一。或許Marin對此有所反動,她讓舞者穿上皮膚裝改變身型,她讓舞者戴上面具頭套,看不見原本的容貌和真正的表情,帶觀眾去看故事「演出」和角色的「重現」。只不過在演出結束後觀眾仍回到「看美」的習慣,舞者謝幕時拿下面具,還是聽到附近的女性觀眾評論王子「好帥」。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里昂歌劇院芭蕾舞團 (Ballet de l’Opera de Lyon)
灰姑娘(Cendrillon)
2008/3/29 7:30pm 國家戲劇院


2008兩廳院舞蹈春天系列節目安排一連串當代編舞家與表演者的作品,其中之一是法國里昂歌劇院芭蕾舞團帶來的現代芭蕾舞劇灰姑娘。

法國里昂歌劇院芭蕾舞團雖是三百多年歷史的老舞團,但演出舞碼卻不傳統,將紮實的芭蕾訓練與其他演出形式結合,勇於嘗試實驗新作品,是現代芭蕾領域的佼佼者。現任舞團藝術總監在訪談中曾說,在舞團reportoire中,William Forsythe的作品算是最「古典」的舞碼。這次來台灣演出的灰姑娘,是Maguy Marin在1985年的作品,已被稱為「歷演不衰的經典」。

老實說我掙扎許久都不敢買票,一來對於「現代芭蕾」喜愛度普普,二來對於舞團和編舞者不太了解,三來覺得戴著面具的米其林娃娃跳起舞來有點「驚悚」,不知會搞出什麼花樣。最後還是看在「芭蕾」的份上,且覺得自己該敞開心胸去嘗試不同的東西,買票進了戲院。

在不抱任何預期,也沒做任何功課的情況下欣賞表演,感想是:舞作讓人留下深刻印象,但觀眾品質使得看舞的情緒大壞。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觀九歌的紀錄,我不想多談它的象徵意義和解讀,因為已有許多專家加以分析說明,包括林老師自己談九歌的文章講座,以及蔣老師從中西文學、美學和舞蹈觀點所著的「舞動九歌」都非常精彩精闢。不管觀舞前或觀舞後,這些評析都是很好的參考。我比較想分享紀錄的是,當下我怎麼看九歌、注意些、咀嚼了些什麼?

俊美華麗雲中君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akarova and Baryshnikov’s Giselle
1977 American Ballet Theater Production for Lincoln Center

欣賞這對傳奇的ballet partner是我認識Youtube這位好朋友後最大的收獲之一。Youtube上所流傳Makarova與Baryshnikov 的Giselle Act II Pas de deux就是出自這場演出的片段,不過因為沒有完整上載,樂質和畫質都有待改進,總覺得有些可惜。僅管如此,還是一看再看這精彩的表演。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另一個好朋友,兩廳院表演藝術圖書館。發現館藏有這場演出的LD,二話不說得一睹為快。這大概是我看過最棒的Giselle!看到起雞皮疙瘩,看到快熱淚盈眶,現場看到表演的觀眾是何其幸運,once in a life time!

雖然Giselle的舞蹈和音樂都很美,但過去一直不太喜歡Giselle這齣舞劇,因為覺得Giselle是個瘋狂的笨女孩,Albrecht是個沒路用的軟腳王子(他最後也真是跳到軟腳),無法去欣賞故事中動人的愛情與浪漫的成分。不過,Makarova的Giselle和Baryshnikov的Albrecht卻令人屏息感動。

兩個主角在技巧上的呈現幾乎是登峰造極,Makarova的平衡、跳躍、旋轉毫無挑剔之處,Baryshnikov的大跳、旋轉和搭配Makarova的雙人技巧幾乎可以作為舞者範本,更嘆為觀止的是兩人的默契和水準的協調。如第一幕簡單並肩的temps de fléche,輕巧移動中看到手與腳相同的高度角度和時間點,不論是平行或對稱式相對的grand jeté,看到的是落在音樂拍點上同時的起跳和落地,一模一樣的拋物線和雙腿延伸的角度。如第二幕雙人舞中不論是高舉或輕舉,Baryshnikov都讓Makarova看起來自然輕盈無比,如同飄動在空中的幽靈。但動作技巧的準確度和掌握度是所有首席舞者大多遊刃有餘的,如何區分出經典舞者則要看舞台上的魅力,這魅力以技巧表現為基礎,然後從音樂性、角色的生氣與能量、戲劇張力的呈現和舞者間的互動及默契中來看。

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他們百分之百的融入角色。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ina Bausch今年來台的演出可說是台灣藝文界下半年的一大盛事。大師?何謂大師?大師的作品不能錯過現場,做了功課,看了傳記,讀了評論,聽了講座。當場,慚愧,仍有一些無法連結和不解。觀畢,很難產生立即的心得。

但大師的作品再怎樣覺得還是要寫一些感想。(這種心態還真奇怪)

