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練習曲、改編曲或其他作品,李斯特的音樂帶有強大的故事性與敘事內涵。他深信,音樂的創作靈感,應該來自音樂以外的事物,音樂應該與其他藝術形式連結呼應。
這與他青年時期在巴黎生活所受的衝擊有關。那時李斯特意識到,只憑藉鋼琴才華是不足以立足巴黎文化沙龍圈。他想盡辦法學習研究藝術、文學、哲學、政治的相關作品,拜訪結交當時的文藝名家,如作家詩人雨果、海涅、巴爾札克,畫家德拉克瓦、安格爾,歌劇作曲家貝里尼、梅耶貝爾等人。這些養分豐富了他創作音樂的內涵與思考音樂的視野。
李斯特在音樂史上的另一個重要印記在於首創交響詩(Symphonic Poem/Symphonische Dichtung)的題裁形式。
交響詩可說是從交響曲演變而來,也是標題音樂擴展出來的一種形式。當時有人認為交響曲的發展已經到了瓶頸,需要改革,就用單一樂章來交代一個標題,方便告訴聽眾樂曲在描寫些什麼,「標題音樂」的形式由此而來。
白遼士是早期「標題音樂」交響曲的典範之一。李斯特曾花了大量時間研究《幻想交響曲》,不論是豐富的配器法還是利用主導動機貫穿全曲和情節段落式的結構方式,對李斯特音樂性和作曲法的成長帶來特別的影響。因此,交響詩雖是李斯特創建的曲種,但不得不歸功於白遼士。
透過交響詩的形式,李斯特擴展深化標題音樂,自由表達文學、意念、情感、印象,或以音樂仔細描述標題的場景及內容中所提「詩」的含意,釋放音樂的既定範疇,呼應當時浪漫主義思潮,激發聽眾更多的想像和欣賞的角度。這樣的創作思維深深影響著後世的作曲家,如穆索斯基(展覽會之畫)、史麥塔納(我的祖國)等。
李斯特在1848-1858年創作了一系列的交響詩,共13首作品,大部份都取材自文學作品,也有受到繪畫啟發的內容。
例如,第一號交響詩《山間所聞》(Ce qu'on entend sur la montagne)取材自雨果詩篇《秋葉集》(Les Feulles d’automne)中的第五首詩作、第三號交響詩《前奏曲》(Les préludes)修改自根據法國詩人奧特朗(Autran)詩作《四元素》(Le squartre Elements)的合唱曲,再引用法國詩人拉馬丁(Lamartine)的詩《詩意的新冥想》作為發展的素材、第四號交響詩《奧菲歐》(Orpheus)採用知名古希臘神話《奧菲歐》的故事與葛路克(Gluck)同名歌劇的啟發、第六號交響詩《瑪捷帕》(Mazeppa)根據雨果同名長詩而作、第十二號交響詩《理想》(Die Ideale)則是對德國詩人席勒詩作的讀後心得。由此可看出他對表達詩意哲理的感悟。
為了幫助聽眾理解交響詩作品,李斯特還會為完成的曲子寫序言(prefaces),說明他對於音樂內涵和脈絡的想法,避免其他人以偏差的觀點加以詮釋。
以現今還相對經常演出的第三號交響詩《前奏曲》為例,李斯特在總譜前寫著:
「我們的人生不就只是那未知讚美詩的前奏嗎?— 那開頭第一個莊嚴音符就以死亡音調寫成的讚美詩。愛是一切存在的光燦黎明,然而命運注定:最初的歡愉必然被風暴打斷,美好的幻覺必然被致命的打擊趕跑,崇高的祭臺必然被無情的雷電吞噬;承受了如此殘酷傷害後的靈魂,自風暴中走出,必然努力讓自己的記憶在原野的平靜優雅中休憩。不過人很難長久讓自己沈浸在大自然給予的原初幸福寂寥中,每當『號角響起』,他就匆忙趕赴危險的陣地,不管打的是什麼樣的戰爭,都能將他召喚到前線,在戰鬥中恢復完整的自我意識,與全副的精神能量。」
序言則引領聽眾進入樂曲鋪陳的情緒與情景,帶入詩意的視覺想像。
Liszt:Les Préludes(Daniel Barenboim/Berlin Philharmoniker - Staatsoper Berlin)
除了形式和題材上的選擇呼應浪漫主義萌芽的火花之外,李斯特在創作交響詩的手法,也極具個人特色並一反傳統的作曲模式,用現在的話來說叫做「嘗試錯誤/修修改改」(trial-and-error)手法。他可能是一段段來創作或缺乏結構地來作曲,有時曲子沒有明確的起頭和結束,有時曲子根本不算完成。通常藉由助手之手將作曲構想初步彙整,加以配器整理,再由李斯特修改。他在修改的過程中,可能增添、調整,有時又重組衍生,創作出另一首曲子。接著,就把樂譜交由管絃樂團演奏。
李斯特說,他需要聽到音樂被演奏出來,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I needed to hear them in order to get an idea of them.)。
他經常修改已經交付印刷的樂譜,在作品已經在排練階段還繼續調整。(不過,這也是因為那時李斯特坐著威瑪宮廷樂長的位子,手邊有各種資源所以可以這麼做......)所以,許多作品都有好幾個版本。
以他的第一首交響詩作品為例,起草、修改到定版事實上經過了20年的時間,曲子的「定位」,也從最早構思手稿(1848~)訂的標題「音樂會序曲」,改為「冥想交響曲」(Meditation-Symphonie)(1850),反映雨果詩作中沈思冥想的意境,以及他想要強調的管絃交響效果。直到1857年,他才正式將此作以「交響詩」的名稱出版。除了管絃樂版本,他還創作了這首交響詩的雙鋼琴(S.635)與四手聯彈(S.589)版本。
只不過,李斯特雖被視為交響詩形式的創建者並影響著華格納等人的作品形式,他的交響詩作品,不論在當時或在當代,在樂眾與音樂家心中,都未有相對應的地位與重要性。
公告版位
本站內創作評論文章,非經本人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或修改。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yagal@hotmail.com
- May 31 Fri 2019 17:30
淺談鋼琴之王李斯特(Franz Liszt)(3)交響詩形式的創建者
close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