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慕尼黑是眾所皆知的啤酒之都 --- 全世界飲用啤酒最多的城市。 來到慕尼黑若沒嚐過這裡的啤酒,那真是入寶山而空手歸。無論如何,在這都該造訪啤酒館或到露天啤酒座喝杯啤酒,體驗慕尼黑的啤酒文化,那才不虛此行。

談到慕尼黑啤酒館,最出名的大概就是Hofbräuhaus。它早在1589年就成立,原為皇家專有的酒窖,而啤酒為皇家專屬飲料。直到1830年Hofbräuhaus所釀的啤酒才開放給一般平民飲用購買,從此啤酒變成慕尼黑人生活不可或缺的液體麵包,在Hofbräuhaus出入的人也遍及社會各個階層。二十世紀初,在這舉行過的幾次聚會則為Hofbräuhas的歷史畫上幾道濃厚的政治色彩。1919年國家社會主義工人聯盟 (納粹黨的前身) 在這舉行第一次大規模的聚會;1921年11月4日希特勒在此完成他的著名演說,同時他的突擊隊也製造了一場摔椅子甩擲杯盤的暴動。儘管Hofbräuhaus是納粹崛起歷史中一個無法抹去的地名,但今日在所有造訪此地的人們心中,政治味淡去,這是一處充滿歡樂與拜恩風情的聚會場所。

門前若市的景象和從建築物中傳出的銅管樂聲,人的喧嘩聲,碗盤杯器移動時的聲音,總是吸引人趨近一探究竟。有趣的是,在這如此「德國」,如此「拜恩」(Bayern/Baveria),如此「慕尼黑」的地方,週遭的面孔和語言卻往往是非「德國」,非「拜恩」,非「慕尼黑」的。站在入口處一下子,德文其實聽不到幾句,聽到的反而經常是英文、西班牙文、 義大利文、法文、日文、中文,還有許許多多無法辨識的語言從身後響起。語言或許不同,但興奮雀躍的音調確是一致。

一踏進啤酒館就可感染到那股暢所欲言,飲食盡興的熱鬧氣氛:拱型樑柱、木造裝飾、鐵製吊燈仍烘托出地下酒窖的氣氛,列列木造的長排桌經常擠滿人,走道上穿梭著身穿拜恩民俗服裝,滿手啤酒菜餚,敏捷上菜的服務生。在如此生意興隆的啤酒館,想獨占張桌子安靜吃喝是不可能的。充塞在大廳中的不同雜聲讓人不自主地拉開喉嚨提高分貝交談,大聲嚷嚷隔桌喊話或是和旁人口耳相接講話的情況見怪不怪,有限的空間瞬間擠壓人所習慣保持的人身距離,「強迫並桌」或「找位子硬擠」反而是在此喝酒用餐的樂趣。定時響起的「慕尼黑飲酒歌」總是令飲客們的心情不自覺地亢奮起來,活絡了桌邊的氣氛,同桌原先並不相識的客人們很自然地在樂聲落下後開始聊了幾句,聊起剛剛的飲酒歌、手上的啤酒和身在慕尼黑的趣味。諸如此類的話題,不論是當地人或外來客總有自己的一句話可說,原有的陌生感一下子就隨著大夥杯中越來越少的啤酒漸漸消淡,不少人因為偶然同桌而相交為友。在這人群往來進出頻繁的慕尼黑,啤酒確實是聯繫起這錯綜廣泛的人際網絡的重要元素之一。

在這麼一個熱愛啤酒與生活情趣的城市,著名的啤酒館當然不止Hofbräuhaus。 Augustiner Gaststätte是另一個名點。Augustiner 是慕尼黑最古老的啤酒酒窖,根據文獻記載,早自1328年就開始營業。除了自釀的啤酒,Augustiner物美價廉的餐點更是充分代表拜恩美食風味。相較於Hofbräuhaus的歡宴和觀光景點 (這令人不得不承認…)氣氛,Augustiner似乎更能呈現當地人日常飲食的一幕。Augustiner 就位於慕尼黑主要的行人徒步購物街上,天氣好時,啤酒館前的空間變成了露天座位,室內仍維持著拜恩傳統的裝飾風格。非用餐時間仍可見零星客人各具室內一角,啖著啤酒,嚐著下酒小點, 埋首在自己的報章雜誌世界裡。用正餐前的幾個小時,館裡開始聚集人群,客人桌上最常見的飯前點心大概就是一杯啤酒,幾塊Brezel和香腸吧! 到了晚餐時間,大廳裡一下子就座無虛席了,但不像Hofbräuhas那樣擁擠和喧鬧,取代銅管樂聲和起鬨聲的是交談聲和爽朗的笑聲。

