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再完美的貝多芬奏鳴曲演奏,也無法與貝多芬奏鳴曲之完美相稱。」
“No performance of a Beethoven sonata could be as great as the work itself.”
許納貝爾(Artur Schnabel)曾如此評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是的。
但對樂迷來說,我不可能看著樂譜冥想、自己用腦子彈。我仍需鋼琴家的心手與腦,把理性結構出的音符轉化成感性無法言喻的感受和感動。
不知是否因為還沈浸在齊瑪曼獨奏會的美妙樂音之中,當這場演奏片段跳出時,受到他的詮釋吸引觸動,他的表現也比多年前聽過的布赫賓德(Rudolph Buchbinder)現場演奏版本更為情感豐沛濃厚、採行略為大膽的對比。
Zimerman Beethoven pathetique
https://youtu.be/a8XYrNrlBj4
即使是YouTube影片,齊瑪曼的演奏還是讓人對音樂的脈絡一目瞭然,清晰表現樂譜的所有音符和記號,然後把人帶入貝多芬的心境之中。
第八號鋼琴奏鳴曲(op.13)在1799年出版,是貝多芬早期奏鳴曲的傑作。當時29歲的貝多芬已經成為出名且受歡迎的鋼琴家與作曲家,出版商爭相印刷出版他的作品,也不缺贊助人來支持他的生計。然而,為何貝多芬仍親自題名為Grande Sonate Pathétique(悲愴大奏鳴曲)?這悲愴從何而來?這悲愴,究竟是什麼樣的心境情緒?
確切原因有各種推敲。有人說曲子創作之時他的父母過世,是他的哀悼表露;有人說是貝多芬回顧青年前半生的心境,反映出他執著奮戰追求完美的特質;有人說那時他發現自己患了耳疾,回應命運的挑戰宣示他的鬥志。
從聽眾的角度,從音樂中直接感受到的是,貝多芬的「悲愴」,絕對不是悲傷、悲哀或悲情,因為樂曲中充滿搏鬥、省思和堅定,沈重也滿富動能,沈靜謹慎但積極伺動,憂鬱的色彩伴隨著希望的閃光。每個樂章都扣人心弦。
不論該如何解釋「悲愴」,這首作品的詮釋的困難度遠遠超過技巧的難度。
我確信在學這首曲子的當時,我的技巧程度仍舊不足而受盡折磨:快板速度上不去,精準度被雕磨著,家裡的鋼琴不夠好,練起來吃力,每每上課還要重新適應老師家裡的琴。
我總是質問自己,為什麼無法長進,竟這樣愧對貝多芬這麼美的曲子?
速度相當弔詭,在慢板部分需要表現氣氛情緒,但不能拖拉停滯或濫情。快板部分考驗技巧,要有氣勢動能,但必須乾淨清晰精準,同時又需穩定速度,避免「爆衝」。力度也是,既要有張力,但又不能誇張,推演必須自然,也不能淪於單調,且須有整體觀,知道如何調節保留,讓真正需要漸強製造高潮衝擊效應的段落有所凸顯。
無所不在的困難是掌握「空隙」。
我猶記老師說的,這是貝多芬早期的奏鳴曲作品,古典的原則仍然隱藏在他的作曲中,所以觸鍵和所有休止符的標號,必須確實,確保其清晰度,不能鬆散或含糊。其中踏瓣尤其需要思考(因為樂譜沒有標),何時用、怎麼用、用的目的效果是什麼,不僅要琢磨還要實驗,才能揣摩出貝多芬要的效果。(這部分也通常可以清楚看出不同鋼琴家的詮釋和執行方式上的選擇。)
不過,僅僅從技巧面去學習音樂的內容,就已傾心感動。因為情緒張力的特質全都寫在音樂的內容裡,只要嚴謹處理執行,也能達到基本的效果。而對貝多芬的喜愛,驅動著一種在挫折感中要繼續努力的動力。
我還記得其實老師是從第三樂章教起,先學習練習根本的技巧特質(踏瓣學問超大的)。
再回到第一樂章,Grave序奏是我最喜歡的段落,一方面是精彩的和聲、美妙動人的旋律樂句,二方面這段在好鋼琴上去彈奏,音響效果之美令人沈醉(但怎麼駕馭又是技巧考驗),三方面是老師給了去嘗試處理情緒的機會,仿若自己好像有到一個什麼等級一樣。
最後才是第二樂章,看似最為「平實樸素」,但實質詮釋與技巧要求的細膩度最難,挑戰用心、專注度和自身對情感的消化咀嚼,所以放在最後學。
學習這首曲子對我而言是帶著重要的意義與記憶,這是上鋼琴課時期的最後一首貝多芬奏鳴曲。我想,老師當初讓我彈,一定有她的用意。現在再次品味這首曲子,回顧過往的「悲愴感」便油然而生........
