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本站內創作評論文章,非經本人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或修改。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yagal@hotmail.com
IMG_2829.JPG



沒事,我真的不會到這個地方。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Zimerman recital poster



齊瑪曼鋼琴獨奏會(Krystian Zimerman Piano Recital)
2019/3/31 7:30pm
國家音樂廳


「音樂有屬於自己的語言和目的,我們必須學會如何進入聽眾的靈魂深處。」- 蕭邦


許久沒有在鋼琴獨奏會中深深感受到會引發一陣陣雞皮疙瘩的觸動。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今天是J.S. Bach的生日,他的作品啟發無數音樂創作者的靈感思維,包括我在內~

今天實在忍不住玩了太多次Google的Bach AI作曲遊戲….....

google doodle snapshot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ctivating Hamstring


photo source: https://www.onedanceuk.org/programme/healthier-dancer-programme/

運動科學與運動醫學不斷進展,舞蹈是否跟上腳步?

如果將舞蹈視為一種藝術性的運動或者極具運動競技特性的表演藝術,在運動領域發展的知識與資源,絕對有舞蹈值得參考與應用的價值。如果運動醫學的重要任務包括:治療疼痛、運動傷害的治療與預防、提升運動表現與生活品質。那麼,舞蹈醫學應該也不例外。

近年來舞蹈訓練的觀念逐步改變,從練苦功的「量」轉向更科學化訓練的「質」。在歐美自1990年起,開始有一群運動醫學的專家醞釀推廣「降低受傷風險、提升表現、延長職業生涯」的訓練觀念。到了2000年,當運動醫學界累積出一定程度的研究數據後,才開始得到著名舞團和舞蹈學校的買單和重視。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kram Giselle in Cinema


photo source: http://blog.sadlerswells.com/akram-khans-giselle-coming-cinemas/

Akram Khan和英國國家芭蕾舞團(English National Ballet, ENB)合作的Giselle製作,自2016年首演之後持續巡演中。好奇多時,終於有機會看了電影DVD版本。

影片版的卡司由ENB藝術總監Tamara Rojo親自擔綱女主角Giselle,搭配的Albrecht由獨舞者James Streeter飾演。

構成與經典原版一樣由兩幕組成。第一幕演出Giselle與Albrecht的相遇相愛,因身份階級差異未能結合,導致Giselle悲鬱而亡。第二幕是陰冥世界,悼念Giselle的Albrecht本應因其「負心」受到幽靈的報復,多虧Giselle的原諒與愛,他的性命得以保全。

敘事核心仍保留對「愛與背叛」的探討,並藉由「現實與超自然」的對比對照來展現真愛的包容本質。不過,在呈現策略上,Akram Khan意圖為舞作賦予新的時代意義。他與戲劇顧問Ruth Little合作,帶入當代難民/移民與資本主義的議題,將之與原作封建社會階級落差的權力設定結合:Giselle成了移民社區的工廠女工,Albrecht則是地主/資方的一員。兩人無法彌補的鴻溝不僅是愛情難成的原因,也暗諷襲向當代社會的民粹主義。整體氛圍和情緒低調,蒙著悲觀和陰鬱。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百聽不厭,百看不厭~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llet teacher teaching combination


photo source: https://www.dance-teacher.com/making-it-stick-2392394710.html

你對「記組合」苦手嗎?你又怎麼應對呢?

有人因此傾向去上練基本套路多的課程,認為等到自己「底子」好了一點,再去挑戰「眼花繚亂」的課會比較能夠跟上。有人傾向留在某位老師的課堂上,時間久了,摸清老師編排組合的「慣性」,生的也變成熟的。有人則刻意去上不同老師、不同風格的課,看看是否會訓練出記組合的能力。

作為一個單純愛跳舞的學生,你可以自己選擇想要的「策略」。但如果你是舞者(或想成為舞者),經常參加不知會出什麼招的audition或排練舞碼演出,當你自覺記組合/編舞不如同儕時,可就真的有壓力感了......

當老師說「用身體記動作」,那是騙人的!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