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那年夏天造訪薩爾斯堡時,我們住在一間鄰近大教堂(Dom)、位居小巷的民宿(pension)閣樓,每天早上我們都是被大教堂的鐘聲喚醒。早晨時一打開閣樓的木窗,就看到蔚藍的天空,陽光看似耀眼,但空氣仍是清涼。一早出去閒晃,必經之處就是教堂附近的市集廣場。

和我們一樣,市集也是隨著教堂鐘聲甦醒。新鮮蔬果、乳製品、肉品還陸續在擺攤時,販賣早點的攤子卻早已做起生意,遠遠地就可以聞到剛出爐的麵包和糕點的香味,遠遠地也可以看到水煮香腸熱鍋的蒸氣,攤位走道前走著零星幾位早起採買麵包的老太太和三兩邊沾著芥茉吃著香腸邊和攤子老闆閒聊的先生。早晨的市集還算寧靜,但越接近中午市集就越熱鬧,大多數攤子都已上貨完畢,老闆們大聲招呼客人們,順道購物、吃午前點心的人潮在排滿攤子的市場中穿梭。稍微觀察可以發現,多數人潮不斷的攤子都是家族式分工經營:媽媽總是把攤面整理得整潔、技巧地陳列出鮮味四溢的效果;爸爸和大哥大多在攤位與貨車存貨區間來回,確保攤面供貨充裕;笑容可掬又能言善道弟妹則用青春元氣吸引到不少客人。市場交易背後是勤奮、各司其職、樂在其中的工作與生活態度,生鮮熟食在一個勤奮有效率家族的合作下,接二連三地在生產消費的流程中交易到消費者手中。

過了午後,市集運作的步調又慢了起來。市場上走著三兩抱著希望搜尋食物的客人,可惜老闆們已開始收拾整理攤子,慢慢把紙箱和剩餘的商品搬回車上,一邊喝著水一邊閒聊著今天的生意狀況,反倒沒太注意到走近的客人。到了傍晚,只剩下邊角靠近餐廳的地方立著幾張站桌和高酒桶,供人小酌啤酒,興致高昂的酒客倒是使得廣場角落的氣氛輕鬆活絡。等到深夜,市場廣場又恢復寂靜,能聽到的大概就只有碎石版路上路人經過的腳步聲。

在歐洲,不論多大或多小的城市鄉鎮,市集是生活中必有的場域,是消費活動進行的場所、人與人間互動模式的聯集。市集一天的運作隨著正常人一天生活曲線起伏-早晨緩慢甦醒,中午精神抖擻,下午小憩,傍晚因一天工作結束稍生輕鬆歡樂的氣氛,夜裡平靜休息。正因市集的一天和人活動時程表關係密切,有時反倒難以區分究竟是誰在這些諸多互動中採取第一步行動-人因市集的存在所以到此買菜嚐食;還是市集因人生活基本需求而存在著?應該都是原因吧?金錢與貨品上值的交易固然是市集商業活動的具體項目,但不論對於仰賴市集運作維生者或是從市集發掘生活中零星驚喜的偶然參與者而言,人與人間的互動、生活態度的展現等卻是加諸市集微妙無形魅力之所在。對於到此地探訪的外來客而言,走一趟市集,觀察市井萬象百態,正是一瞥一地氣候飲食、居民互動模式與生活文化的良機。讓人驚喜的是,薩爾斯堡市集裡所呈現平易近人的庶民景象和環建的巴洛克華麗建築與承襲的音樂藝術精緻文化毫無衝突地融合一體,顯現城市與市民文化的多元面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