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making warhorse.jpg

photo source: https://www.amazon.com/Making-War-Horse-Variouis/dp/B002QW7J6S

 

《戰馬》(War Horse)製作本身的始末就是一個精彩故事。

 

導演Tom Morris是《戰馬》的主催者,他一直在尋找可以與南非著名偶劇團Handspring Puppet Company合作的製作題材。契機出現於他媽媽隨口提及一個關於一戰的一匹馬的故事,這出自1982年出版的童書,作者Michael Morpurgo藉由戰馬Joey的觀點來述說戰爭帶來的苦難與生命的愛與情誼。

 

Tom Morris向當時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的藝術總監Nick Hythner大膽提議,要以偶戲呈現這個作品,意味著作為一個作品中心的故事主角將不發ㄧ語。當作者Michael Morpurgo被徵詢改編意願時,他坦承基於自己對於作品和劇場的既定認知而傾向婉拒。鍥而不捨的Tom邀請他一起欣賞一齣偶戲,在他發現自己因木偶的表演感動流淚時,開始相信《戰馬》的改編是有可能的。

 

於是,南非Handspring Puppet CompanyAdrian KohlerBasil Jones受邀來到國家劇院的劇院工作室,帶著未經測試的原型前來工作,團隊進行第一次的創作探索。

 

在這初始的工作坊中,演員們套上紙板箱,甩弄著碎紙做成的馬尾巴,在工作室裡繞圈圈走了又走。其他團隊成員宛如即興地丟出各種創意挑戰,來回嘗試回應,時時發生的互相批評常突然擦出火花而產生絕佳點子。

 

大家都很興奮,覺得好像有點什麼。

 

Nick Hythner在他的回憶錄裡說,他不禁被他們的熱情和信念感染,於是同意讓團隊繼續發展下去。

 

這個集體創作於焉展開。

 

下一步,南非團隊開始研發馬匹Joey的設計製作,倫敦團隊則著手進行劇本創作。同時,另一位導演Marianne Elliott也加入導演陣容。

 

團隊集結了一流人才,大膽投入這個實驗。創作過程透過幾次工作坊,慢慢形成概念,逐步具象。

 

南非偶戲團隊的主要設計師Adrian Kohler回歸馬的本體,深入研究馬的解剖結構、生物力學,然後觀察真正的馬是如何運動活動,把這些細節放入設計概念之中。

 

Design-for-War-Horse-by-Adrian-Kohler--510x382.jpeg

Photo source: https://www.internationalartsmanager.com/features/pulling-strings-creators-behind-war-horse.html

 

接著是偶體的製作。一方面要表現出馬的形體與力學結構,二方面要滿足工程機械操作上的需求,步伐、踏蹄、甚至要讓可以流露馬兒思考與情緒的耳朵動起來,三方面它的材質必須夠輕、方便掌控,可又不能失去馬的份量感,還要能夠安全承重(因為屆時會有演員「騎」在馬偶之上)。

 

The puppets.jpeg

photo source: https://www.warhorseonstage.com/learning/puppets/

 

而馬偶的生命則操之於操偶師。操作不僅需要模擬出馬的動作步態,更需要傳達出馬的神情和感受,最關鍵的是營造馬偶在呼吸之間的生命力。操偶師細膩的操控不僅是大量技術性、技巧能力的展現,更是一種情緒與情感的表演。

 

Making War Horse - The Puppet Factory

https://youtu.be/9a9-zLDqx5g

 

第三次工作坊(20066月),BasilAdrian帶著Joey來到倫敦。這時的Joey,身軀由彎曲竹條組成,裹著可透光的薄紗,裝著皮製的耳朵和尾巴。透過三位操偶師,分別控制頭部(head)、中身前足(heart)、後身後足(hind),三人一體,絕佳的默契,從呼吸、動作到馬鳴嘶嘶聲,都栩栩如生。

 

