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本站內創作評論文章,非經本人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或修改。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yagal@hotmail.com
Harrods其實本來只是間由Henry Charles Harrod所開的小雜貨店,但隨著騎士橋商圈與社區日亦繁榮發展,Harrods也開始擴張。秉持著「Everything for Everybody Everywhere」的信念,種類眾多兼具高品質的商品與完善的服務,迅速為商店建立口碑與名氣。在二十世紀初期,Harrods就已成為倫敦最大的購物商店,當時就已經擁有91個商品部門與二千名以上的員工,同時亦是英國首次引進電梯與涉足電話購物的公司。現今Harrods的董事長是埃及籍的Mohamed Al Fayed,自從於1985年購得Harrods以來,他已經投資近4億英鎊,進行整座建築物的修復更新計劃,以重現堪稱「騎士橋區的宮殿Palace in Knightbridge」的昔日光景。如今,除了原本愛德華式的建築外觀回復舊日風采外,內部的裝潢與規劃也歷經翻修與重整。新老闆Al Fayed的規劃除了延續舊有Harrods傳統與風格,也慢慢建立了獨屬Al Fayed的象徵。最引人目光的,或許該說是令人側目的,就是位居整棟百貨正中央、於1997年完工的「埃及大廳Grand Egyptian Halls」和「中央埃及電梯Central Egyptian Escalator」。這充滿埃及風味的廳梯與以Al Fayed為樣的雕像,是所有Harrods訪客與顧客前進店內其他角落必經之處,Al Fayed除了藉此展現他對其祖國的感念,也毫不掩飾地展示其財富與冀希與法老般永垂不朽的霸氣。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雖然Harrods是Knightsbridge最著名的商店,其夜晚樓面外側的燈飾也是最奪目出名的,但我認為附近的Harvey Nichols反而是家更具設計感與驚艷度高的建築與商店。Harvey Nichols的建築本身不如Harrods古色古香,而是以大量玻璃採光與俐落線條的現代風格獨樹一幟,建築物本身更是時常與櫥窗設計結合一體。最有趣的一次就是以「現代雕塑Modern Sculpture」作為展示主題,除了櫥窗內以現代雕塑常見的物體流線擺設商品與背景物件,以雕塑品的意境與概念呈現整個櫥窗外,建築物低樓層的外側也加上特殊的質材物體,希望在原本方正簡單的線條上給予轉折變化,在加上光線適度的投射,整棟建築加上櫥窗,出現雕塑表面不同陰暗質感的變化,呼應Modern Sculpture的題材。另一個出色的整體設計則是以「冬季夢幻世界Winter Wonderland」。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結束了Green Park的晚餐,接著該繼續歸途的下半段路程。在Green Park裡沿著與Piccadilly平行的小徑往威靈頓拱門(Wellington Arch)走去,耳邊汽車呼嘯而過的聲音漸鉅,壓過公園的綠意與靜謐。威靈頓拱門所在的圓環算是倫敦交通匯集的要點之一,有來自東邊的Piccadilly、西南維多利亞車站的Grosvenor Place、北邊來自牛津街(Oxford Street)與海德公園(Hyde Park)的Park Lane還有西邊由騎士橋而來的車流,除了經常塞車外,過馬路的行人也都必須有快、準的功力,才能有效利用兩次紅綠燈的時間,順利避開轉彎車潮而順利前往Hyde Park Corner。也因為每次經過此地我都必須繃緊神經,全神貫注,我還不曾仔細看過Adrian Jones在拱門上的雕塑。威靈頓拱門,不像另一個交通匯集重點Trafalgar Square具區分倫敦不同區域特質的特點,劃分熱鬧Soho和皇家The Mall與上流社會流連的St. James區域,而是倫敦首富高級帶狀地區的一個中點。整個伴隨昂貴生活的富麗與平靜,從Picaddilly、St. James與Mayfair,延續到騎士橋(Knightbridge)、海德公園(Hyde Park)乃至South Kensington。

