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版位
本站內創作評論文章,非經本人同意,請勿任意轉載或修改。 合作邀約歡迎來信:yagal@hotmail.com

目前分類:音樂 (8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David Bowie: 1/8/1947 - 1/10/2016

IMG_4393.JPG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Jansons 2019.jpg

photo source: https://klassik-begeistert.de/symphonieorchester-des-bayerischen-rundfunks-rudolf-buchbinder-mariss-jansons-elbphilharmonie-29-oktober-2019/

 

2018年原本滿懷期待楊頌斯再領巴伐利亞廣播交響樂團(BRSO)來台,大師因病無法成行。今年夏天他在醫生建議下休養三個月,包括BBC Proms和薩爾斯堡音樂節的演出只好另找指揮上場。很遺憾他的健康狀況未見好轉,12/1得知過世消息,震驚,難過。同時,也格外珍惜之前在兩次台北現場與大師的相會。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在充斥衝突感、難以解碼的複雜李斯特,也許已經在他的音樂中向我們表露了他的心境、情感與思維。最後,就用這首我最愛的李斯特作品《B小調鋼琴奏鳴曲》來結尾吧!

Franz Liszt : Sonata In B Minor(Claudio Arrau, March 1970)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位堪稱意氣風發、傾倒眾生的炫技名家,名利雙收但慷慨樂善好施,不僅對於家人朋友兩肋插刀,也樂衷慈善。他所舉辦的眾多獨奏會之中,有許多是募款義演,用來幫助學生、教會、醫院、學校、無助無依、因災受創的人們等等。他身價之高,卻不收分文無償教學。(有人說這是他感念恩師徹爾尼當年免費教他的無私,而起身效法。)

不過,李斯特為人處世爭議點頗多。

Liszt in 1839
[年約28歲的李斯特,確實是男神感UP]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李斯特鋼琴之王的地位和影響力,若沒有鋼琴工藝精進的相輔相成,恐怕也打了折扣。

Liszt plays in boesendorfer piano in vienna
Photo source: https://www.boesendorfer.com/en/about/history-1

鋼琴製造由18世紀的一門手藝在19世紀發展成一項產業,製作生產的質與量大幅躍進。質的部分,框架構造與機件裝置持續改良,材質應用更多多元,擊鍵的敏感度和速度、鍵盤音域和踏瓣表現大大提升,增加鋼琴在音量、連續演奏、聲音色彩變化上的能力,使其演奏性能日益完善,為鋼琴技巧的發展提供可能性。產量大增則讓更多家戶得以在客廳中擺上一台鋼琴,有更多業餘音樂家與愛樂者,可以在家享受美好音樂。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論是練習曲、改編曲或其他作品,李斯特的音樂帶有強大的故事性與敘事內涵。他深信,音樂的創作靈感,應該來自音樂以外的事物,音樂應該與其他藝術形式連結呼應。

這與他青年時期在巴黎生活所受的衝擊有關。那時李斯特意識到,只憑藉鋼琴才華是不足以立足巴黎文化沙龍圈。他想盡辦法學習研究藝術、文學、哲學、政治的相關作品,拜訪結交當時的文藝名家,如作家詩人雨果、海涅、巴爾札克,畫家德拉克瓦、安格爾,歌劇作曲家貝里尼、梅耶貝爾等人。這些養分豐富了他創作音樂的內涵與思考音樂的視野。

李斯特在音樂史上的另一個重要印記在於首創交響詩(Symphonic Poem/Symphonische Dichtung)的題裁形式。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李斯特贏得「鋼琴之王」的名號絕不只因他神人級的演奏技巧與詮釋能力,更在於他對鋼琴作為音樂的媒介所投入無盡的研究與實驗,也在於他致力於鋼琴藝術的推廣與傳承。

Liszt hand
[照片對比的是素人我的手(最開只能彈到9度音)。有人量過李斯特的手指長度:食指11公分,中指12公分,小指8.8公分,姆指7公分。在鋼琴鍵盤上展開,表示他一次最大可彈12或13度音程(一次可按C音與高一個音階的G音或A音鍵)。]
Photo source: 攝於Liszt Haus, 2019.

長著一雙大手,李斯特可以盡情挑戰鋼琴的音域,他喜歡在最短時間掃過最多音符、掃過最大的鍵盤範圍。但如果以為李斯特只是在追求炫技,那就大錯特錯了。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liszt_house_portrait.jpg

從小對李斯特所累積的偏頗印象 — 中分妹妹頭造型、愛穿黑衣又愛炫技享受掌聲、自認是女人迷的高調人士,使得他從未出現在我最喜歡的作曲家/音樂家名單上。

那為何要寫李斯特?

