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本站內創作評論文章,非經本人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或修改。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yagal@hotmail.com

《My Fair Lady》應該算是我看過的第一齣音樂劇(雖然看的是1964年由奧黛莉赫本主演的電影版),劇情是頗老套兼階級與性別歧視,對於妙齡女子最後還是跟老男人走有點過不去。但歌好聽,喜劇料有笑點。

 

後來才知道這檔背後的爭議:奧黛莉赫本(Audrey Hepburn)是別人代唱,還有當初百老匯首演卡司的茱莉安德魯斯(Julie Andrews)被擠掉(或做掉?)的「商業考量」。但這都是往事了......

 

裡面女主角Eliza的第一首歌Wouldn’t it be lovely我一直印象深刻。(人家Eliza日子過得好好的,你Professor Higgins幹嘛為了打賭把人家推入火坑/不歸路?)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帶我進入歌劇大門的真的是三大男高音。

 

原本王不見王的三大男高音,破天荒攜手在1990年 FIFA世界盃決賽前夕為全球觀眾獻唱,地點是足球與歌劇的國度義大利(羅馬),

 

The Three Tenors (Carreras, Domingo, Pavarotti) - "Nessun dorma!" (Turandot) - Puccini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Ennio Morricone.jpg

photo source: www.enniomorricone.org

 

電影配樂大師的風格各異。義大利大師總是格外能夠捕捉到劇情中最真摯的精髓,而透過如歌似的悠長旋律與巧妙的配器,讓音樂與故事交融。

 

有時,音樂比電影更常駐心底。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peter handke cover_full.jpg

photo source: http://www.bin-im-wald.de/

 

我根本沒看過半本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的書,居然跑去看他的紀錄片?!

 

端午節當天,熱爆,諸事不順,眼睛酸澀,頭痛欲裂。整個放映小廳,只有六個人,冷氣強勁。螢幕上,充滿綠意的作家住所,木質的家具溫潤,作家和大家閒適聊聊天這樣的感覺。我有點想睡,因為需要使上點意志力保持清醒,反而格外專注。

 

或許這是一種適合來認識這位作家的狀態。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asablancaPoster-Gold.jpg

想不到《北非諜影》是這樣好看~這大概是「年輕俗」(跟美國電影史相比)以及「反愛情」之偏執的省悟。

 

這部1942年的作品,早早決定了好萊塢強片之老掉牙但一定賣的關鍵成功因素:艱困環境下的積極(美國人的詮釋就是自由主義/或美國英雄主義與愛國情操)、男女愛情的刻骨銘心、異國與悖德情調。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Thomas church in late afternoon.jpg

photo source: 版主自攝

 

這間教堂之所以聞名世界主要應可歸功巴赫(J.S. Bach)。慕名前來聖湯瑪斯教堂以瞻仰巴赫大師的人絡繹不絕,我也屬於這種朝聖遊客。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66,939,090。

 

高雄鄉親眾志成城,寫下歷史!

出生地是高雄市的我,爽!

 

就這首劍舞最適合來搭配心情了~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