走過Wellington Arch來到Hyde Park Corner地鐵站時,通常天色已晚,附近的建築物街點上燈光應襯著另一邊一路綿延的Hyde Park,呈現不同於白天的風貌。再走到Knightbridge地鐵站時,就必須從三條叉路中擇一。一條是緊鄰Hyde Park 的大路Knightbridge,連接著Kensington Road通往Kensington Park;第二條是左轉通往Sloane Square King’s Road遍佈精品名牌店的Sloane Street;中間的是Brompton Road,經過Harrods及諸多精緻商店,最後可通達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通常在傍晚,我大多以Brompton Road的方向為主,因為可以順道看看路上百貨公司的櫥窗設計以及一些商店的產品展示。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麗池飯店享用晚餐是當然一種所費不貲特殊體驗,但我大多選擇以輕鬆隨意的方式度過晚餐時光。通常走到這裡時大也約莫七點多,繞過麗池飯店,那些排在Green Park與Piccadilly間人行道上賣畫與紀念品的攤子也一一收拾打烊,從此處附近的入口走進Green Park,馬上有一種進入到新天地的感覺,處處是綠草與林樹,走在穿梭其中的鋪石小徑上,著實感受到Green Park的「綠」意。此時天仍然亮著,但夜晚的清涼與草樹散發的鮮味漸濃,更加刺激著食慾。終於,我找到一個樹蔭恰好擋住西下刺眼陽光的好位子,坐在木製長椅上迎著樹間吹過的涼風,前方小徑雖然偶有行人往來,但仍可安心地打開我裝著fougasse的紙袋,一口口地慢慢咀嚼fougasse帶著彈性的結實感和單純小麥與橄欖油的樸實香味。看看四周,不少人也正在享受Green Park黃昏的愜意---有人側臥在樹下看書,身邊散置著單車與裝著食物的袋子;有人以輕快的步伐慢跑;有人和我一樣帶著食物野餐;有人三兩結伴邊聊邊笑往回家的路上走去。這樣的隨意簡單與都會中的自然空間,與麗池飯店晚餐的嚴謹形式大相逕庭,但在Green Park的野餐卻也是另一種無價的經驗。

雖然有時難免又想起論文、想起些雜事,但我總是盡量將思緒拋開,享受一點單純簡單的樂趣。這是倫敦令人意外也喜愛之處,紛擾忙碌的街道就在幾尺之外,交錯牽動的生活節奏不曾漸慢,但每一天的一小段時間,你都可以將自己置身於像Green Park的地方,就在樹下或是路旁的坐椅,也許是學校後面Lincoln’s Inn Fields的一隅或Covent Garden Piazza中庭的一角,清空身邊繁複的一切運作,純粹地沉澱休憩,只有周圍的空氣與自己的呼吸,其實還真會因為這種簡單,心中浮現出一絲安定與愉悅。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到這裡,我往往會依當日心情選擇往熱鬧Piccadilly Circus走去或走一小段林蔭大道後直接進入Green Park。

當我帶著在Paul所買的晚餐時,想走進公園好好做下來享受美食、傍晚微風與愜意度時的心情總是比較強烈。提著fougasse和水果,穿過了Admiralty Arch後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筆直的林蔭大道(The Mall),盡頭佇立的就是英國女王的居處白金漢宮。這條林蔭大道的中央通道只開放給皇室車馬衛隊使用,走在兩側的行人通道上讓人不禁想像起重要儀式或重大節日時女皇隊伍行經嚴肅又熱鬧的場面,少了車輛的平日使得這條大道多出倫敦難得的清靜與悠閒,是極受歡迎的散步區之一。朝著通往白金漢宮的路上,大道左側是St. James Park,這座原先亨利八世時代的狩獵區今日雖已規劃為百分之百的徒步區,但仍保留著湖沼,處處可見水鴨雁鳥,園內的綠樹與花壇也為St. James Park帶來出自自然界的生機與活力。