重新打開琴蓋把手指動起來,暗自列在自己這幾年的年度目標裡,只是一年又一年地無力執行。
不論如何,不變的目標仍是,回歸鋼琴之時,將以這首奏鳴曲作為的第一個里程碑。
(寫了這篇,立刻去彈了一下第一樂章Grave序奏,手指記得位子,但觸鍵超爛,久未調音的鋼琴音準和音質實在是......相同的,唯有沈重的心情......)
後記:這個齊瑪曼演奏版留言裡的大辯論是,到底第一樂章的Grave序奏究竟在呈現部段落時應該不應反覆......說真的,在聽的時候根本沒注意(我個人非常非常喜歡Grave序奏和它的主題),看到留言才想起來,對喔,以前老師教的是從快板部分開始反覆。後來小小研究了一下,才發現,這是個歷史爭議題啊~因為手稿已經找不到,學者和演奏家們的在不同的版本上辯論,到底有沒有反覆記號?反覆記號是貝多芬的原意還是後人臨時加入的?學者們比對各種版本和歷代鋼琴家的說詞等等,研究結論似乎指向,要反覆但是是從快板的部分開始。音樂研究真的是非常高深需要有考據精神的學問啊!
延伸閱讀:
巴倫波因談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第17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
齊瑪曼2019鋼琴獨奏會
延伸影音:個人喜歡的版本
Buchbinder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8 c-moll op.13 "Pathetique"
Gilels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8 c-moll op.13 "Pathetique"
https://youtu.be/d9ftbVi28TU
“No performance of a Beethoven sonata could be as great as the work itself.”
許納貝爾(Artur Schnabel)曾如此評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是的。
但對樂迷來說,我不可能看著樂譜冥想、自己用腦子彈。我仍需鋼琴家的心手與腦,把理性結構出的音符轉化成感性無法言喻的感受和感動。
不知是否因為還沈浸在齊瑪曼獨奏會的美妙樂音之中,當這場演奏片段跳出時,受到他的詮釋吸引觸動,他的表現也比多年前聽過的布赫賓德(Rudolph Buchbinder)現場演奏版本更為情感豐沛濃厚、採行略為大膽的對比。
Zimerman Beethoven pathetique
https://youtu.be/a8XYrNrlBj4
即使是YouTube影片,齊瑪曼的演奏還是讓人對音樂的脈絡一目瞭然,清晰表現樂譜的所有音符和記號,然後把人帶入貝多芬的心境之中。
第八號鋼琴奏鳴曲(op.13)在1799年出版,是貝多芬早期奏鳴曲的傑作。當時29歲的貝多芬已經成為出名且受歡迎的鋼琴家與作曲家,出版商爭相印刷出版他的作品,也不缺贊助人來支持他的生計。然而,為何貝多芬仍親自題名為Grande Sonate Pathétique(悲愴大奏鳴曲)?這悲愴從何而來?這悲愴,究竟是什麼樣的心境情緒?
確切原因有各種推敲。有人說曲子創作之時他的父母過世,是他的哀悼表露;有人說是貝多芬回顧青年前半生的心境,反映出他執著奮戰追求完美的特質;有人說那時他發現自己患了耳疾,回應命運的挑戰宣示他的鬥志。
從聽眾的角度,從音樂中直接感受到的是,貝多芬的「悲愴」,絕對不是悲傷、悲哀或悲情,因為樂曲中充滿搏鬥、省思和堅定,沈重也滿富動能,沈靜謹慎但積極伺動,憂鬱的色彩伴隨著希望的閃光。每個樂章都扣人心弦。
不論該如何解釋「悲愴」,這首作品的詮釋的困難度遠遠超過技巧的難度。
我確信在學這首曲子的當時,我的技巧程度仍舊不足而受盡折磨:快板速度上不去,精準度被雕磨著,家裡的鋼琴不夠好,練起來吃力,每每上課還要重新適應老師家裡的琴。
我總是質問自己,為什麼無法長進,竟這樣愧對貝多芬這麼美的曲子?
