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akarazuka 100
Photo source: http://kageki.hankyu.co.jp/

人事物的價值必須能夠經歷時間考驗。ㄧ個為了增加電車乘客數量而成立於溫泉勝地的餘興節目表演團隊,成就了獨特的表演文化。

今年趁著寶塚百年慶典,來到關西湊熱鬧。

第一站來到兵庫縣立美術館,參觀特別展出的寶塚百年展,重新認識寶塚的歷史、名劇和明星。

對大多數觀眾而言,明星們和精選嚴選的團員是最前線的門面。但看完特展後,我更能體會的是明星人氣背後團隊的力量與嚴謹的組織經營系統。

這套系統中除了有高標準的選育用留團員制度,如何組織運作創作團隊更是關鍵。寶塚擁有自己的編劇、導演、設計和技術人員,他們熟悉又能發揮寶塚特性;但為激發創意創造話題,寶塚也同時與許多國內外業界高手共同合作,如外國編舞家、歐美音樂劇授權、服裝設計界大腕、流行樂壇名詞曲創作人等等。不過,對票房有絕對影響的還是選材,如何找出每個時代觀眾所能接受的題材並創造話題,不只是管理營運的智慧,還稱得上ㄧ門藝術。

我很喜歡最早期寶塚的風格, 融合和洋元素的濃厚Art Nouveu風味,把法國等歐陸地區的流行歌曲和舞蹈,以輕歌舞劇(或者就直接稱為歌舞秀吧!)的形式重新呈現。現在寶塚舞臺註冊商標的Line Dance和大階梯就是在這時期的產物。這時的 Takarasienne華美而優雅,她們的妝容與姿態與當時社會大眾的模樣有所區隔。從一開始,寶塚帶給觀眾的就是一種美麗的夢幻世界。

Paris sette Takarazuka 1930
Photo source: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Category:Takarazuka_Revue?uselang=zh-tw

現場參觀特展的民眾老少男女都有,看來有粉絲也有當地居民。大家以一種尊重的心情看展,不太有朝聖追星般的興奮,只是各自品味著記憶和想像。寶塚一百年的歷史也依存在大社會一百年的興迭中:日本西化的開端、大戰的打擊與戰後重建、美國文化的影響、阪神大地震、動漫電玩興起、娛樂市場的演變等等。我聽到許多參觀民眾的對話是圍繞在彼此的記憶中(她們一起迷過的Top Star、一起看過的表演、學生時期一起討論交換的漫畫、仍可唸出幾句台詞的劇或歌曲等等),恐怕是這些回憶和對話讓看展心得更為深刻吧?策展者利用蒐集完整的文件、影音、海報、服裝、舞台模型、場景重現的角落,也讓未曾參與寶塚經歷的遊客如我,進入了時空隧道。

百年經營不易,有成功有高峰,也有艱困和挑戰,抱持著信念努力不懈還是永續走下去的根基吧?

寶塚百年之湊熱鬧之旅,光看展是不夠過癮的,還是要來到寶塚大劇場觀劇才算完整。

這次看的是星組的The Lost Glory~美しき幻影~/パッショネイト宝塚!

現場的寶塚大劇場有種氛圍,大階梯的紅地毯襯著潔白牆面,華麗感來自天花板的水晶吊燈與金色裝飾圖案,大廳擺著一臺自動鋼琴,演奏當回公演的主題曲,左側牆面高側掛著此次公演人員的照片。雖沒有國家級劇院的恢弘光燦,但總是熱熱鬧鬧的。現場服務也相當貼心,除了可租用望遠鏡,還提供毛毯。

進到演出大廳後,過往只在Youtube螢幕看到的2D 景象立體了起來,明星們的聲音非常清楚貼近,觀眾可以看清舞台的每個角落。難怪資深的寶塚觀眾都說一場演出得至少看兩次,才有機會好好zoom in欣賞Top Star又可以捕捉整場大小細節、發現明日之星的賣力演出。

劇目的部份改編自奧賽羅,有專科理事轟悠特出,讓星組Top Star柚希禮音當了個反派男主角。轟悠的臉龐輪廓真不是蓋的美麗,表演功力成熟,可惜是個痛苦壓抑、性格悶的角色。相較之下,柚希的角色是劇情帶出張力與轉折的震央,反派畢竟容易發揮,加上她穿上Armani西裝後挺拔帥氣的身型與Top Star專屬的強力聚光燈,的確是全劇最搶眼的角色。

場景時空設定在ㄧ戰後的紐約,移民們追尋美國夢的時代。舞台設計其實很簡單,卻以關鍵意象符碼(如摩天大樓、大船等)與燈光運用,將氛圍簡潔呈現。場景的變換正是寶塚舞台技術團隊所擅長的,就在幾秒之間音樂間奏中,從紐約街頭轉換到五光十色的夜總會。舞台場域中,明星雖永遠是注目的焦點,但幾段群體場面也是氣勢十足, 寶塚的訓練有素與表演素質就在這,不論歌唱或肢體都是一致而細膩,演員即便站在最邊最角,演出的投入程度沒有折扣,表演的實力就在這些細節之中。

秀的部份則是以南美的熱情活力為主調性,繽紛的服裝與妝容搭配絢麗的燈光,歌舞部份加入一些點到為止的新穎元素(如Capoeira和鋼管),講述著若有似無的故事情節,結構尚稱緊湊,帶high氣氛。

坐在二樓位置可清楚俯瞰全景,秀的群舞場面比劇更具盛美華麗聲勢。終曲大陣仗的Line Dance是寶塚招牌,多年的硬工夫直接了當表現在一氣一體每腿的踢舞之中, 舞者奮力而專注的演出,把她們對舞台的熱情和與夥伴一心的牽絆傳遞出來,短短幾分鐘讓人感動。

