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久違的戶外出遊,一方面透透氣,一方面測試身體恢復狀況,一切保守小心。

 

大島台灣的介紹寫著:淡蘭。剛好旅程。淡淡腳酸。

 

很適合我啊~太剛好了!

 

淡蘭古道指的是清代淡水廳(今日台北)到噶瑪蘭廳(今日宜蘭)的聯通道路,紀錄了當年北台灣由西部往東部開拓發展的歷史。近年政府與民間合作修復,以「復舊如舊」的方法修繕,盡可能保留路徑百年來的樸實樣貌,成為新興探訪健行路線。

 

其中北路的歷史最為悠久,當年參考利用平埔族部落間的往來道路修築,用以從事軍事防守、公文郵政傳遞等管治工作,發展成為重要的官道。沿途聚落亦隨之發展,開闢梯田、進行礦採等經濟活動。

 

到了日治時期,鐵道開始發展,交通方式革新,聚落人口逐漸棄農從礦之後,路徑逐漸沒落。

 

但古道的重要性不止於兩百多年的拓墾歷史,除了種種原住民、漢人、日本人、洋人(最著名的就是馬偕醫生)的生活痕跡,還有生態的珍貴印記。

 

雙扇蕨.jpg

photo source: https://www.facebook.com/RocklandTaiwan/photos/a.432071071061/10157746823216062/?type=3&theater

 

像是作為淡蘭古道識別標誌的雙扇蕨,就是自冰河時期殘遺、僅存於極少地區的珍稀蕨類。

 

Trail logo.jpg

photo source: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3251

 

我算是插花人家三天客製團的一天(感謝老闆安排與大姐們接受我的加入),一路上由專業導覽老師帶領,不只是路線引導,更帶來許多古道歷史與當地居民的生活故事。與其說是一趟步行小旅,不如說是一次生態和文史的學習。

 

這段路程方向大致是由瑞芳前往雙溪,主體是燦光寮古道。

 

出發點樹梅坪觀景台可眺望基隆山、無耳茶壺山、九份、金瓜石地區、以及湛藍的太平洋東北海岸沿線(金魚腦我已忘了哪個岬角是哪個鄉鎮,大概是看得到龍洞、深澳、澳底、八斗子等等)。據說,能有這般晴朗無雲的好天氣相伴如此遠望美景可是非常幸運的。

 

東北海岸

大肚美人山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在起走前,還看到幾隻黑鳶盤旋。我也才知道,台灣東北角是重要的黑鳶遊隼棲地。

 

接著步遊就從草山戰備道開始。

 

草山戰備道的樹梅坪,曾是過往採金時期的重要據點。1889年時,鐵路工人發現河中沙金,引發掏金熱潮。可知,有利可圖的地方,就有衝突與爭紛。不管是清廷還是日治總督府,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商社地頭蛇,想怎麼整頓管理,就必有閃避興利對策,要錢不要命的悲喜離合故事,跟路旁被雜草掩蓋的挖礦深坑一樣,多歸多但也漸漸為後人遺忘。

 

走這段路時,導覽老師特別提醒,乖乖在步道上走,不小心掉落到路旁藏著的礦坑就麻煩了。

 

草山戰備道本身好走因為它是一條軍事運輸道路,一路上可遠眺無耳茶壺山、燦光寮山和草山氣象站/雷達站。它通往本山地質公園,可延伸路線前往金瓜石或者貂山古道,再走遠還可聯通燦光寮山的登山步道。有時間的話,可從此規劃許多練腳力的路線。

草山戰備道沿路風景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這裡在秋天據說是賞芒草的好去處,而沒見識過東北季風強大威力的外地人,也可以到此感受強風吹拂下、不輸上高山驟降的體感溫度。

 

在草山戰備道、貂山古道與通往金瓜石的步道交界處,有座被稱為「廟中廟」的土地公廟,是許多遊客判定路線的重要路標。其實在淡蘭古道主支線沿途皆看到很多土地公廟,這是拓墾先人祈求路途與生活平安的重要寄託。

 

對於土地公文化相當著迷的建築師劉憲宗曾進行大規模田野訪調,發現台灣上千座土地公廟有四分之一集中在但淡蘭古道。他說,土地公廟最能夠代表漢人墾荒的生活信仰。

 