喜歡這場演出嗎?喜歡Pina Bausch的作品嗎?我會誠實的說,不是我最喜歡的類型,也不是到目前為止屬於喜歡的演出。裡面有我不喜歡的東西,但是也有喜歡感動的幾段。但對我而言,這是一場有意義的表演。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老實說,看完Akram Khan與雲門合作的迷失之影,以及男人跳舞東亞型男那場演出後,一直遲疑該不該買下Zero Degrees的票,害怕看到的是宣傳得比實際跳得好聽好看的表演。不過我相信,可以被稱為「金童」又能讓老林驚豔的人,一定是有幾把刷子。最終還是決定給自己一次認識Akram Khan的機會,買了2007年新舞風男人跳舞系列最後一砲 --- Akram Khan 和 Sidi Larbi 帶來的Zero Degress。

現在,很高興Akram Khan「給了」我ㄧ次機會見識他融合不同文化傳統、多元藝術形式的編舞和跳舞的工夫,除了舞台上緊湊的舞蹈和音樂但充滿起承轉合的結構外,演出過後的藝術家座談也透露了更多深入的創作精髓。

要談論這齣舞作,可以有太多方式切入,尤其以這齣舞作創作過程和兩位主要創作者的背景出發,許多人開始從跨文化的角度去解讀分析,就曾經看過一篇essay,引用文化研究學者的理論去評論Zero Degrees(真正吃驚的是我居然讀過他引用的那些學者和那些書,那一年我還算沒有打混)。不過,我只想用最單純直接的幾個觀點來稍微紀錄看完Zero Degrees的心得。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7年春季雲門與雲門二的聯合公演,一場講述和啟發人生的舞蹈之夜。

迷失之影

這次雲門舞集演著Akram Khan的舞作,帶著不同於林老師的思維和舞蹈的傳統,確實給人不少驚喜。與其說是一齣舞蹈,不如說是一個劇場,講的就是一個戲劇(drama),一個關於生與死的戲劇。我不確定自己是否喜歡整個還加入口白和演戲的設計,和最後多餘矯情的「提示」,但就欣賞舞蹈部分而言,我十分喜歡其中一段呈現「跑與停」的群舞,獨、群、動、靜的穿插中看到許多節奏性的層次,凸顯在死亡之前生命必須毫無喘息地奔走運作的匆匆。不斷地跑著,是自己無意識地不得不不斷地跑著,還是生命被迫不得休止而必須一直走下去?是否到了某個時刻,自己就再也動彈不得了?停住動不是沒有原由的?還是自己選擇要停止下來?然後瞬間,一切結束。

我想到猜火車(Trainspotting),十年前帶給我震撼的電影和背後的意境。或許符合最近自己生活狀況與心情的寫照吧?某種程度又思索著人生選擇的問題。


斷章

下半場的斷章對我來說比上半場的迷失之影更精采更感動,接近尾聲時,無法壓抑激動的情緒,舞者謝幕和向伍國柱致敬時,還是忍不住要拭淚,一直到家都無法跳脫當時的情緒。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Eifman Ballet 是 Boris Eifman 於1977在聖彼得堡創立的芭蕾舞團,在紮實的古典芭蕾底子與傳統之上加入創新的現代元素與劇場張力,同時在舞台與背景設計上結合戲劇與電影的手法與技巧,呈現多元豐富的舞台經驗。

儘管有著創新的內涵,Eifman Ballet 初期在俄國並不受好評,除了政治壓力外,當時的俄國觀眾仍然執著於傳統古典芭蕾的形式。但是到了80年代末期,隨著政治改革逐步開放與國際關係的緩和,Eifman Ballet於全球巡演中建立聲譽,雖然時常被拿來與傳統經典的基洛夫或波修瓦相比,但其創新、自由流暢與感情豐沛的表現方式,為其建立獨特風格與成功,深受觀眾喜愛。

Eifman Ballet 的舞碼多元,這次要談的是柴可夫斯基生與死。這齣舞碼在1993年9月12日於聖彼得堡首演,至今已成為Eifman Ballet 的代表作品之ㄧ。2005年的12月,Eifman Ballet也來到了台灣。(又是拖了太久太久的觀後感)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issin的名聲從鋼琴神童到鋼琴名家,有增無減,他像一個傳奇卻也像個謎似的存在於音樂界。優異的琴技、詮釋和演奏表現無庸置疑,他出名的髮型、純真的娃娃臉和謙遜的態度也為他博得樂迷的喜愛。

我對Kissin的認識從他十二歲登台演出兩首蕭邦鋼琴協奏曲的傳奇開始,因為這樣如莫札特般神童似的崛起,讓人不由自主像希望目睹神跡一樣地買了獨奏會的票。第一次看到Kissin已經是1998年的事吧? 他的獨奏會是我當時在Michigan一片慘澹時難得的喜悅和解脫,那時學校的Auditorium座無虛席,甚至有外縣市外州的樂迷包了遊覽車到小小的Ann Arbor共赴音樂饗宴。親眼看到、聽聞Kissin的現場演奏,就像許多各個年齡層的女性一樣,我不禁因為Kissin娃娃般可愛的模樣感到愉悅,他有些僵硬、像機器人一樣、正面加左右兩個45度角的敬禮方式,也讓人莞爾一笑。本身是個有獨特舞台魅力的鋼琴家,非人類似的炫采奇技與爆發力和細膩的慢板,驚人體力在一連串hardcore的演出曲目後,仍舊大方地回應觀眾的安可,最後甚至開放樂迷簽名時間,滿足樂迷們對他各個面向的期待。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