Adrian and joey.jpeg

photo source: http://www.handspringpuppet.co.za/our-work/media-coverage/the-puppet-factory/

 

「這匹馬真的太棒了。」Nick在他的回憶錄裡寫,「儘管劇本還需要下功夫,可是我對戲偶馬完全買單。」

 

在後續的排練中,劇院非常貼心,還派了物理治療師一起來跟操偶師與馬偶設計師工作。指導操偶師如何使用身體避免長期/過度使用的運動傷害,並建議是否有馬偶設計上可以調整的地方。

 

在一次次工作坊與排練中,不同創製團隊的成員開始參與故事中的角色扮演。

 

美術設計Rae Smith除了得創造舞台和故事背景及時代氛圍,她還被邀請進入Nicholls上校的角色世界。這位愛畫畫的上校經常利用素描捕捉他行經各地的視角景觀,設計師Rae化身Nicholls上校,將其眼手思維畫出的素描化為實體,成為劇作重要的舞台景觀與意象象徵。

 

截圖 2021-07-02 下午3.56.01.png

photo source: https://www.warhorseonstage.com/learning/design/

 

配樂、歌曲與音效設計的團隊則負責製作聲景設計,營造Devon郡的鄉間風情與戰爭的風聲鶴唳。劇中採用大量Devon郡的民謠旋律,團隊在一起工作的過程中慢慢編織劇作需要的歌曲與配樂,並非以作曲家單獨作曲的模式再組合編排。歌曲對於故事推演產生重要功能,特別能夠傳達時代下群體與文化的精神和經驗,因此設計了歌者的角色,作為說書人在關鍵時刻述說無奈和感傷,也像是時代的精神與人民的靈魂,回應戰爭對生靈帶來的影響。

 

而雙導演的運作並非因創製龐大繁雜需要分工的緣故,而是基於對品質和成果的期許。兩位導演TomMarianne有著不同的訓練系統和風格背景,也經常意見不同,因此有更多需要溝通協調的地方。兩人不僅沒有減少工作份量,反倒需要投入雙倍的精力氣力,但也透過不同觀點的交會刺激,促進更多素材和可能性產生。這表示,需要做出的藝術決定將變得更多更難。透過這樣的工作過程,製作的品質得以打磨。

 

團隊進行諸多大膽嘗試,操演排練了好幾個月,在雛形完成之後終於可以進行預演(Preview),第一次整體地來檢視製作成果。

 

預演安排在2007109日,是正式首演1017日前一週左右時間。結果回應不如預期,許多人都認為這個大膽實驗要搞砸了。作者Michael看完之後感到失望、輾轉難眠好幾天,擔心這原有雄心壯志的製作可能慘遭滑鐵盧。

 

對團隊來說,要扭轉結果勢必需要修改。可是,之前已經投入各種心血,宛如自己生出的寶貝孩子,要改要殺,令人痛苦不忍。

 

導演MarianneTom都不想扮黑臉。這時就得靠劇院藝術總監Nick了。

 

Nick毫不客氣點評:「太長、太慢。不清楚。刪戲!刪戲!」同時也坦承他身為藝術總監的疏失,後悔在看整排時「沒有再嚴格一點」。

 

此時此刻,還有時間修改。

他們需要做出痛苦的決定,需要取得平衡:預算盈虧必須被重視,對劇院和觀眾的責任必須被重視,藝術家的創意必須被尊重。帶著大家前進找出方法的,用Nick的話就是「以這齣戲來滿足期盼大格局故事的集體飢渴」。

 

正式演出的《戰馬》做了非常多變動,造就空見的成功。

 

如此的成功,完全不在團隊預期之中。團隊事後回想,「我們是一群不知道自己實際上要幹嘛、需要幹嘛的人」,因為連會做成什麼樣子都不知道,根本不會去期待要有怎樣成功的結果。這顯然與業界慣有「一開始就知道,一開始把事情做對,才顯示你是頂尖專業」的認知完全不同。