最後由大階段做結。從前不太能欣賞寶塚過度誇大華麗的parade謝幕,但越是瞭解她們養成的歷程與製作背後的點滴,便越能欣賞短短5-7分鐘謝幕對表演者與觀眾的意義,正所謂「羽根的榮耀與負荷」吧?一年年的努力,Takarasienne們希望往中間站、在階段上停留歌唱的時間拉長、身上的羽根與水鑽越來越豐厚。而這也是觀眾直接而無保留地給予表演者熱烈回饋的時刻,大力拍手一同唱和演出的主題曲。尤其看到一樓最貴席位觀眾們超級投入拍手的模樣和被明星眼神笑容電昏的飄飄然,我突然覺得,能為一件事瘋狂是種值得開心的經驗。

也許這正是寶塚經營學中很獨特的一部分。在其他娛樂和表演事業中,觀眾與明星總是有著距離,在現場演出中,觀看與被觀看的角色分明,打破時空限制的接觸點繫於商品與媒體,要親身與明星互動,往往可遇不可求。然而,當你迷上寶塚明星,公司早已準備好各種品項讓你為了掃哪些貨而煩惱,你總是知道她們何時何地演出,還有機會參加享有更親密互動的茶會晚餐秀。只要口袋夠深、時間夠多,你就可以近距離盯著她們看,聽她們說話、唱歌、跳舞,還有管道確保你對她們的仰慕可以確實傳達。然而因為寶塚明星是有「賞味期限」的,粉絲在不知明星可能何時卸下華服告別寶塚舞台的狀況下,大多義無反顧地追追追。

Fan Club和出入待就是一種很特別的追星方式。 演出結束後,我好奇地跟著出待,不是為了某位明星而是為了觀察其他粉絲。

一開始有ㄧ群圍著紅圍巾的粉絲,井然有序排排站。沒多久她們的明星就出現了(但我不知道是誰)她們整齊地呼喊口號表達對明星的關心和激勵,接著一一遞送卡片禮物。送走明星後,這群粉絲也就漸漸鳥獸散了。隨著天色漸暗,小雨要下不下的,我一度打起回大阪的念頭。但就在那時走進大陣仗人馬(比剛剛的紅圍巾隊伍還更多排了五六排以上),彷彿正在進行某種重要計畫般,我猜想她們等待的明星應該是更大咖的。一群人三不五時就起立蹲下,不輸軍隊的紀律,重要幹部們隨時以手機在更新追蹤進度一般,眼光敏銳環顧四周。耐心耐心耐心,許久,她們的「神」終於出現了,戴著淺色藤編帽子、藍長版有飄逸感的襯衫搭配白長褲,清爽的配色,原來是柚希禮音呀!她非常親切,向每位遞出禮物卡片的粉絲一一致謝致意,總是面帶鄰家少女可愛純真的笑容,沒有任何架子,滿是真誠,真討人喜歡。然後她上了車,車上司機立刻把她的愛犬奉上,接著就在粉絲們滿足而雀躍的眼神注視下離開。

出待的人群除了有組織的Fan Club成員之外,還有很多散客朋友檔、夫妻檔、母女檔。坦白說等待時間並不短,但沒有人有ㄧ絲不耐煩。我特別注意到一家人,媽和大女兒堅定地守在欄杆前的好位置(感覺母女都希望女兒有朝一日考進寶塚的樣子),爸爸則坐在樹下,一邊顧著全家人的東西,一邊安撫情緒起伏較大的小女兒,但始終笑著。這位爸爸到底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情和妻女一起來看寶塚還等在那出待呢?

也許外人都過於著眼於寶塚呈現的性別印象和許多非理性情感投射的謎團,但也許對更多的觀眾來說,寶塚就是個有實力、表演水準高又充滿娛樂休閒效果的演出團體,沒什麼Fan不Fan的。我的幾位關西朋友都說,她們從小就跟家人朋友一起定期看寶塚的表演,即便長大外出工作,還是會注意演出日程,有機會就去看。

但回歸Fan這件事,看完演出後真的會讓人欣賞柚希禮音(突然很後悔去年星組來台灣公演時居然無動於衷),因為她是個非常有舞台「霸氣」的表演者,個人特質鮮明,於實力、於外型、於表演力都能夠吸引觀眾目光、引導觀眾情緒,散發出來的熱情和能量充塞全場,又相當能夠主動邀請觀眾參與並開朗地互動。加上私下對人親和,可愛甜美,難怪粉絲眾多。

Yuzuki Panche
(這位粉絲翻拍地有點模糊......)

對我而言,柚希也是位很棒的舞者(聽說進寶塚之前可是芭蕾明日之星),身體的質地其實很適合做當代舞蹈的表演,只是感覺一直沒有對的編舞家編給她跳適合她的舞,私心希望她退團後會往舞蹈發展。

這個百年表演團體,讓人敬佩背後的用心良苦、用力極深與努力不懈。百年成就的不單是個歌劇團,而稱得上是嚴謹運作的演藝生態系統了。 代代傳承的清正美信念,應該會跟著時代的潮流演進,繼續唱著激勵人們尋夢與追愛的歌。

101年的寶塚,期待在東京寶塚大劇場與國家戲劇院再見了~

延伸閱讀:
寶塚舞神
寶塚男役黑燕尾群舞
雌雄莫辨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ruzimato 的頭像
    ruzimato

    只有旅行和藝術可以自己決定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