啤酒館中不同的位置可以給人不同的用餐經驗。坐在靠窗靠入口處給人與外界相通的感覺,可以看著街上往來的人群,隱約聽到街頭藝人的表演,更有趣的其實是看著路人望著自己桌聲涼飲點心的羨慕眼神。若是坐在大廳裡面的牆邊或有木製牆版的小隔間裡,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溫暖的隱密感,好似可以不顧旁人投入自己桌上正進行的談話。但普通的客人們並不能隨意選擇任何座位,看到Stammtisch的記號就知道此位不可選。所謂Stammtisch是指餐館特別為老主顧保留的固定餐桌,亦指某群經常聚在固定餐桌的老主顧。這項不成文的保留制度在像Augustiner這種老牌的德國餐館酒館可是十分被重視,具有人情味、親善和友誼的意義。常可見許多老主顧和侍者互相噓寒問暖的熱絡情形,對他們而言,如此的餐館酒館已成了私人空間的延伸,在公共空間中一小塊屬於自己和自己社交圈子的小天地。在許多大學附近的餐館,Stammtisch上常見的則是成群的學生和老師,進行著一場佐著啤酒的學術討論或繼續著剛剛課堂上的辯論,輕鬆點的話題則是大夥一週的「課外生活簡報和預告」。對於擁有全德國最多學生人口的慕尼黑,Stammtisch不但是校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也是啤酒文化中的一項特色。

不管在哪種氣氛的啤酒館,侍者先生小姐們的絕技都是令人稱奇。絕技一當然是一次上完整桌飲料或主菜的實力,過人的臂力和指力可想而知;絕技二則是在每個客人面前擺上他點的東西,不需看一眼點菜單或出聲詢問,口頭追加或更改的東西也絲毫無誤;絕技三,結帳時準確地結算每個人點的所有東西。這些絕技的發揮完全不受人數和桌數影響,他們還經常能在忙碌穿梭點菜上菜結帳收拾的同時問候客人的用餐情況 (不論是由衷地還是形式地)。不管你遇到的侍者先生小姐態度是親切友善還是有點咄咄逼人不耐煩,你都得好好佩服一下他們驚人的記憶力、做事的條理和絕佳的體力。

要享受體驗道地的慕尼黑啤酒文化,除了到這些傳統的餐館酒窖喝上一杯,露天啤酒座(Biergarten) 也非去不可。相較於啤酒窖的氣氛,滿佈樹蔭的露天啤酒座更令人感到輕鬆隨意。在那,飲食是採自助式,客人們可自行到販售食物飲料的攤位購買餐點,但也可攜帶自己準備的食物。許多人帶著自製的三明治、切片的起司火腿臘腸,加上一杯剛盛滿的清涼啤酒,愜意的拜恩式夏日午後或夜晚就和慕尼黑人最愛的Brotzeit (麵包時間,非正餐,通常食用麵包,配上奶油、起司、生菜和一些冷食)交融合一。少了啤酒窖裡忙碌穿梭的侍者先生小姐,整個步調也慢了下來。微風吹過園中群樹枝葉的沙沙聲形成了自然的音樂,相伴應和著綠蔭下木桌邊人們的交談。不少露天啤酒座也有駐場的live band,有時演奏拜恩地方樂曲,有時則是jazz,音樂亦帶給露天啤酒座聽覺上的迷人魅力,露天的空間感和空氣聲音的流動感給人不同的飲酒樂趣。當你結伴而行, Biergarten彷彿如同自家後院的小聚會;但獨往者也未必感到寂寞,一本好書就是樹下時光的良伴;或著,張眼觀察週遭人生百態也自有其趣味;要不,當下找個共處的同伴, 因為陌生人間共飲對談的友善邀約並不奇怪。人人都有自己在Biergarten消磨時光的好方法。

不少德國人對與別人對於他們那種嚴肅不懂生活情趣的刻板印象十分不以為然,他們自認生活的樂趣並不一定要標新刺激或精心經營;反之,一杯啤酒、一些香腸、一點Gemütlichkeit (簡單翻譯可為身心上的舒適感、安逸感、無拘無束)和另一個可談論政治與生活的德國人共處,即可為他們帶來生活的滿足樂趣。想想,慕尼黑的啤酒文化不就是這種生活哲學下的產物?或者這種生活哲學的靈感源自於啤酒文化?

「在慕尼黑喝啤酒」這件事就任何角度來看都絕非是單數,而是一系列的排列組合。光是啤酒種類和各家品牌就不勝枚舉,佐酒的食物有熱有冷、有生有熟、口味有輕有重,對飲的同伴、談話的內容、時間地點、要不要續攤或轉移陣地……總有無限可能和不同的樂趣。中午前就喝的滿臉通紅的人大有人在,一個晚上就窩了三四家啤酒館和兩三票不同的朋友聚會的人也絕不是少數。「經常」品嚐慕尼黑所釀的一流啤酒或許是這啤酒文化中極為重要的原則,但這液體麵包的美味與口感總因其他與其緊緊相扣的不同元素,因時因地因人而異。有時啤酒的氣泡好像隨著桌邊一群情緒高漲的足球迷而上升得特別快,有時再怎樣清涼的啤酒似乎也無法冰鎮落單客一股因為被放鴿子油然而生的火氣。人人都有許多屬於自己生活經驗的啤酒味道和其附屬的故事,即使是最在地的慕尼黑人也一直不斷地嘗試調配自己的啤酒配方,找尋不同的啤酒滋味。在慕尼黑喝啤酒喝到的究竟是什麼味道? 或許就如人飲水 – 冷暖自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