速度相當弔詭,在慢板部分需要表現氣氛情緒,但不能拖拉停滯或濫情。快板部分考驗技巧,要有氣勢動能,但必須乾淨清晰精準,同時又需穩定速度,避免「爆衝」。力度也是,既要有張力,但又不能誇張,推演必須自然,也不能淪於單調,且須有整體觀,知道如何調節保留,讓真正需要漸強製造高潮衝擊效應的段落有所凸顯。
無所不在的困難是掌握「空隙」。
我猶記老師說的,這是貝多芬早期的奏鳴曲作品,古典的原則仍然隱藏在他的作曲中,所以觸鍵和所有休止符的標號,必須確實,確保其清晰度,不能鬆散或含糊。其中踏瓣尤其需要思考(因為樂譜沒有標),何時用、怎麼用、用的目的效果是什麼,不僅要琢磨還要實驗,才能揣摩出貝多芬要的效果。(這部分也通常可以清楚看出不同鋼琴家的詮釋和執行方式上的選擇。)
不過,僅僅從技巧面去學習音樂的內容,就已傾心感動。因為情緒張力的特質全都寫在音樂的內容裡,只要嚴謹處理執行,也能達到基本的效果。而對貝多芬的喜愛,驅動著一種在挫折感中要繼續努力的動力。
我還記得其實老師是從第三樂章教起,先學習練習根本的技巧特質(踏瓣學問超大的)。
再回到第一樂章,Grave序奏是我最喜歡的段落,一方面是精彩的和聲、美妙動人的旋律樂句,二方面這段在好鋼琴上去彈奏,音響效果之美令人沈醉(但怎麼駕馭又是技巧考驗),三方面是老師給了去嘗試處理情緒的機會,仿若自己好像有到一個什麼等級一樣。
最後才是第二樂章,看似最為「平實樸素」,但實質詮釋與技巧要求的細膩度最難,挑戰用心、專注度和自身對情感的消化咀嚼,所以放在最後學。
學習這首曲子對我而言是帶著重要的意義與記憶,這是上鋼琴課時期的最後一首貝多芬奏鳴曲。我想,老師當初讓我彈,一定有她的用意。現在再次品味這首曲子,回顧過往的「悲愴感」便油然而生........
重新打開琴蓋把手指動起來,暗自列在自己這幾年的年度目標裡,只是一年又一年地無力執行。
不論如何,不變的目標仍是,回歸鋼琴之時,將以這首奏鳴曲作為的第一個里程碑。
(寫了這篇,立刻去彈了一下第一樂章Grave序奏,手指記得位子,但觸鍵超爛,久未調音的鋼琴音準和音質實在是......相同的,唯有沈重的心情......)
後記:這個齊瑪曼演奏版留言裡的大辯論是,到底第一樂章的Grave序奏究竟在呈現部段落時應該不應反覆......說真的,在聽的時候根本沒注意(我個人非常非常喜歡Grave序奏和它的主題),看到留言才想起來,對喔,以前老師教的是從快板部分開始反覆。後來小小研究了一下,才發現,這是個歷史爭議題啊~因為手稿已經找不到,學者和演奏家們的在不同的版本上辯論,到底有沒有反覆記號?反覆記號是貝多芬的原意還是後人臨時加入的?學者們比對各種版本和歷代鋼琴家的說詞等等,研究結論似乎指向,要反覆但是是從快板的部分開始。音樂研究真的是非常高深需要有考據精神的學問啊!
延伸閱讀:
巴倫波因談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貝多芬第17號鋼琴奏鳴曲「暴風雨」
齊瑪曼2019鋼琴獨奏會
延伸影音:個人喜歡的版本
Buchbinder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8 c-moll op.13 "Pathetique"
Gilels Beethoven Piano Sonata No.8 c-moll op.13 "Pathetique"
https://youtu.be/d9ftbVi28TU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