導覽老師分享台灣俗語「唐山過台灣,六死三留一回頭」,意思是,十個人跨過黑水溝來到台灣,平均有六個人死在風浪裡,三個人渡台成功而留下,一個人在船才開出去不久就因風浪太大而回頭。由此可知先民渡海來台之艱苦。

 

而留下的那三個,不僅得先為滿足基本溫飽奮鬥,克服水土不服的傷病,還時時得處理各種威脅。出門在外,土地公成為護佑平安兼具慰藉精神的守護者。

 

接著行經馬丁史柯西斯拍攝《沈默》的場景位置,進入草山戰備道的尾段轉進入燦光寮古道。

草山戰備道廢棄石牆

《沈默》場景位置恰好有古道遺留的石牆】

草山戰備道沿路風景猩猩山

草山戰備道尾段可看一座貌似猩猩的山頭】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燦光寮古道大多是原始路徑,踩踏在泥土路上,穿梭在樹林中。

 

燦光寮古道 路徑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要不是導覽老師指出,我是完全不會注意到步徑周圍生長著桂竹和馬蘭。講到桂竹,都市人的我當然只想到吃的桂竹筍;講到馬蘭,全然毫無頭緒,經說明才知道這植物常見於台北盆地的山區,因為花朵葉片富含色素,是先民從事藍染的材料。

 

另外,貌似一般自然山徑的古道,在當年可是聚落處處,還包括居民賴以維生的梯田與茶園。由於經濟活動變遷,這些經濟地景現已荒廢。

 

燦光寮古道 沿途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古道中段最最重要的文史遺跡是「柑仔店遺址」,昔日盛況只能靠著想像力。清朝時期燦光寮古道是重要官道,沿路設有鋪(郵局)和汛塘(駐兵據點),負責傳送官府文書或往來皆經此道,柑仔店是一個中繼休息站。隨著塘舖式微,中繼站也就失去角色。現在只看到一些石牆,反而成為一般遊客用作午餐休息的地點。

 

沿路還可看到ㄧ些平埔族墳墓遺跡和日治時代留下的磚片、電線桿、水管。

 

燦光寮古道 水管

燦光寮古道 水管

燦光寮古道 電線桿

【沒人解說根本不會注意,以為就是一般樹木,這其實是電線桿,觀察和關注雷達沒打開.......】

燦光寮古道 日治磚片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在燦光寮古道結束前經過一處水壩舊址,是日治時期為供應金瓜石用水而在牡丹溪上游所建的自來水抽水站,我們走上水壩舊址,溪底到壩頂大概有30公尺高度差。

 

牡丹溪舊水壩

牡丹溪溪谷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下了水壩舊址沒多久,再經廢棄的抽水站,就來到古道終點。

 

燦光寮古道 舊抽水站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全程的公里數和我們所花費的時間有點不成比例,大量走走停停之中,除了聆聽導覽老師的解說,有更多是老師和同團大姐們的討論。

 

一開始大姐們就可以回應老師對於路邊植物的介紹,大多時候,老師與大姐們可以立刻明確指出這是哪種植物樹木;遇到不確定時,大家便依循著可觀察的線索,從微觀特性乃至於周邊整個生態環境狀態做出判斷。

 

這真是一種專業啊~那種專業可不是在家陽台後院種花種草的那種而已,而是有系統觀和知識基礎的專業。

 

跟著大家一起觀賞,我仔細注意了各種植物的樣貌和生長的軌跡,新芽舊枝有不同的幾何美感,藤蔓生長的自然曲線和環繞眾木的走向展現豐沛生命力,充滿綠意的步道傳達著豐富的生態故事。

 

燦光寮古道 藤生

燦光寮古道 植物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令我驚訝的是,大姐們竟可以從樹枝之間「拿」起一隻毛毛蟲(我,根本沒看到毛毛蟲;就算看到,我也不敢碰,只想趕快遠離牠.....),大家看著這放在手掌上的毛毛蟲,討論它是誰的幼蟲,這昆蟲在成長過程和成蟲之後有哪些特性、吃什麼東西等等。然後好好的把毛毛蟲「放回去」它本來的地方。

 

受傷的蟬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還有一次,一邊耳聞宏亮的蟬鳴,一位大姐神奇地就像變魔術一樣「拿」起一隻蟬,那手勢太專業,蟬還繼續在叫、沒有不舒服的樣子,詳觀發現了這隻蟬受傷的一支翅膀,大家心疼了一下,就盡快把它「放回」到一個對牠安全的地方。

 

原來大姐們不只是植物的專家,還是昆蟲的專家呢!

