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Lopatkina Russian Star
photo source: http://widehouse.org/film/ulyana-lopatkina-a-russian-star/

終於看了《天鵝湖畔的芭蕾伶娜》。

這是法國導演Marlene Ionesco以Ulyana Lopatkina(烏里安娜‧洛帕特金娜)為主角所拍的紀錄片,片名《A Russian Star》,2014年發行,直到2016年九月才在台灣上映。

針對台灣觀眾,片商果然必須考量票房行銷,所以選了《天鵝湖畔的芭蕾伶娜》這樣的片名。而實際上,這部紀錄片中,沒有任何Ulyana Lopatkina演出天鵝湖的片段。



是否會覺得被誤導呢?

身為舞者,你必須被觀眾記得你是誰,而不是你跳過的作品和角色。

Lopatkina無疑是這樣的舞者。我會記得,Lopatkina的天鵝湖,還有Lopatkina這樣一位舞者。

Lopatkina自1991年加入Kirov/Mariinsky,1995年成為首席舞者。正值高點卻在1999年因腳傷離開舞台,動了手術,結婚生女。告別舞台兩年後回歸,她潛沈不少,家庭與女兒讓她放下許多國外巡演與客座的機會。近年仍受舊傷困擾,在去年(2017)年中宣布退休。

我曾經認為她「過氣」。或許是受傷影響,或許是年紀的關係,這幾年的Lopatkina的確已不如巔峰時期。加上她的演出總是不脫某些風格,顯得一成不變。個人特質顯著,175公分的長手長腿,在選擇作品風格上有個人偏好的Lopatkina,永遠那樣優雅沈靜、纖細脆弱。雖仍是數一數二的美麗女神,卻好似不再能夠激發觀眾的熱情和談論風潮。

我曾經認為,她跳什麼都像在跳天鵝湖。她的面容、她的軀幹、她的線條給人的印象太深刻,而她表演所見長之精純線條、抒情音樂性、動作質地延伸感、帶著憂鬱的抒情表現,讓我難免帶著天鵝的濾鏡看她表演。因此,有時候我並沒有耐心好好去看她所表現的各種不同舞碼和角色,有著「反正都那個樣子」的想法。

我曾經覺得她高傲。大部份時候在媒體、在影片訪問、在紀錄片裡,她不苟言笑,回話簡短,特別不願意多談關於自己的事,只傾向談芭蕾、談演出。面對舞迷,她的禮貌應對給人距離感。

我也曾經覺得,她美,但讓人無動於衷。她跳舞時好似向內觀照得太精太深,那麼接近偏執地雕琢所有線條所有角度的細節,強到她的舞蹈中只呈現了她自己、那種必須完美而無瑕疵的精準,而沒有其他人的存在的餘地(格外同情她的男舞伴,明明像被當背景一樣,卻必須做出很愛她的樣子),只有一個冰雪皇后的身影,情感人性消失。

然而,這次透過這部紀錄片,我突然覺得,在喧嘩繽紛的時代,我會懷念起這樣一位古典而專注的芭蕾伶娜。

她無庸置疑在俄國大古典的舞碼表現上,像是天鵝湖、La Bayadere、Raymonda這種作品,是箇中翹楚,也因此在俄國人眼中,宛如俄國芭蕾文化的偶像/聖像(icon)。在具有性格鮮明、戲劇化的現代芭蕾舞劇中,如Legend of Love、Anna Karenina、Carmen,她也是因對角色的深刻詮釋適得其所(雖然我們每個人對於「演技」和戲劇表現力的偏好和評鑑標準不同)。

她在片中的訪談裡分享,至今,她的人生就是芭蕾和家人,生活非常單純,因此她格外珍惜透過舞碼表演來思考經歷人生的機會。藉由深入剖析參透這些戲劇角色豐富而複雜的人性情感與掙扎,一方面充實舞台藝術性表演的感染力,另一方面來激發自我對人生價值的思索與反省。

片中還加入幾段現代芭蕾的演出片段,讓我想起她和Ivan Kozlov的短暫搭檔。他們兩人般配的身材比例與線條,partnering流暢契合和信賴感,他們的chemistry讓我看到Lopatkina不同於冰山美人和天鵝皇后的面貌。

Trois Gnossiennes - Hans van Manen


靜下來好好看她跳舞,她使用肢幹末梢的細節、身體流動的延伸感簡直是種奇蹟,她的port de bras、bourrées的精緻無痕,可見用心和功底之深。

La Rose Malade - Roland Petit(尤其後半段表現即將病死的玫瑰,真有凋零花瓣的感覺。當然馬勒這首音樂具有對衰亡感傷嗟嘆的極致催情效果,相輔相成。)


這部紀錄片除了呈現Lopatkina 舞台美姿風采、對藝術嚴謹全神投入的一面,也捕捉到她純真可親的模樣。我尤其喜歡她回訪Vaganova Academy的那個片段。



眉宇之間盡是對學習期間的懷念,更多的是感恩,她為人的謙虛和低調從這些小地方一覽無疑。

訪談中特寫鏡頭裡,藏不住歲月在Lopatkina身上劃下的痕跡與她的疲憊,那是首席人生背後需要付出的代價和犧牲,但她卻是帶著滿足和感謝去接受。

其實,最早的法文片名La Divine最忠實陳述這部紀錄片要說的事:神聖。

像女神女王般的首席女舞星,在藝術之前是最謙卑的僕人,因藝術對她而言的神聖,領她進入一個聖所(sanctuary),讓她得以沈靜、專注、無畏外在的紛擾變動,只是鑽研琢磨著,探索著藝術帶來的挑戰和可能性,身心戰戰兢兢地努力讓自己精進得更好。

後進的舞星更年輕、身體條件更好、技巧更好,更沒包袱勇於在各種新舞碼和風格上突破嘗試,還能跨界利用社群媒體行銷自己,藝術總監和觀眾需要更多元創新的舞台,舞星的話題性有助票房和媒體推播。

對比之下,Lopatkina便顯得清淡而單一。她的聲譽,對許多人來說不見得有感;她的表演方式,有人覺得太重表象形式而感情空洞。

她的舞蹈,就像對神聖的臣服,仿若自己僅是偉大作品和偉大藝術的一個載體,不是試圖彰顯表現自己什麼,也不為博取外在關注。她對芭蕾源源不絕的熱情與獻身般的投入讓她散發力量,自有觀眾會受到感動,為她喝采。

看過熱鬧而驚喜連連的表演之後,我仍會記得她那種由內而生所散發的優美氣質和虔敬純淨的氣場,而敬重這樣的一位芭蕾伶娜。


延伸資訊與影音:

《天鵝湖畔的芭蕾伶娜》紀錄片相關資訊:
電影介紹
DVD

其他Lopatkina紀錄片:

俄國拍的影片,應該是她重回舞台後的紀錄(會看到她沮喪懊惱的樣子和coach的百感交集,還有女兒跟在排練場和後台化妝室的畫面),Paquita、天鵝湖、Raymonda的排練與演出側拍。

Part 1


Part 2


Part 3


Part 4


L'ame de la danse (2007)
arrow
arrow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