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0 ballet start gala poster marmaid.jpg

第四屆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
2010/8/28 7:00pm
國家戲劇院

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已成為年度的芭蕾演出盛會。雖說在DVD和Youtube上欣賞舞星的雙人舞,可清楚看到細節,不受任何票價與座位影響,但現場演出的氣氛和觀看感受還是大有不同。現場演出就有其不確定性,可能是驚喜,也可能是失望。

今年的演出中,有來自九大芭蕾舞團的14位舞星,演出古典與現代的舞碼,確實讓人看到兩者。

芭蕾對我來說是很有歷史也很有「記憶」力量的一種舞蹈形式。幾年後、幾十年後甚至幾百年後,你還是擺脫不了那些「經典」的舞碼和舞星所留下的演出印象,那些經典的表演彷彿成了一種模子,讓人習慣性地把許多當代傑出舞者的舞台呈現放進模子中,掂量中間的差別。

我無意批評任何人,但以Baryshnikov留下的印象,看到Albrecht variation出場居然只有single cabriole,簡直無法接受;以Vasiliev或Nureyev的旋風式跳躍和chaine,看到Desire王子那種小心翼翼到了幾近軟弱無力的grand jete en tournant 和chaine,還真沒有拍手的興緻。

不同於古典芭蕾的精緻與節制,我曾經因為Kylian和Forsythe的舞作而對於所謂的「現代芭蕾」著迷,欣賞它兼具古典芭蕾身體線條和技巧的美感,又跳脫古典芭蕾圭臬的自由奔放。但這次看完gala後反倒有了不同的心得:現代芭蕾是否逐漸失去存在的空間?我好像接收到的視覺結構多於舞蹈背後的音樂性、想法、感受或是意圖。看到許多使用某些芭蕾「奇觀式」技巧去呈現variation的高潮,不知為何,我覺得很無趣。若要追求自由和更多編創表現的可能性,或許現代舞有更大發揮的空間和刺激觀眾的觸角。

但是我倒是喜歡看到古典芭蕾訓練底子的舞者在同一場演出中展現兩種不同的風格, 看著他們如何用不同的方式來展現自己身體的界限、如何靈巧轉換使用身體的方式、如何採取不同的切入點和角色去傳達訊息給觀眾。這種身體的探索和變化是有吸引力,也是難得的現場觀賞經驗。

[Denis & Anastasia這對Mariinsky的夫妻檔是我最喜歡的一對,他們正展現身體表現的多元性,從古典的海盜雙人舞到現代的Radio and Juliette,除了精湛技巧之外,都有獨到的藝術美感和兩人互動間的化學效應。]

Anastasia Matvienko – Gamzatti Variation (Medora Variation she danced in Le Corsaire Pas de deux)


Denis Matvienko – Ali Variation


Denis & Anastasia Matvienko – Radio and Juliette


炫技在gala裡也是少不了的成份。不得不讚歎他們的過人技巧 。要讓觀眾留下印象、發出驚呼,勢必得在經典的舞碼上加點調味料,這些技巧能力甚至超越過去的舞星。看完一場gala,大概對於近年來的「技巧趨勢」有粗略感覺:32個fouettes是家常便飯,fouettes之間要加上double pirouette和port de bras才叫炫技;男生ㄧ次8-10圈pirouette已經是基本版,要能夠邊pirouette邊改變支撐腳和活動腳的高度及位置才夠搶眼。這些招數,也不是特定舞星的招數,大家都在練,人人可以來幾下。但問題是,有些招數合乎舞劇角色的風格嗎?Basil來個烏克蘭民俗舞蹈的經典空跳掃腿實在有點接不上。炫技可不能本末倒置……

技巧推陳出新,讓人眼界大開,但角色詮釋的藝術性可就不一定有所精進突破了。在gala中要獨立詮釋舞劇中某段動人肺腑的雙人舞本來難度就高,少了整個劇情推演、場景烘托和情境的鋪陳,要讓演出者和觀眾從上一段節目快速進入另一個氛圍和情緒,需要更多功夫。你不能說他們不稱職, 只是舞者的努力多在「演」,出自內心的一種投射和詮釋不夠充分,加上有些雙人搭配的默契未臻完美, 我所看到大多是「表演出來的角色」而不是「那些角色」和角色間的關係,無法觸動我的心。

而兩段現場伴奏的舞碼安排可說是敗筆,敗筆不在舞碼或舞者或是音樂家的演奏技巧,而在於音樂家不夠瞭解舞蹈。舞蹈伴奏本身是門學問,不是音樂在行的人就做得來。這是跨領域合作現場演出的一大考驗和風險。

到目前為止,我的批評似乎多於讚賞(批評容易書寫,但讚賞感動之處卻常常無法言喻.....)。但正因為觀眾的自主意識高漲,手邊的資訊越來越豐富,觀眾的嚴苛標準,突顯出這些舞星的可貴和值得欣賞之處。

接觸過舞蹈就知道,成就一位專業舞者不易,要成就一位舞星更難,而一位「傳奇」舞星的造就得天時、地利、人和。舞星的成就來自少見的天生優異條件,加上絕對的努力和難得的時運,然而,這個地位可不是舞者自封的,而是觀眾給予的。

觀眾或許對於舞者的失誤感到失望,但可貴的是看到他們如何接受這些失誤而繼續完成演出的堅持和堅定。有本錢有名氣受邀進行跨國演出,因此時差、生病、地板滑,都不是任何表現不如預期的藉口,因為觀眾買票是不允許藉口的。同場的舞者互別苗頭,看過世面的觀眾越來越多,更別提Youtube上有多少傳奇舞星演出相同舞碼的影片。他們可以預期觀眾的歡呼和掌聲,但也得預期任何可能的批評和失望的眼神。這gala之夜,我們看到舞技、舞台風采,還有專業和「態度」!

沒有僥倖或鬆懈,You got to give you all!這正是舞星和一般舞者不同的地方。

我想這也是王澤馨老師一直堅持舉辦這樣芭蕾盛會的良苦用心。一連辦了四年,且將繼續下去,不光是讓國內觀眾打開視野、欣賞與國際舞壇同步的菁英演出,更要讓台灣更多有志成為專業舞者的年輕朋友們找到啓發、決心和自信。

2011年的國際芭蕾舞星,四月台北見了!

參考網站:
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網站
國際芭蕾舞星在台北facebook裡有很多精彩的舞星排練照片與相關花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