 

因為我一直是個「鼠目」的人,不管是看動物、看鳥或看什麼,通常一直都是「在哪裡在哪裡」搞很久才看到,或者搞到目標物都跑掉還沒找到的那種。這次有專業人士引導,算是我這輩子遇過(有意識地真正看到)最多蝴蝶的一次吧?終於注意到很多自己獨力絕對看不到的蝴蝶、蛾、蜻蜓、豆娘、蜘蛛、蜂、虻、蟻等等,種類之多到我都放棄做筆記.......

 

蜻蜓

Photo source: 大姐們分享的照片

 

但鼠目依舊是鼠目,大姐們和老師一眼看出蝶蛾翅膀或觸角的某些特徵進而判斷種類,或者在一叢枯葉爛泥中看見「枯葉蛾?/蝶?」、在樹葉雜枝之間看到垂吊的蜘蛛.......我只能先以「看到」為目標,有餘力才能注意到大小、顏色和特徵。

 

枯葉蛾

蜘蛛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原來,要看到蝴蝶靜靜停駐打開翅膀是不容易的,蝴蝶會停在地上吃東西(如糞便)喝水的(還以為牠們只飛呀飛的採蜜.....),蛾很喜歡吃人的汗,有些蛾可是很豔麗高調的啊~昆蟲白癡我真是aha到了。

 

停在地上喝水的蝴蝶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行經古道末段沿著牡丹溪的步道時,我聽到狗吠聲,心想,這裡怎麼會有狗?!隨口問,這是什麼聲音啊~一位大姐告訴我是貢德氏赤蛙(又稱狗蛙)。我一時疑惑「怎麼可能」因為跟我認知中的蛙叫差很多啊!接著大家又討論起這種蛙的生活習性等等。

 

這次從老師和大姐們的分享,深深感受到所謂「生態系」的關聯。例如,在淡蘭古道因為傍溪又有山蘇等蕨類叢生,成了許多蝴蝶與蛙類的天堂。昆蟲之間有生態鏈,昆蟲、植物、動物之間,不論是捕食關係、授粉媒介還是分解者,各自扮演維運生態系統、攸關能量循環的角色。因此生物族群種類和大小,皆是一種環境品質的指標。

 

近來所謂「無痕山林」的概念講求的是「除了足跡什麼都不留」,可我的觀念還停留在,只要可分解的東西(如某些廚餘果皮)應該無害。這次學到,外來的垃圾與遺留,就算是生物可分解,仍可能污染水源地,還可能因為吸引滋生無益該地生態的昆蟲動物,影響植被乃至整體生態平衡,不可低估小事小物對整體自然環境的衝擊。

 

一路上,我不斷翻轉自己的步行經驗,感覺到自己心態的狹隘。古道或高山,各有各的體驗亮點,步行不應只是期待生理體能鍛鍊和視覺景觀的療癒。

 

回想上一次走古道(霞喀羅),完全處於一個需要專注應付因坍塌而危險重重的路況,加上團隊人數眾多,領隊和資深山客得瞻前顧後確保時間控制,古道文史資訊等於零,連沿途景色也無暇欣賞。

 

而這次淡蘭古道北段的步行,時間充裕,輕鬆走,慢慢走,好好走,提供了文史、生態與感官覺察的學習機會。

 

有時小小的出走不僅是為日常按下暫停,更是為了拯救自己的孤陋寡聞和日漸萎縮的好奇心。走出日常生活小圈圈,與一些有趣的人們幸運相遇,藉著眾人的經驗,拓展對世界的認識。在漫遊之中,慢慢充電了。

 

衷心感謝這個剛好的出遊。

 

參考資料:

http://wow-taiwan.com/product.php?lang=tw&tb=2

https://hiking.biji.co/index.php?q=minisite&id=50&nav=145

https://tour.ntpc.gov.tw/zh-tw/ContentPage/List?wnd_id=369&type=76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3251

arrow
arrow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