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古城容易帶給外來客一種跳脫時空的想像,發思古之幽情,吸引外來客的觀光、暫留或移居。這些殘存可見的歷史資產,引發文化商業化的市場機會,改變當地原本的生活面貌。
然而,修復歷史樣貌到什麼程度,開發哪些觀光資源,如何活絡地方經濟,一直都需要在紮根保有與發展創新之間不斷協調。
有些古城被重塑得不倫不類,有些古城則在新舊激盪下,轉化生活的內涵而煥發活力。
近年來台灣興起的地區營造和文化復興運動,實踐的作為與行動顯著,而效益還待評估。恆春鎮的古城中心也在這波潮流之中。
屏東縣政府的網站寫著「恆春老街/古城魅力商圈」:
https://www.pthg.gov.tw/film/Photo_Content.aspx?n=1635F69C7777535B&s=1D884D129426AF2B
老街位於恆春鎮內的中山路及福德路交會路段,至今已逾百年歷史,街上大多是歷史悠久商家,走在街上別有一番懷古風貌。近年來推動老街再造運動後,老街路段均已鋪設紅磚步道,設置意象路燈,並命名為恆春古城魅力商圈,包括露天走廊、老街點心城、西門城文化廣場等。
敘述中,我看到了環境營造,風貌改造,但「魅力商圈」之魅力該從何而來?
對遊客而說,所謂「老街再造」最顯見的產物就是各種宣稱設計過的街道告示牌與街頭物件。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將主要景點地標物產圖像化,作為路標。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在老街上,仿鐵窗花樣的概念,將恆春民謠的元素月琴作為設計重點,變身為「意象路燈」與一致性店頭標示的花樣。
photo source: https://www.pthg.gov.tw/film/Photo_Content.aspx?n=1635F69C7777535B&s=1D884D129426AF2B
水溝蓋也來點設計。
好的符碼能衍生經過聯想思考的意義,達到溝通效果,但是否就足以顯示再造的心意和新意?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我總會想吐槽的是,在台灣談及「當代化」,好像永遠不能免俗的必須有個「文創市集」。(但恆春的這個我一點也沒興趣走進去看看.....)
當然,這背後參雜美學素質的因素(猜想跟招標相關OOXX更有關連),但我慶幸看見的恆春古城魅力,是出自居民的生活氛圍。
硬體建物,總還是最直觀可視的。以中心的老街為例,不同時期遺留的古宅與現代興建的建物比鄰錯落。
為了招攬生意,大部分店面已進行不同程度的重新裝潢。對於頗擅長與時俱進的台灣人來說,似乎更偏好整合歷史建物與現代風格,為老宅帶來新貌。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老街建物特色從外觀看去可以發現特殊的鐵鑄窗花、傳統的洗石子外牆或紅磚,散發懷舊的趣味和風情。老宅改建的商家民宿已成為打卡或文青聚集的標的。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我這次沒機會到此類知名店家拜訪(正在休息的店也不少),只能從這趟快閃入住的民宿稍稍體驗新舊交融的面貌和氛圍。
這間民宿是間50年歷史的台閩式老建築,早年是恆春三信銀行。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內裝保留了磨石地板、窗花、雕飾、圍欄,以及透光天井等等老屋特色,加上改裝者所喜愛的文藝歐風氣息。
你要說這是一種老城新生活的代表嗎?這可能得訪問居住生活在此的當地人......(不知為何我孤僻沒想到要和民宿老闆哈拉聊天?)