 

整個創製過程如同一段冒險的旅程,他們是一群一起去「發現」的團隊,能夠信任彼此,一起打造一個「安全」的環境。在這裡面,允許事情發生,允許相互質問、相互挑戰,允許失敗出錯,能夠遞延評斷因而能夠發現更多,相互扶持去面對創作過程中的各種不確定性和風險。

 

War horse rehearsal.jpeg

photo source: https://twitter.com/warhorseonstage/status/897396988429430784

 

這樣團隊的精神特別在預演跌跤後極致發揮。

 

當時藝術總監Nick提出非常尖銳而直接的藝術問題。面對質問,團隊無法為自己辯護,為了一個整體品質更高的製作,只有改變、帶種刪改才有機會。

 

2007-2009年間連續兩季在國家劇院叫好叫座的成績讓《戰馬》得以轉戰西區(West End),爾後在2011年前進百老匯(Broadway),陸續在北美、澳洲、英國巡迴演出。2013年製作了第一檔非英語發音的版本,於德國柏林首演,之後還有荷語版與中文版。

 

這一連串的巡演證明《戰馬》不僅是翻轉劇場製作的典型,更是創造票房和口碑的鉅作。展望一連串加演、巡演與商業劇場長期上演的機會,將不可能由同一組團隊和固定卡司(cast)一直演下去。對此,《戰馬》團隊要將創製思維改為經營思維,將一齣製作演變成類似營運一間公司的模式。作者Michael在作品搬上舞台的十幾年來,定期給予每批新卡司「新生訓練」。他與團隊分享故事的背景、他帶著讀劇、他分享寫作的過程,偶爾還是會對劇本調整和導演提出建議。首演卡司漸漸走進幕後,成為指導,傳承演出的技巧經驗。為了配合不同場地和不同卡司,主製團隊掌握最高藝術原則,但會因應演出的外在變數,微調排練和演出的方式。(例如:動作設計、空間運用;操偶師與演員如何產生默契等等。)每批卡司在工作的過程中發展出自己對角色和戰馬Joey的觀點與詮釋。

 

《戰馬》的舞台也不限於劇場,Joey經常走進城市、社區、校園,甚至隱身進入老師們的「教學包」,成為大眾接觸劇場藝術的媒介。

 

students in warhorse workshop.jpeg

photo source: https://www.warhorseonstage.com/learning/

 

隨著一場場演出,《戰馬》持續演化,發展出它自己的生命,在觀眾的觀演經驗中活著。

 

後記:

我先是被作品本身感動驚懾,而想知道更多關於它的誕生故事,然後發現,整個創製過程的起伏轉圜也是一個美妙故事。(實際上還有出一部48分鐘的紀錄片,留下製作甘苦與花絮:https://www.amazon.com/Making-War-Horse-Variouis/dp/B002QW7J6S)這些專業人士不僅才華洋溢,他們開放can do的心態和工作精神啟發多多,就像是值得學習的個案研討範例,足以給予某些自以為是者的愚昧重重棒喝。

 

參考資料:

https://www.warhorseonstage.com/

War Horse: The Final Farewell: https://youtu.be/tU-96J0qQr8

The genius puppetry behind War Horse | Handspring Puppet Company: https://youtu.be/h7u6N-cSWtY

The Making of War Horse: https://youtu.be/_gCBnA4e2VM

https://artsandculture.google.com/exhibit/staging-children-s-stories-at-the-national-theatre/gQbTsqAG

https://www.theguardian.com/stage/2014/aug/19/how-we-made-war-horse

Nick Hythner回憶錄《我在英國國家劇院的日子》:

Designer Rae Smith Portfolio: http://www.raesmith.co.uk/2014/12/13/war-horse/

Projection design: 59 productions: https://59productions.co.uk/project/war-horse/

 

延伸閱讀:生命的卑微與高貴 - 小記《戰馬》(War Horse)

arrow
arrow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