其實這篇文的內容也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好幾年前在鋼琴家薛巴可夫的獨奏會上聽到一曲貝多芬第五號交響曲的鋼琴改編版,被李斯特的才華給震懾,打破對他的刻板認識。然後去年出遊拜訪他的故居,獲得更多關於他生平的資訊。或許是時候把這些散落各處的資料稍微整理,當作自己對音樂家、音樂史的學習紀錄。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完美的貝多芬奏鳴曲演奏,也無法與貝多芬奏鳴曲之完美相稱。」
“No performance of a Beethoven sonata could be as great as the work itself.”

許納貝爾(Artur Schnabel)曾如此評論貝多芬鋼琴奏鳴曲。是的。

但對樂迷來說,我不可能看著樂譜冥想、自己用腦子彈。我仍需鋼琴家的心手與腦,把理性結構出的音符轉化成感性無法言喻的感受和感動。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J.S. Bach的生日,他的作品啟發無數音樂創作者的靈感思維,包括我在內~

今天實在忍不住玩了太多次Google的Bach AI作曲遊戲….....

google doodle snapshot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百聽不厭,百看不厭~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ingk copy 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巴哈的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Toccata and Fugue in D minor, BWV 565)是音樂史上神級作品,聽過管弦樂版、鋼琴版、大鍵琴版,但都不如「本尊」管風琴演奏版來得深動人心。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K biography cover

為什麼要寫自傳?

為了回答「自己究竟是誰又為何會身在這裡」的存在問題。

坂本龍一於2009年2月在日本出版第一部口述自傳《音樂使人自由》。他覺得自己是個微不足道的人,回述過往也讓人覺得難為情,但內心終究想要知道「自己究竟是誰又為何會身在這裡」這是從小至今都在追問的問題,於是成了自傳的起由。

這本書的內容,如他自己說的,像是「記流水帳」一般回顧,順著時間回溯各個時期的經歷以及這些經歷如何影響他思考認知「自己為何而來」。

讀者可以預期,書的大幅篇章都與音樂有關。然而,讀者也將從坂本吸取音樂養分、創作音樂、以一個音樂人過活的歷程中,得知他獨特的性格,了解其人其樂。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llas Documentary Poster

昨天看完《卡拉絲:為愛而聲》。她的聲音未必最完美,也不是我個人偏好的首選,但她作為一位藝術家,她的天賦、她的努力、她的奮鬥,為了藝術為了愛的卡拉絲,獨一無二,讓人深深感動。

如果卡拉絲代表著某個無法被超越的THE,那就是這Habanera了~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得不說FB演算法很強,前幾天居然推了這個影片給我。

1964年在莫斯科,Pavarotti演唱威爾第《弄臣》裡風流公爵之著名詠嘆調《善變的女人》(La Donna e Mobile)。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mitri Hvorostovsky
photo source: https://www.operanews.com/Opera_News_Magazine/2012/4/Features/Dmitri_Hvorostovsky.html

遺憾的消息,Dmitri Hvorostovsky與腦瘤與奮戰兩年多後,告別人生舞台。

從當年1989年Cardiff Singer of the World勝出,躍進世界頂尖歌劇院的殿堂,他就屬於那種擁有抒情又厚沉聲音、突出舞台魅力、外型演技出眾的演唱家。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大概是因為《解憂雜貨店》電影預告片背景的主題曲,讓人想到山下達郎。接著聽覺記憶就啟動聯結搜尋。

搜尋關鍵字,「大叔聲」。

歌壇成功的方程式很多種,有一種叫做才華大叔。他們人長得不帥,出道好一陣子,音樂詞曲創作和現場演唱都很有自己的風格,獨特的才華洋溢,可以長青紅很久,唱片真的能賣,且歌迷輪廓分佈多元。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幾天的天氣,就是這首曲子了!

Beethoven | Piano Sonata No. 17 in D minor, "The Tempest" | Daniel Barenboim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了某個歲數,懷舊的情緒就會浮現得越來越頻繁。但是,總是需要一個開關啟動。

某天回家車上放著的音樂,歌手唱腔和編曲風格讓我好有熟悉感,冷冽迷幻的搖滾帶著些許電子,歌詞帶著嘲諷像是個喜劇脫口秀一樣,但認不出歌曲。直到下首歌的第一句歌詞出現 “Help the aged”……

Pulp~突然就pop出來了。

Pulp Music Sheet cover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知為何又一直想起這首歌......(還好不是Jungle Bell、White Christmas之類的歌)

一直很喜歡Life on Mars的旋律、編曲和唱腔表現,總是對內心有很直接的觸動。然而,對這首歌的感覺,無法從文本解釋,因為歌詞,也包括對於Bowie在MV中所要呈現的訊息和象徵,我仍無法參透。

隱約是種「Life is a mess, is there's a life on Mars? (不如去火星吧~life,好個雙關語)」既積極又消極的矛盾感。

文章標籤

ruzimat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