隨手google會看到一些報導,有些改造主(不少是建築、設計背景)說,擔心老屋屋主不懂老屋價值,怕屋主為了商業經濟價值而不小心破壞了老屋,所以積極出手承接、改造、經營。當然訪談有它想傳達的訊息和價值觀,但我想新舊居民想要守護這個生活領域與延續古城活力的心是一致的。未必會有專業不專業、有或沒有理念的區隔。
真正的生活感,還是在人身上,看看人怎麼和空間環境互動,怎麼和其他人互動,擁有什麼樣的生活節奏和生活模式。
南門路邊有間盆栽園藝店,一棵大樹好像從屋子中間長出來一樣,整間店有著綠意沖天的氣勢,騎摩托車來買大大小小盆栽的客人,沒什麼斷流過。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這些盆栽,大概就出現在住家店家的門前、後院、窗台和室內的角落,用植物妝點角落空間的作法好像非常普遍。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不只是這些「綠」,巷弄裡發現的色彩更加奪目,華麗的桃紅,搭配大膽的牆面刷色,盎然生意毫不遮掩。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午後的恆春古城老街,有幾種不同的步調。
南門圓環旁的路邊有顆很大的老榕樹,落山風把樹枝樹葉吹得瘋狂。樹下聚集一群老人家,聊天聚會下棋,人和樹都元氣滿滿。
商街的住宅戶跟店家一樣,開著門,敞露自家大廳。一夥好友鄰居就坐在客廳泡茶聊天,或者在窗邊圍桌打起撲克牌。如果路過好奇多看一眼,他們還會跟你眼神交會,沒有友善也沒有惡意。
在猴洞山公園和城牆區運動的人不少。較特別的是在北門遇到的一對母女,她們坐在城門上的台階吃點心,原來是要一起等太陽下山。媽媽很是投入地準備相機開拍,拍完靜靜看著,等待夕陽的紅彩消退,接著兩人心滿意足下城門騎上摩托車回家。
恆春特有的慢活氛圍其實吸引許多年輕人。之前聽過的笑話是:會來恆春的人有四種 — 失業、失戀、失望、失魂落魄 — 來了之後就會解脫。現在的移居動機應該是稍微正面,有的純粹愛海而來,有的北漂回來,有的是到此追夢外地人,用自身的夢想和創意帶動恆春古城的地方創生。
我還沒來之前就聽說台灣最南的獨立書店「紅氣球書屋」(http://jdanews.com/blog/?p=8415),像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中山路底近西門有家專賣客製拖鞋的店Step Up,也是老宅改建,隔壁附近還有其他有名店Spoon in Pocket和白羊道柴燒麻糬。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店頭掛著兩支拖鞋當標幟,與入口處貼的「國際衝浪節」海報相得益彰,海洋味濃濃。不穿夾腳托的我只是好奇在門口窺看店內的狀況,我看到各種顏色尺寸的鞋底、鞋帶,大概是「可自由搭配客製拖鞋」這樣的產品服務。這既是一種現代也傳統的思維,把一件事做到好的概念。(就像很多老店就只賣乾麵和切滷味,沒有別的了。)
正在那邊探頭探腦時聽到一個可愛童稚的聲音說:「媽媽,有客人來了~」一位小女孩看見我,跟在裡面做事的媽媽通風報信。爸爸媽媽也許是仍帶著移居者的故事,但這小女孩可就是道地恆春人了呢~
城的另一邊在北門附近民宅區有間非常現代感和周圍房子不搭的水泥屋,我很難不注意它的特殊「違和感」。落地窗看到屋內一群面著電腦的年輕人,直覺就像家設計或行銷公司,好像更像台北中山區之類的場景。走近一看,卻發現是間餐廳「好好吃頓飯」,可又看到什麼「駐村、學堂」的標示。更深入到院子裡,滿滿綠意,像是溫室又像是花店。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複合式場域?對於探頭探腦的我,進進出出的人看到了,但沒有質疑也沒有要接待的樣子,並沒有把我設定成什麼人。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走出這個小空間才注意到招牌「城東大院子」。
短暫街區閒晃的感覺是,這個古城帶著自己步調,動靜交替,有些地方休息養生,有些地方活動豐富。
在老街上,有80歲阿婆阿伯賣了50多年的麵攤、祖傳三代的鵝肉冬粉店、沒啥裝潢甚至只是推車賣的綠豆蒜、北門家常菜這種在地人聚餐童叟皆宜的老字號餐廳。這些安居樂業的在地人,度過一個又一個十年。那附近也有精品咖啡、藍帶甜點、歐風料理、各種新趨勢思潮啟發的經營型態,儼然也是另個創新實驗場。新或舊,老或潮,就是一種恬靜淡定(不招攬也不熱情,當你是空氣,隨便你)。
古城將一代代當地人的共同記憶與動人故事,收容起來。不管居民是先來後到,當地居民的怡然自得,展現一種自在的生活方式,不斷滋養古蹟和生活的共生關係。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若問我,在恆春有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大概就是,不會騎摩托車的人(就是我)會不會在這裡看作一種失能啊…….
延伸閱讀: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