不同於左側St. James Park一種都市森林的景致與氣氛,林蔭大道右側矗立著許多棟神秘感十足並不對外開放的屋邸---Marlorough House過去是皇室成員的住處與社交中心,現在則是大英國協秘書處的所在地;皇后禮拜堂(Queen’s Chapel)是英格蘭的第一座古典式教堂;Clarence House是前皇太后的住處;Lancaster House則是皇室行館。看來英國皇室近年來雖努力塑造親民形象,但其仍保持一貫的神秘與距離,民眾仍然難窺皇室生活起居,這些屋子在路經林蔭大道的行人眼中似乎是孤立而遙遠。快到白金漢宮時,我就結束林蔭大道的步行,右轉至Green Park的區域內。延續著林蔭大道區隔的模式,朝著Piccadilly方向,Queen’s Walk左側是Green Park的綠意與悠閒,右側是皇室專屬的St. James’s Palace和黛安娜王妃的祖先Spencer伯爵所見的Spencer House,就快到Queen Park地鐵站時,右手邊可看到的是著名的麗池飯店(Ritz Hotel)。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帶著普羅旺斯風的晚餐,我沿著Bedford Street的斜坡下行到Strand。到了Strand後右轉不一會兒就可看到建築新穎的Charing Cross車站,懶惰或趕時間時我就會繼續往下走到Embarkment坐上Circle或District Line直接回家。但大多時候,我還是會繼續我的散步歸途。從Charling Cross繼續往右走,接著映入眼簾的就是著名的Trafalgar Square。這座由John Nash所設計的廣場大概是全倫敦最著名的廣場,中央建於1842年的Nelsen石柱是為了紀念對抗拿破崙於Trafalgar戰役中殉國的Nelsen將軍,兩側各有銅獅駐守的噴泉,川流不息的鴿子與遊客使得這座廣場在平日的活躍景象與熱鬧新年倒數的情景差別不遠。廣場的四周盡是著名建築物,西側是National Gallery(國家藝廊)與其鄰近的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國家肖像畫廊)、St. Martin-in-the-Fields教堂;東側沿著Whitehall就可進入英國內閣各部所駐的行政中心,最後通往Thames河邊的國會大廈;西南西側與南側則有不少大使館所在,蘇格蘭觀光局也在這裡;東南側不遠處則是Admiralty Arch(海軍總部拱門),這座略帶新月形的拱門,作為皇室林蔭大道(The Mall)的入口,恰得其位地將前方喧囂熱鬧的Trafalgar Square和後方帶有皇室優雅平靜的大道與St. James Park區隔開來。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進到Paul總讓人誤以為置身法國---店內木製裝潢與糕點麵包擺設與在法國一般,商品牌子寫著法文,麵包糕點師傅與販售人員都是標準法國容貌(雖然有時也會看到欽慕法國麵包文化的日本人),他們說著法文或帶著法式口音的英文,穿著白色的工作服與工作帽,顯出法國烘焙從業人員的專業和略帶驕傲的自信。或許就是這份「法國味」,Paul在倫敦受歡迎的程度有增無減。許多英國人到此享受法國人對美食生活的專注與熱愛、品嚐不同於英國食材與做法的成品;法國人到此回味與品味「家」的感覺,以法文進行一小段對話;至於來自其他國家的人則可在感受倫敦國際化與多元文化的特色,雖然隔著英倫海峽,但有身處法蘭西之感。Paul的輕食午餐選擇十分多樣,有手製麵包搭配火腿燻腸起司的冷三明治、切片麵包上鋪肉片、蔬菜與融化起司的open熱三明治(沒有夾層、單層麵包底、類似披薩)、新鮮沙拉、乳香溢口、加上蔬菜火腿口感多重的蛋捲(omelets)、蕃茄蘑菇香料起司或其他口味的鹹塔或派皮點心、燻肉雞蛋或各式搭配的鹹可麗餅、還有外酥脆內綿軟的各式quiche,搭配小酒或咖啡,絕對可以在此度過悠哉午餐時光。不過,在繁忙快步調的倫敦,大多數人來Paul都只是短暫停留,買了東西就匆匆離去,上午與傍晚以各式麵包以及酥皮點心(vennoiserie)最受歡迎,中午主要以三明治與quiche作為午餐外帶的選擇,下午則是法式甜點與蛋糕的天下。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